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研究

2022-06-20 09:01袁晋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思政思政

袁晋文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高等教育在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有着非常独特的学科优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课程思政”理念的背景下,将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对于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良好体能素质的培养,又能够实现其团结合作、坚忍顽强、爱国敬业等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最终实现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应用型高校体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对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而言,其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尚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出现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就为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而要充分挖掘高校体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体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认识不到位

我国大多数应用型高校领导与教师普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注重学生的学科教育,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软任务,只需要简单完成相应任务即可,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这主要是因为高校领导与教师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学校的实力水平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事实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会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在其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各应用型高校领导与教师有必要予以充分重视,从而真正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价值。

1.2 工作针对性匮乏

尽管如今我国一些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中设置有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但是多数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专业不对口、专业知识水平不够高等原因,课程讲解缺乏足够的针对性与科学性,难以真正地将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学生也没有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真正获得相关的思政知识,更别说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导致应用型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同虚设。

1.3 “两课融合”形式化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异性,又存在一定的交叉部分,对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而言,随着其身体素质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其思想、精神也开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学生的身心变化属于生理范畴,但是如果学生无法对自身的身心发育状况形成正确的了解,很容易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一特殊阶段,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如在体育课程中融入身体发育知识、科学的健身方法、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等。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普遍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难以真正实现二者的充分融合,也难以真正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2 应用型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2.1 结合教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具有明显的思想性特征,这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由于不同体育项目内容有着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深入研读体育教材,充分挖掘各个体育项目的思政元素,在各个体育项目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时机,及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模仿与自主锻炼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团队合作、坚忍顽强、拼搏进取、宽容待人、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良好精神品质。也可以向学生讲解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介绍优秀运动员背后漫长而艰苦的训练经历,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体育教材内容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同一个体育项目实现多个教育目标,也可以通过多个体育项目实现同一个教育目标,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充分了解并利用体育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以及提升身体素质的过程中,能够在无形中形成团结互助、关爱理解他人、坚忍顽强、奋勇拼搏等良好品质。

2.2 结合课堂教学特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2.1 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例如,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严格考勤,以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在运动前的热身准备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正式上课之前,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问好,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礼仪习惯。

2.2.2 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合理的组织教法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合理选用组织教法融入思政教育,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可以通过分组教学法培养同组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可以提高小组组长的责任感;通过体育竞赛的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等,也可以通过体育“优生”带领体育“差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

2.2.3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如学生之间可能出现各种埋怨、责备、谩骂,甚至打架等事件,也有可能出现各种“恶作剧”等,教师应该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客观分析,合理解决,充分利用偶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并对具体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与公平解决,以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互相包容与理解,彼此合作,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对于一些跑动中摔倒而及时起身,继续参加比赛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为集体争光的精神。

2.3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很多高校都成立有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自由表现,其言行举止也相对更加自由,很容易不自觉地暴露出各种问题,因此,指导教师或者体育社团骨干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则与道德,对其言行进行约束。例如,精心组织田径运动会、大型体育节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在比赛之前要求学生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与鼓励;在竞赛期间,要求学生公平竞争、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与裁判,对于获胜者要为其鼓掌、喝彩,对于坚持到最后的人,要为其加油助威;在比赛结束之后,要做好反思与总结,结合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之后的训练计划与目标,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其规则意识与道德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拼搏进取、永不言弃、团结合作、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遵守规则、互相尊重与宽容等良好的精神品质,以实现其体能素质与精神品质的综合培养。

3 结语

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思政思政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