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影响研究

2022-06-20 14:34程建国
艺术评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美术

程建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相关学者开展人类文明历程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能展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多样性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财富和民族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加大传承和传播力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关键词:美术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9-0186-03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自古以来已有大量美术作品流传于世,而在这些美术作品中,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重要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需大力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实现其在新时期内长远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影响,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种类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其是我国在古代社会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见证,对研究当时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需提升对其重视程度,加大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但在当下社会,我国对外交流频次不断增加,再加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不断完善并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来源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各类外来文化不断传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各类传统民风民俗在当下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上的阻碍。以美术的发展为例,近年来,各类外来美术形式不断兴起,如油画、漫画等,我国传统国画在这一时期受到较大冲击,学习国画的人数不断减少,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受到巨大考验。但油画等西方美术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一定影响,以林风眠和刘海粟为例,其受印象派画风影响较深,并将其引入到中国现代美术教学中,诞生出一批在世界画坛影响力较大的画家,代表人物徐悲鸿,尽管其吸收大量西方绘画的内容,但其在国画上造诣颇深,并尽力将东西方绘画进行融合,仍保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从时间维度来看,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在过去的一种发展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依旧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并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外来文化也在不断传入我国,并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这就使得我国部分地区依旧保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不高。

二、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影响

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已经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知,我国的美术事业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如《五牛图》《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等,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更在其中蕴含着较多当时社会的发展面貌,对研究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美术由于其自身特点,可通过画笔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形式的表达,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将从六个方面对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起到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

(一)艺术特征

美术在我国出现早期时,僅仅是劳动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一些简单记录,在艺术特征上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为主,在表现形式上也以记录形状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开始被用来进行人物的画像,如各类帝王画像等。而随着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美术在形式上也有了较大变化,在艺术特征上开始细化,出现了写意和工笔等形式。而在美术的每个发展阶段中,在艺术特征的表达上也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从新石器时代简单的记型到后期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器物记录到建筑、壁画、雕塑等多元形式,美术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绘画作为美术艺术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汉代就已出现。由于汉代实现了大一统,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相较于前朝均有极大地提升,这就使得汉代在绘画发展上,无论是绘画工具、绘画对象还是绘画技法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以绘画形式为例,汉代已经出现了山水画和花鸟画,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不断探索;而以绘画形式为例,由最开始的写意画到后来的工笔画,将其中的哲学意义和政治内涵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以《步辇图》为例,该画作由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创作,表现了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由于仰慕唐朝文化,派遣使者禄东赞到大唐朝见唐太宗,来求取大唐公主,结为姻亲之好的场景。在笔法风格上,《步辇图》将整幅图画分为两部分,以画作中央作为分界线,一部分人物为禄东赞所率领的求亲队伍,在笔法表现上,这部分人物在面部表情上规矩中带有拘谨,很好地体现出作为少数民族在大国面前的紧张之感。而另一部分人物以唐太宗为主,在面部表情上明显呈现出神态自若的大国风范,更借助飘逸的笔法将随侍的宫女衣带和晁盖迎风飞舞呈现出来,尽管没有画出背景,但整幅画作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有着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从该幅画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绘画作品中并不含有语言,却深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

(二)历史内涵

在美术作品中,除其艺术特征以外,其更含有极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对当时经济和政治发展可以极好地呈现,后人可在欣赏当时美术作品中全面提升对当时社会的认知,更好的掌握那个时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貌。以唐宋时期为例,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巅峰时期,唐宋时期的整体绘画作品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情况。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其作为我国古代民俗画的巅峰之作,以长卷的形式,利用散点透视进行整体构图,记录了北宋时期北宋都城汴京的社会风貌,展现出当时社会下各个阶层人民不同的生活状况,生动再现了靖康之变之前北宋都城繁荣的社会状况,更深刻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民族精神

在美术作品中,除深刻的艺术特征以及历史内涵之外,很多画作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美术作为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自出现以来即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得以完善,而其中的民族精神也随之进行传承。以北宋时期王希孟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为例,其与《清明上河图》类似,均以长卷形式进行描绘,画面中呈现出江河和群山,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以写意为主,但在描绘水榭亭台上又应用了较多工笔画的形式。该画作创作于北宋末年,北宋统治者宋徽宗和宋钦宗在国事上软弱无力,无法与金军相抗衡,大面积国土沦落金军之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期,社会上形成了各种爱国力量,但由于受到其自身所处阶层的影响,这些爱国力量无法与金军进行抗衡作战,只能将精忠报国、收复河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画笔之中,这就使得该时期的作品深刻反映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四)文化底蕴

美术作品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较为类似,均具有极大的可视性,受众可直观利用这些美术作品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发展,更在美术作品中理解其身后的文化内涵。由于美术的类型较多,除绘画以外,建筑、雕塑等也是美术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受众可在视觉作用刺激之下,实现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提升。以乐山大佛为例,其开凿于唐朝玄宗时期,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不仅在雕塑艺术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具有浓厚的宗教内涵。整个大佛在外观上造型优美,无论是大佛头上的发髻或者是大佛的面部表情,均呈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欣赏乐山大佛的过程中,受众不仅可以探寻到唐朝时期佛教的盛行,更可在其中窥探到其高超的建筑手法,经过对乐山大佛全面的考证之后,专家指出,在乐山大佛内部,建造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更在大佛建造之初还配套建造有用来保护大佛的木阁,其中蕴含的建筑学艺术在今天仍旧有极高的价值。由于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空气较为湿润,降水量较大,大佛内部完善的排水排湿系统对大佛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得大佛历经千年仍旧保持完好,细节部位仍旧清晰可见,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大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受众来说,在欣赏大佛的过程中,受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建筑艺术,更可从中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美学文化,从而提升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促使其更好传承。

在文化底蕴上,西方美术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尽管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各具特色。以绘画为例,东方是泼墨写意,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而西方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视觉与知觉的朴实性,强调的是写实。纵观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史,就是一部批判、继承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和吸收、借鉴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历史。在长期的融合发展进程中,中国的一些美术家在自身的美术创作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西方美术作为自己艺术创造的一种对比和参照对象。在保留中国画独特个性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吸收和鉴赏现代西方艺术的有益成分,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增加自身作品的文化底蕴。

(五)传承价值

美术在兴起初期,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形式上较为单一,内容上也以简单的记录人物或者事件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得以快速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开始对这个社会有了进一步认知,人们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这就使得美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在整个美术发展进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美术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艺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美术是其最好的载体,艺术更借助美术来实现传承。在当下社会中,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传统文化不断被重视并加以保护,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以中秋节为例,近年来,中秋节的形式不断呈现多元化发展,如赏月、举办各类活动、吃月饼等,在这些活动中,美术总会以各种形式而存在。而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过程中,美术更是其中最好的载体,如音乐、舞蹈、戏曲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最终形成了各类特色活动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可将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内得以更好的传承,符合当下时代发展潮流。

(六)现实意义

美术作为艺术的最好表达形式,从古至今均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西方美术形式不断传入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以《矿工图》为例,其以我国传统国画形式的基础之上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油画形式,使得整幅画作在写意画表现形式上又增加了许多工笔类内容,这是传统美术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以丰子恺为例,丰子恺作为我国现代漫画的创始者,其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日本画作的特征,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漫画形式,与传统绘画相比,其创造的漫画结构和线条十分简约,在抨击现实社会上影响力十分深刻,艺术价值极高。对于美术和传统文化而言,在新时期,更要积极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在分析美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除中国传统美术形式之外,外来美术也对我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西方美术正式传入我国在16世纪,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代表人物为利玛窦和郎世宁,尤其是郎世宁,其长期在清朝宫廷内部任职画师,并尝试将中西画法进行结合,培养出一批学习洋画的中国画家,促使中西方在文化交流上的频次不断增加,更为中国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展美术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美术在我国发展历史十分悠久,自新石器时代就有关于美术的记载,更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由于美术涵盖内容较多,涵盖范围较广,可深刻反映一个时期内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需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利用美术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韩笑.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传统文化遗产视野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20(23).

[2]黄亚星.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19-120,123.

[3]王丽.初中美术教学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4):87.

[4]谭芳.基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切入点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04):82-85.

[5]梁加诚,刘飞.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在新疆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及融合[J].天工,2018(05):118-119.

[6]王明瑞.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美术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106-107.

[7]林琳.咫尺知万里,一扇一风情 ——以“中国扇子”为例略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J].教師,2018(23):120-121.

[8]王发荣,刘德奉.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高校美术专业的角色定位——记重庆非遗领域的一次多方对话[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11.

[9]倪剑.中国文化与建筑中的“隐性”传统的当代传承初探——沭阳美术馆记[J].建筑与文化,2017(09):54-56.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美术
美术篇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