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美术教育更加适应课堂教育

2022-06-19 14:25张立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改教学策略

张立明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学开始有了一些转变。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已转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进行授课。但是,依然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和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困境。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美术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构建高效美术课堂,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美术教学内容以及美术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传统美术教学课堂的问题

(一)教师注重理论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讲解,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其思维能力并不完善,抽象逻辑还不成熟,这对于学生理解一些较为难懂的专业的美术知识来说比较费力,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讲解专业的美术知识,学生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理解这些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活动的时间被压缩,学生缺乏独立创作和进行美术绘画的时间,而学生更多的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模仿教材中的示范内容来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掌握,这样的学习模式,只会让学生机械地学习到一些美术技能,而无法对学生的兴趣以及素养进行培养,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学习美术的乐趣[1]。

(二)固定模式教学难改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也是导致小学美术课堂无法进步的一个原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是依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来进行固定模式的教学,而没有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或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的分析而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这就会导致一些美术能力较强的班级在学习简单的教学内容是浪费了时间,也导致一些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明白教师所讲的知识。教师无法意识到差异性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效果差,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得到高效的课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进行科学的课堂预设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如何构建中小学高效美术教学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课堂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因材施教是教师最常选用的一种方法。所以,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因材施教方法的使用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其应用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因材施教,不仅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知识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表明,互联网教学法和趣味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2]。

为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应创设情境教学,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利用互联网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互联网资源丰富。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将相应的教学视频、图片等相关信息调出,将一些美术作品更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画作中的情感和内涵,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例如《写意花鸟》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名家写意花鸟画,并观看示范讲解,让学生通过美术意义,更加的对美术产生热爱与渴望。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得到多样化的培养和发展,对此,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中,而是需要美术教師在结合实际,利用最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为例,像果壳、纸盒、纸杯、红包袋等,可以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色彩和线条是如何构成的。例如,可以通过孩子手中的一次性杯子,来对其提问:杯子是什么形状的?是由几个几何体来组成的?一来能提高孩子的主动思考性,二来更能让孩子对课程产生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优势和价值的空间,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艺术表现力。美术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学生要有着良好的领悟能力,对各种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感知。实际教学中,要避免扼杀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理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形式,在面对同一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让学生积极表现,全面展现自我,还能避免让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固定模式中,创作出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重视美术学科的独特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融入到各个学习环节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素描”这一内容时,应把各种事物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鼓励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优势,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和方位观察,指导学生说出作品的特征,以此提升观察能力。当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升时,会发现更多作品的特点,勇敢地表达出来,并和其他同学分享。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分享学习经验,产生思维上的碰撞。而且,在为学生开展抽象意象教学工作时,要根据绘画的对象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绘画主题所表达的含义,绘画出相应的图像,提升感知能力。

(三)挖掘学生心理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的教学不仅要依托于教材的内容,更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共鸣。而小学生的思维正是逐步的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可以更好的设置是教学内容,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创造的时候要考虑其共性,同时也要考虑其中的不同点。

结语: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并重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对艺术课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孜霞.落实小学美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66-167.

[2]张婷.基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