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2022-06-19 15:46魏欧毅
医学概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脑梗死

魏欧毅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就诊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予以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拮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6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6周后比较并评估两组语言能力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语言功能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78.95%)更佳(χ2=4.15,P<0.05)。结论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较肯定,能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语言功能

运动性失语是脑梗死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之一,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发病率为10%~25%,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正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以往对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以神经康复及肢体功能锻炼为主,而对语言功能康复的锻炼临床上往往重视不够。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是指对后天获得的言语功能障碍采用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法用于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制定的标准,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②符合《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中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吞咽障碍及发音器官受损引起的构音障碍;②失语、失认、严重耳聋、听力和痴呆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拮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认知干预、心理安慰及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等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包括:①口形和声音训练:通过口形发音示范及视触觉帮助下观察发音器官的位置和口形进行口形和声音训练,5min/次,2次/d;②发音肌肉训练:采用鼓腮、磕瓜子和嚼口香糖等方法进行舌及口腔等发音肌肉训练,10min/次,2次/d;③口语训练:主要锻炼患者日常生活中常用口语的表达,后逐渐进行复述、造语和答题等复杂训练提高口语能力,30min/次,2次/d;④阅读训练:先进行简单的单词阅读训练,后逐步增加难度进行复杂单词阅读,再朗读和理解训练等,30min/次,2次/d。两组均干预16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6周后比较并评估两组语言能力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语言能力判断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指定的《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进行判断,包括听理解、复述、说、朗诵和阅读共5项,每项分数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语言能力越好。

1.3.2疗效评估痊愈:治疗后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可正常交流;显效: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良好,交流不存在障碍;有效: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较前有所改善,可进行适当的简单交流;无效: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无法进行正常语言交流。总有效包括痊愈、显效和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语言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语言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周后,两组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

2.2两组干预后效果比较

干预16周后,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78.95%)更佳(χ2=4.15,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脑梗死的病死率虽有所减少,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脑梗死患者治疗后除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外,部分患者还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与家人和社会的正常交流,而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致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脑梗死引起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或附近区域发生的梗死,使获得语言功能的能力下降,引起运动性失语,出现听理解、复述、说、朗诵和阅读能力下降或缺失,影响患者日常社交活动。以往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常采用认知干预、心理安慰及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等常规干预手段,不能根据患者的运动性失语的特点制定系统性的干预措施,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重建腦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是临床的迫切需要,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及重返社会起重要作用。

失语症主要病因为大脑功能受损,脑卒中是患者失语最为常见原因之一,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往往容易忽视脑组织损伤后缺血、缺氧状态与机体自身调节功能、自身神经机能联系对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因此,西药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欠佳。言语康复训练对失语症患者的康复作用已被康复界广泛认可,且在发病后2~6月内开展言语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言语功能。

本研究将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用于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其核心主要是Schuell刺激疗法,理论基础是中枢神经元具有代偿及重组功能,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修复和再生;脑梗死后因损伤而丧失的功能可利用残存的语言功能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刺激病灶周围的大脑区域,使得神经元的轴突或突起再生,使相应的大脑皮质功能区进一步扩大,使残存功能通过语言训练得以充分利用;还可刺激脑部神经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逆转中枢神经细胞的损伤,延缓患者言语功能的损害程度。

总之,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效果较肯定,能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然而本研究中纳入的病例数偏少,临床干预的时间相对较短,未进行大样本及长疗程的追踪随访观察,其结果尚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楊娟,陈立典.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刊,2020,12(4):535-536.

[2]王灵敏.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98-99.

[3]代杰,張世亮.经颅交变电磁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观摩[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7):535-537.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43(2):146-153.

猜你喜欢
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于脑梗死,你必须知道的
脑梗死怎样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