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信息化手段的传统文化课程实践与反思

2022-06-19 14:23孙妍 李琴 巩朝海 王晶晶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反思传统文化实践

孙妍 李琴 巩朝海 王晶晶

摘 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信息化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师认识不够清晰、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学生学习效果不够明显等。因此相关教学团队应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更新固有知识;构建课程信息资源库,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转变授课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信息化 实践 反思

近年来,国家接连发布《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从国家层面上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应用,这要求我们教师不断与时俱进,在一线教学中真正应用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學习通教学工具,实施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源进行预习;课中,教师使用“学习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师线上布置作业或测试,通过课程讨论区讨论与交流,进行答疑指导。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已经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单纯依靠口语和板书为内容表现形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丰富的声色、活动教育让知识变得更形象、更具体。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线教师开始摸索线上教学形式,开始了传统课程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探索,这从客观上极大的推动了线上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已进行一段时间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和应用,有了一些使用心得和体会。

一、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万物互联,信息传播迅速,高职院校学生又是不折不扣的“手机党”。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大大促进课堂效率,同时改变传统文化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使课堂丰富和流动起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先天的决定了它属于最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纯理论性课程,这导致传统文化教学很难摆脱传统授课方式,提升课程吸引力,自然在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上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发现传统文化教学问题,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尤其是如何融入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提升课程吸引力,并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课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之教学目的,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个人人文素养质量高低是衡量个人健康发展的标准;同理,社会人文素养质量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敬业和道德也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虽不如职业技能能直接在学生学习尤其是就业中发挥作用,但却对学生长远职业生涯走向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在千年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的丰厚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更是中国社会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下之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文化课程相结合,这是古今的联动,也是突破的创新,更是教育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育方向。

二、信息化教学实例

案例一:《项羽本纪·垓下之围》。本篇文章选自史学巨著《史记》,这本书无论是选文或是作者都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和补充。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本内容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上来说,知识目标是掌握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相关文学常识;技能目标是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辨正评价;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素质目标是能够感受历史英雄人物人格魅力;从悲剧人物身上吸取人生教训,砥砺自我人生修养。在具体教学中使用到信息化教学的方面概括如下:

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两个课前任务,第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疏通字词句,做好文言文预习工作;第二是利用互联网收集《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相关知识。这两个课前任务可以很好的节约学生课上时间,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所了解和掌握,为教师在课上介绍《史记》成书、体例、刻画人物手法等内容做好铺垫。

课堂引入:使用学习通软件发布头脑风暴,让同学们迅速分享出个人收集的关于司马迁的知识,并给予相应的点评,分享知识点最多的同学会有相应的课堂加分。

新课讲授:播放“司马迁是如何旅行的”一段小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史记》成书的艰难以及作品的真实性。在文本讲授过程中使用学习通软件发起课堂随机提问,针对课前的字词句的预习做课堂检查。在正文讲解结束后,基于对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分析,发起课堂投票——“如果你是项羽,你如何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发表个人观点。通过投票数据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分别找出两个不同选择的同学分享个人心理做出适当点评。这个活动会让学生们直面自己的内心,也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项羽为何失败,且失败后并未获得骂名。

案例二:《诗经·小雅·蓼莪》。此作品是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遗憾的名篇,被称为“千古孝思绝作”。为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达成,采用视频导入、背景介绍、初读课文、研读课文、品读课文、归纳小结、拓展延伸七个环节来设计本课。

环节一:视频导入,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的《关雎》唱段,激发学生兴趣,唤起知识记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自然的想起之前学习过的内容,顺利引出教学主题《诗经》。

环节二:背景介绍,掌握知识点

开展有关《诗经》知识点接龙游戏,利用“超星学习通”“摇一摇”随机选取一名学生,由他开始知识点接龙,最后一名说不出的同学接受学唱刚才播放的歌曲的惩罚,在下一课堂上表演。这一环节过后,利用“超星”将学生游戏中的高频知识点投放在投影,并同时以词云总结出的高频词汇作为切入对《诗经》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包括《诗经》的成书、“诗经”六义、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等。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伴随音乐《蓼莪》,结合教材注释和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整理诗歌的字、词、句上的基础知识,并将自己认为重难点的词句释义后通过超星投屏与大家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之上,播放《蓼莪》吟诵视频,并通過教师范读、听配乐朗读、指明学生进行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基调。

环节四:研读课文,情感升华

随后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取“拊”“畜”“长”和“我独何害”等重点词句,结合赋、比、兴创作手法的运用分析,体会文中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子女无法赡养父母终老的遗憾之情等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品味“千古孝思绝作”的魅力。

环节五: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回顾的方式,去思考:这首诗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充分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环节六:归纳小结,联系实际

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加入课程思政内容,利用“超星学习通”中的“头脑风暴”,归纳本堂课学习所感所悟,可以是内容上的收获,也可以是情感上的领悟,同时教师加以及时的引导和补充,并作号召学生要善待孝敬父母的小结。

环节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利用“超星”网络公开课继续学习《诗经》,演唱诗词改编的音乐,在下次课进行课堂分享和表演,表演的同学将在平时成绩中加分。

上述内容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所应用并已形成较好效果的两个实例,信息化手段引入传统文化课程后,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上课的趣味性,将传统文化这种纯文科的课程从原本枯燥、死板、生硬的说教里解脱了出来,有了年轻人更喜欢的一面,在教学效果上也明显有了提升和改变。超星、视频、音频这些内容都为传统文化课程增添了更多光彩。

三、信息化教学不足之处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人文特征,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传统文化信息化教学建设经多年发展尚并未达成程式化、固定化模式,这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认识不清晰

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以个人所授课程为载体,利用信息化手段,最终打造高效课堂,它本质是上而言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也就是说,信息化教学倡导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有信息化意识、有信息化能力、有信息化行为。虽然这一观点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未真正领会何谓信息化教学,怎样开展信息化教学。这类教师身在教育一线,却无法真正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或者在信息化使用中仅仅停留在考勤、选人等基础功能使用上。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认为这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能接受并认同;要适时引入信息化手段,提起学生兴趣,愿意参与其中;要彰显现实意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思考应用。只有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课程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紧密融合,起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庞杂,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包含各种思想观念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教学内容总体上来看各组成部分相互串联,具有很强整体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在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有清晰认识,更要求教师传统文化基本素养做到全面涉猎。在文化广度和深度上的双重要求无疑增强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多教师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在备课上耗费大量时间。这进一步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人为地分割为不同模块,在课堂上重点介绍不同文化形式的特征特色,反而忽略了和形式传统文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得到全面的传统文化熏陶,甚至容易造成学习的割裂感,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单招,规模不断提升,大批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问题更加突出。他们没有学习意识,贪玩好动,对知识本身缺少兴趣,缺少自我约束力;人生发展方向不明确,自我认识不够清晰。对于这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传播做为教学第一要务,显然不够明智,高职教育确实要以技能学习实践为主,但却不能缺失基本的素质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对自己的本国文化有全面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在技能至上的教育思想下,在专业重于基础的错误观念影响下,在公共基础课课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对这门课程较为轻视,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致使老师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这些问题,要想解决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文化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和努力。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全面认识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便利与提升;学生应该认识到基础课在人生长远上的重要作用,敞开心扉,乐于接受。第二,建立课程信息资源库。教师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取全面的教学信息并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充分优化互联网中传统文化史料大数据,建立适合教学的课程信息资源库,为授课选材提供便利。第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与提升。教师在强化课程设计整体性的同时,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方向制订合理的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有针对、有侧重地选用教学内容。

信息化融入教学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纵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课程,也不应该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传统文化课程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探索,也是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成青.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高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例[J].中国信息化,2020,06

[2]陆佳怡.“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05

猜你喜欢
反思传统文化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