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2-06-18 17:02魏翠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宫腔镜护理人员实验组

魏翠玲 孙 鑫

(郓城县张营镇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701)

宫腔镜手术为妇产科领域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以其具备的诊断明确、无需开腹、时间短、经济方便、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优势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及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通常要求围术期于安静、平稳及无痛状态下度过,且检查大多是于静脉全身麻醉下开展。本研究,通过选取的3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无痛护理技术,与常规护理技术比较,且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宫腔镜手术医治的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资料完整者纳入研究;将宫腔镜检查禁忌者、药物过敏史者、精神障碍者排除[2]。按照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3~54岁,平均(33.74±5.28)岁,实验组年龄24~55 岁,平均(34.18±6.05)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熟练掌握宫腔镜手术相关适应症,且了解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病史,掌握患者是否存在麻醉药过敏史及手术史。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无痛技术护理,针对术前对患者实施无痛经脉穿刺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针对性予以疏导;等到患者血管保持充盈状态时,合理选取静脉穿刺部位,且于穿刺点涂抹丁卡因胶浆,予以表面麻醉;对患者行全麻后,予无痛导尿技术给予无痛导尿,详细为患者讲解无痛护理技术相关知识。具体如下:(1)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手术室环境,整齐摆放手术所需仪器及设备等,且积极控制室内温湿度;对无影灯方面予以适当调节;关闭麻醉剂不必要报警开关。(2)心理护理。耐心向其讲述关于宫腔镜检查优势、方法、效果,护理人员操作时需保持微笑,指导患者通过咳嗽、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方法对抗焦虑;通过聊天、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核实基础信心,给予其足够的心理安慰与疏导,使其感受来自院方的关怀。(3)体位护理。于患者臀部垫好薄垫,上举双膝不高于30cm,双腿分开不超过90°,且屈曲膝关节100°。(4)麻醉护理。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且需做到快、稳、准,以免穿刺次数过多而增加患者疼痛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连接好检查需用到的相关器械与设备。(5)并发症及其他护理。对其外阴予以消毒,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预防气体栓塞、过敏、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且协助处理。检查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做好保暖措施,至其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水平稳定,且乏力、头晕感消失及意识清醒后再护送至病室;告知患者1w 内阴道可能出现少量流血情况,且需停止性生活,严重时可使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3]针对两组护理后疼痛情况参照VAS(视觉模拟评分量量表)予以评估,分值介于0~10 分,得分越低,提示疼痛越轻。观察且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 软件处理,正态计量()数据组间、组内对比通过t 进行检验;正态计数例数[n(%)]组间率对比则予χ2检验;当两组对比显示高度差异,提示具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后VAS 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后VAS 评分(,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后VAS 评分(,分)

注:组间对比,aP<0.05。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4.7059)。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n(%)]

3 讨论

宫腔镜检查是妇科较普通的一种检查方式,但对患者而言,易因信息的缺乏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耐心讲解,使其充分了解操作的过程,以缓解负面情绪,但扩宫为宫腔镜检查的必然步骤,故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加之行宫腔镜检查大部分需予以诊刮,进一步加重其疼痛感[4]。

为此,本研究选取30例行宫腔镜手术医治的患者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本组手术体位取膀胱截石位,麻醉为硬麻或静麻,故大多数患者术前、术中皆存在不同程度羞耻感、紧张感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及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且于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优势、过程、效果、相关注意事项,嘱其做好心理准备,以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护理治疗配合度[5]。除此之外,检查需配备专职护理人员,且术前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充分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设备、药物、抢救设施及监测设施等[6]。正确使用宫腔镜设备与器械是宫腔镜技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护理人员除需具备宫腔镜技术配合经验,而且需熟练掌握宫腔镜器械消毒、保养、功能等,确保其均可正常使用,以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使无痛护理技术配合工作可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护理后实验组VAS 评分(2.03±0.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9±0.72)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比对照组26.67%更低,这与张云英等人的文献结果相符合,进一步验证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宫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关于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因受多项因素限制未加以分析,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实施于手术室宫腔镜手术患者,不仅能减轻其疼痛感,而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镜护理人员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