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技术在食品检验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022-06-19 10:48王竹吟
智慧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

王竹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有害物质侵入的情况,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必须要对食品检验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通过各项化学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将不合格的食品有效检出,避免其进入市场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化学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应用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再到我国的苏丹红、瘦肉精、甲胺磷等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到,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食品安全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何有效且便捷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病菌或有害添加剂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分析就化学技术在食品检验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相关化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

一、光谱检测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对于光谱的吸收与发射反应也有所不同,而光谱检测技术正是应用这种原理来实现食品检测。常用的光谱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荧光分析法

分子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通常会保持激发态,而激发态分子经过碰撞就会产生荧光,这种荧光能够对物质特征进行直观的反映。荧光分析法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和灵敏性,能够对食品中的痕量元素进行有效的检测。

(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主要是借助激发光源的能量来实现样品检测。当原子受到激发光源的能量影响时,其电子运行轨道会随之发生改变,使其变为激发态,而电子在返回原轨道以后会对一定波长的光进行发射,使其恢复基态,对离子发射形成的光谱进行检测,即可明确食品中的物质含量,进而判断其是否安全。

(三)红外光谱分析法

近些年,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理论及相关技术手段已经相当成熟,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光谱主要是利用特定范围的光谱区,针对分子的振动或是转动过程中基团产生的跃迁动能形成反应,其跃迁动能会在光谱区域中出现特异性吸收的情况,对光谱吸收情况进行检测,即可获取相应的检测图,以此达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目的。在实际应用当中,借助连续波长的红外线照射食品试样,食品试样当中的一些分子基团会在振动频率方面与红外线保持一致,这些分子就能对红外线波长光进行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吸收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即可达到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效率更高,而且不会产生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通常用于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检测,也可以针对一些特定物质的液体或是固体成分进行检测。

二、色谱检测技术

在食品检验当中,色谱检测技术是一项较为常用的化学技术,主要利用物质间的差异来进行检测,能够实现防腐剂、脂肪酸、氨基酸以及添加剂等物质的有效检测,从而精准判定食物成分,使其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常见的色谱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将气体流动相作为检测的基础,将气化之后的试样导入色谱柱当中,而色谱柱当中的流动相以及固定相对于不同的试样分子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导致各分子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出现差异,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试样分离并采用相关技术分析其中的化合物,即可完成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气相色谱法的优势在于灵敏度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将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单一溶剂或是混合剂、缓冲液按照不同比例注入到固定相的色谱柱当中,使其能够在柱内完成分离,进而达到样品分析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对于样品需求量也相对较少,能够针对食品中的维生素、添加剂以及兽药残留进行有效的检测。

(三)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通过离子交换原理来实现阴、阳离子有效分离,进而完成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應用不受食品种类的影响与限制,对于浓度较低的阴离子水溶液检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时,需要采用恒定压力将流动相导入到分析体系当中,然后利用进样器将样品导入色谱柱,特性不同的各组分在此期间会被有效的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当中完成检测。离子色谱法不仅能够对瓶酒、饮料等水相样品进行检测,明确其中氟、氯、溴、硫酸根、硫代硫酸根、氰根等物质的含量,还能对食品中的有机酸进行检测,包括乳酸、甲酸、苹果酸以及柠檬酸等。

(四)离子排阻色谱法

离子排阻色谱法涉及到空间排斥及吸附原理,属于分离模式的一种,借助Donnan排斥原理,能够实现强电解质的有效分离。该技术能够在保留非离子性溶质的情况下,对待测物进行分离,借助其溶解分析效果,对食品中的二元羧酸以及三元羧酸进行有效的检测。

三、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是以指定的生物材料为检测元素,能够高效、精准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元素。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有几下几种:

(一)酶检测法

酶检测法能够对食品当中的含油量以及酶活性进行检测,利用酶本身的催化作用,不需要复杂的检测条件即可完成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二)基因芯片检测法

这是一项较为新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涉及内容广泛,实现了化学、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在一次性测定当中完成食品基因序列的检测工作,不仅操作较为简单、检测效率高,对于基因突变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也有着良好的检测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检测已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生活现状而言,新技术的发展、农用化学品的滥用、养殖业的不合理用药、环境污染等都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来看,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检测,只有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化学检测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曰昌,周伟杰.基于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0,(03):173,177.

[2]李水红,田慧彬.简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27):154.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