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时期东亚思想变革过程中的中国智慧
——以魏源《海国图志》为中心的讨论

2022-06-20 10:31章晓强戴秋娟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志魏源朝鲜

□章晓强 戴秋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

传统研究视野中,研究者更倾向于研究代表传统儒家思想的东方和代表新式现代文化的西方两者之间的对立。尽管对东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的研究不容忽视,但在关注东西方之间思想“外循环”之余,还应注意到东亚三国之间存在的思想“内循环”。而在注意到这种“内循环”重要性的研究中,大多偏重于对东亚三国思想异同点进行研究,却忽视了各自思想产生背后的共同影响因素。

中国是近代东亚三国中最早受到西方侵略的国家,同时也更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因此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也较其他国家更早。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来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知识分子,著有《海国图志》的魏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海国图志》不仅在中国流传,刊行后不久就通过官方或民间渠道分别传入其他两国,并对两国思想潮流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海国图志》与“中体西用”

1.《海国图志》刊行始末

《海国图志》作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其发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该书先后发行了20多个版本,最早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出版。作者魏源作为当时钦差大臣裕谦的幕僚,在亲眼目睹鸦片战争中的中外差距之后,经历几番波折,以《四洲志》为基础,广泛搜集整理研究资料写成《海国图志》(50卷本)。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魏源又将《海国图志》扩充到60卷本。1852年(咸丰二年)又增补为100卷本,形成现行本的《海国图志》。①

2.《海国图志》在早期流传过程中对中国的影响

刊行之初,《海国图志》只是作为地理百科全书为人所知,而其率先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制御西方的理念却被时人忽视。如其提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1]

《海国图志》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引起了广泛关注。魏源好友姚莹②对该书的评价极高:“起自汉代,以迄今时,首末具备,而中外地舆形势以全,可谓盛矣!”[2]421-422言及其影响时称:“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3]116姚莹不仅对该书赞赏有加,而且在其撰写《康輶纪行》中也吸收借鉴了该书的观点和内容。[2]373但这样一部向近代中国社会近乎全景式介绍西方世界的百科全书却犯了“诸公之忌”[2]172,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非议。

以直言敢谏著称的“谏言三直”之一御史(正二品)朱琦曾在看完《海国图志》之后向朝廷谏言,最终也只是留下“所惜身卑微,无由达天关”和“天聪傥而达,无俟与小臣。特此谢魏子,久要愧前言”的感慨。[3]116

此外,咸丰八年(1858年)5月,时任兵部左侍郎(正二品)王茂荫上疏道:“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计五十卷,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悉备载……为后此设种种法,于守之法,战之法,款之法,无不特详。战法虽较需时,守法颇为易辨,果能如法以守各口,英夷似不敢近。未审曾否得邀御览?如或未曾,乞敕左右购以进呈。……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敕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虽)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人明抵制之术,而日怀奋励之思,则是书之法出,而其法之或有未备者,天下亦必争出备用,可以免无法之患。”[4]

可见,尽管《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文人和重要官员的重视,却没有在中国朝野产生“现象级”轰动,而且在为数不多的赞扬中,大多也只是为其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对该书的核心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却漠然而视。对此,左宗棠说道:“书成,魏子殁。廿馀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其长亦差与西人等。艺事,末也,有迹可寻,有数可推,因者易于创也。器之精光淬厉愈出,人之心思专一则灵,久者进于渐也。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5]由此可知,从1852年《海国图志》刊行百卷本之后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中国的“事局”依旧“如故”,“如故”的背后是近代前期中华上下对外部世界的茫然无知,也是对少数有识之士所做开明举动的置若罔闻。

3.洋务派对《海国图志》的引申——“中体西用”

正如左宗棠所说“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中国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逐渐走上“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的道路。这一时期,重视《海国图志》的开明士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身通过阅读该书从而对书中内容和观点表示赞同的人,如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郭嵩焘、王韬等人;另一种则是招揽第一种人才作为自己幕僚的清朝高级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等洋务派要员。[6]但上述两类开明士人由于各自思想观点基本上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或教育,或政治制度,或经济商业模式)故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不光吸收了魏源的《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核心作为其主要宗旨,而且由此引申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论作为其行动准则。

“中体西用”本意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对抗西方列强入侵的一种对策,其思想与产生自明清、兴盛于康熙时期的“西学中源”说有些许类似,即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成果优于西方,根本上还是为维护“天朝上国”做出的反应。关于“中体西用”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冯桂芬首先完整提出这个概念的[7]57,而对冯桂芬与魏源及《海国图志》之间的关系稍加了解之后就能够明晰《海国图志》与“中体西用”之间的关系。“桂芬在京时,曾与默深等修禊慈仁寺。在扬州,尝与默深、刘孟瞻诸子纵言河事,佥谓‘非令北流不可’,未几而有铜瓦厢之事。……默深所撰《海国图志》,桂芬亦草文正其错误,凡四端。见所撰《跋》。”[3]113冯桂芬除了校正《海国图志》一书以外,也在著述中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深表赞同:“然则有待于夷者,独船坚炮利一事耳。魏氏源论驭夷,其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无论语言文字之不通,往来聘问之不习,忽欲以疏间亲,万不可行。且是欲以战国视诸夷,而不知其情事大不侔也。’……愚则以为不能自强,徒逞谲诡,适足取败而已。独‘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为得之。”[7]49由此可见,《海国图志》对冯桂芬产生了一定影响。

冯桂芬构建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结构[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七八十年代,当时的民间有识之士和朝廷的洋务派都普遍主张“中体西用”③,而张之洞所著《劝学篇》更是将“中体西用”推向了顶峰[9]。一时间,“中体西用”不仅成为洋务派的“尚方宝剑”,在戊戌变法的维新志士群体中也颇有市场[10]286-289,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11]。

正是在魏源的《海国图志》的启发下,以冯桂芬为代表的近代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才开始大胆考量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明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中体西用”开始产生并逐渐完善,因此将《海国图志》称为洋务运动的先驱毫不过分。[10]123而冯桂芬同时代的洋务派人士及之后世纪之交的洋务派成员之所以认可《海国图志》,不光是因为它传达出实现“师夷长技以制自强”的意愿,更在于其本身彰显的维护封建地主统治的核心思想理念。《海国图志》极力捍卫传统中华文化和封建地主统治的背后,与魏源的经历及根本利益相关。魏源作为晚清政府官僚机构中的一员,尽管官职不高,但是他与其他高官要员(比如林则徐、朱琦,另外湖南的地缘身份也为其增加了不少政治资源)常有往来。此外,他作为与龚自珍齐名的文学家,长期受到传统儒学思想的浸染,其思想自始至终都摆脱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基于上述两点原因,魏源即使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强盛,也不会就此数典忘祖,这种思想自然也就被反映在其呕心沥血所作的《海国图志》当中。

二、《海国图志》与“和魂洋才”

1.《海国图志》东渡日本

正如季羡林所言,《海国图志》“产生的作用,在中国远远不如日本”[12]。因此,在《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即使先后有少数开明士人注意到该书的重要性,也难逃濒临绝版的命运(也正是因此,魏源族孙魏光焘才重刊并请左宗棠作序)。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海之隔的日本对《海国图志》的热情可能是一心立志报效祖国的魏源始料未及的。

《海国图志》在日本最早出版于嘉永七年(1854年)④,不过在正式出版(和刻本、和解本)之前该书就已经在1851年通过商船来到日本。[13]而日本国内之所以先后出版21种不同版本、包含不同内容的《海国图志》,原因在于日本官方对该书的垄断和民间对该书的热切需求之间的矛盾。[14]于当时日本有识之士而言,《海国图志》不仅打开了认识西方世界的窗口,还进一步促进了近代日本“和魂洋才”思想的诞生。

2.何谓“和魂洋才”

日本近代“和魂洋才”的思想特质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的日本。公元607年,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携国书来华,首开中、日官方交流之先河。此后,日本曾先后派遣四次遣隋使⑤。在隋之后,迎来大唐盛世,日本也在与中国中断交往16年⑥之后再度向中国派遣使节团,而这一派就是265年⑦。菅原道真在阅读汉文、学习中国文化之后,意识到日本固有“和国魂”“大和魂”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和魂汉才”的要求,即坚持大和民族之“魂”,在坚守日本民族的国民精神基础之上吸收来自大陆文明的先进知识。[15]

到了德川幕府时期,以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为代表人物的“朱子学”迎合了幕府的统治需求,在德川早期一家独大。但是在山鹿素行“圣学”、伊藤仁斋“古义学”、荻生徂徕“古文辞学”、贺茂真渊和本居宣长等人开创的“国学”等“古学⑧者”的批判下,朱子学思想统治地位产生动摇,江户中后期的日本政治思想和社会秩序也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变。[16]但百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先前的朱子学,还是之后日本以山崎闇斋为代表的追求朱子学的“纯粹化”或者对朱子学进行批判的儒学家,其思想核心并未真正逃脱儒家思想的藩篱。因此,在日本开启近代化之前,即明治维新之前,传统儒家体系下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仍居于日本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地位,这也使之后的开明志士乃至明治维新的掌舵者和践行者们保留着一颗儒家的“核”

3.《海国图志》促进了“和魂洋才”的诞生

三、《海国图志》与“东道西器”

1.《海国图志》之传入朝鲜

近代东亚三国中,朝鲜开国最晚,即在1876年签订《江华条约》开国。由于其国门长期处于闭锁状态,朝鲜也因此被欧美列强称为“隐士王国”。而被称为“隐世之国”的朝鲜真的是“隐士”吗?事实并非如此。

当时的朝鲜虽然奉行“闭关锁国”之策,但仍稳定保留着一个可以吸收西方文明的途径——赴京使行,这是自明朝便有的制度。随着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在清雍正朝后随着两国关系的稳定,贡路、使行次数、驻京朝鲜馆舍等相关事务已成为定例”[22]。如此长期稳定的接受外来文化的途径对朝鲜上下而言不仅为吸收优秀的汉文化而提供了便利,也为近代以降朝鲜接受“西说”创造了可能。

朝鲜派往中国的使团不仅是作为维系宗藩之间政治稳固的媒介,也担负着为本国引进中国最新文化成果的历史任务,而《海国图志》传入朝鲜便是“赴京使行”的衍生品。《海国图志》六十卷本和百卷本也分别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和咸丰二年(1852年),即中文刊本发行不久后相继传入朝鲜。1845年3月,“赴京使行”中的奏请兼谢恩冬至副使权大肯归国时给朝鲜带来第一本《海国图志》。关于此事许传的《性斋集》佐证云:“海国图志五十篇,清内阁中书魏源所辑也。咸丰中,洋夷为患于中国,连年不解,源作计入洋中诸国,采其地方大小山川、险夷、道路远近、风教善恶、器械精粗,甚悉且详,乃归而为此书。可谓为天下万世长远虑也,非豪杰之士能之乎?史野权尚书(大肯)以使事至燕京得此书而还。……权大肯以使事至燕京,返国复命时,将海国图志献给宪宗御览,宪宗并题其函而还。”[23]284

《海国图志》进入朝鲜之后,除曾到过中国的中上层官僚士人对该书十分关注以外,众多本土实学家、“北学”派人士和西学者也积极参与到对该书的研究和讨论之中。[24]著名实学思想家崔汉绮的代表作《地球典要》作为近代朝鲜最早介绍“世界”的百科式书籍,文中如是说:“海国图志出于初创,阜集西士之荒诞神异诸书之随闻,辄录要无遗迭,未得纲领者,易致眩惑。”[25]由此观之,崔汉绮编写《地球典要》的目的之一便是将《海国图志》进行本土化,让“未得纲领者”能够会其意。

而同时期另一著名实学家金正喜(阮堂)也在归国后屡次强调《海国图志》是朝鲜有志之士的“必需之书”——“海国图志是必需之书,在我似若他家敷宝……”。[23]284朝鲜后期著名实学代表人物李圭景认为,《海国图志》与阮元《畴人传》以及徐继畬《瀛寰志略》等书都是“海内奇书”[26]。

此外,在近代朝鲜历史上影响颇深的“开化”思想的先驱者吴庆锡就曾在1853—1874年间13次到访中国,其间结交了何秋涛、张之洞、吴大澄等众多中国开明士人和洋务派要员,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如《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奥匪纪略》《地理问答》《海国胜遊草》《天外归帆草》和《中西闻见录》等介绍西方世界和西学知识的书籍。[27]吴庆锡在归国后将这些“新书”介绍给以刘鸿基⑩为首的日后“开化”思想人士,为培养如金玉均、洪英植、徐载弼、徐光范等大批在近代朝鲜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青年子弟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日后在朝鲜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出现的“开化党”提供了人才和思想支持。

2.《海国图志》与“东道西器”论

近代朝鲜主要有三大民族主义思想学说——“卫正斥邪”论、“开化”思想和“东学”思想。[28]其中,“卫正斥邪”论拥护正学,反对并排斥西方私邪文物,主张“锁国政策”。“开化”思想则主张“东道西器”论,强调开国的重要性,在坚持传统“华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物。[29]421-429

近代朝鲜“东道西器”论的正式提出者是朝鲜实学思想巨匠朴趾源之孙朴珪寿,而“东道西器”论的思想基础是传统朝鲜的“道器”论和华夷观。[30]108所谓“道器”的说法源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因此就朴珪寿当时的时代环境而言,“东道西器”论的基本主张是在根本上坚持尊崇传统儒学思想(“东学”)为世界正统之“道”,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器物之长处,认为西方之“器”可以为己所用,助力近代朝鲜跻身强国之列。

朴珪寿作为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家,也曾通过两次“燕行(出使中国)”与董文焕、冯志沂、沈秉成和王轩等近代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士深交,并接触了众多中国“新书”,而魏源作为当时中国影响力巨大(上文中已有论述)的实学思想家,其代表作《海国图志》也自然成为朴珪寿的重点关注对象。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朴珪寿一直都相信“东道”的正确性:“虽然人们都说西法来到东方,使东方人必会变成夷狄或畜生。但是我认为有东教西去的迹象,使西方的夷狄将会变成文明人。”[30]108在他看来,传统文教卓著的东方国家之所以在近代不约而同走向没落,并不是教化出现了问题,而只是技术器物不如西方,本质上东方的精神文化仍优于西方,因此理应在坚持东方的精神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积极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文明成果。

《海国图志》之所以对“东道西器”论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该书提出的将旧有传统思想文化作为指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案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同样适用于当时作为“君子国”的朝鲜。

近代朝鲜虽长期将“卫正斥邪”论作为国策的指导思想,并长期实行严格的锁国政策,但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强势推动下,尽管有两次抵抗外敌的成果,可最终还是在以朴珪寿为代表的“开化”派和清政府的推动下于1876年签署《江华条约》。开国之后的朝鲜,西方文明开始大量涌入其中,如何看待西方文化成果成为当时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不仅有吴庆锡、刘鸿基等人吸收了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核心思想理念,在近代朝鲜普及学习“西器”的风气,还有尹宗仪、金允植和训练大将申观浩等人通过《海国图志》中对于“西器”的介绍来改革军事装备和军事思想,从而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最终目的。[31]

因此,尽管从表面看“东道西器”论的思想内核仍是正统之“道”——传统儒学思想,但无论是该理论形成背景、过程还是形成之后近代朝鲜先进士人特别是“开化”派对该理论的实践,基本都贯彻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方针,即通过学习近代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以达到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西学一直饱受朝鲜上下争议,因此迫于“西器”传播的压力,“东道西器”论作为一种妥协之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当时朝鲜对于西学的抵触情绪。[29]428这也是“东道西器”论在对“东道”推崇备至之外也主张“西器”的根本原因。总而言之,“东道西器”论同魏源《海国图志》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坚持华夏传统精神文明的正统性)一样,在主张坚守传统儒家思想道德的同时,也认为朝鲜应该学习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引进近代化武器装备,增强军事实力,摆脱被殖民的风险。

四、结语

近代中国士人对国家的热忱时至今日仍是吾辈楷模,而魏源之所以写下《海国图志》不仅仅在于个人志向,更是出于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亲眼目睹国家和人民罹难之后满腔的孤愤之情。

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从近代中国发展史角度审视《海国图志》的影响,该书作用或许鲜为人知,但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海国图志》之所以能够影响日、朝近代早期启蒙思想文化的诞生,不仅在于它丰富的地理百科知识,更在于其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它并没有因为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强大而一味推崇,也没有因为东方国家在军事上的暂时失利而弃之如敝屣,反而坚定地认为在实现国家强大的道路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成果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身文化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泱泱大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不能因为一时的颓丧而全数抛弃,而这也就是“中体西用”“和魂洋才”“东道西器”思想之间的共同立足点。

《海国图志》先时代之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不仅在中国启发了洋务大员乃至维新志士,指导其探寻近代中国富国强兵的道路,还影响了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朴珪寿、吴庆锡等近代日本与朝鲜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形成,在晚近时期东亚思想变革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今后对《海国图志》的研究大可以近代东亚三国之间的知识环流和迁移为视角重新审视。

【注 释】

①关于《海国图志》的出版时间和初刊版本争论在吴泽、黄丽镛的论文《魏源〈海国图志〉研究——魏源史学研究之二》(《历史研究》,1963 年第4 期)有详细论述,此处总结有如下两种主要观点:1.魏耆的“丙午”说,即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同时魏耆还认为初刊本为六十卷本;2.认为该书实撰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成于二十六年(1846 年),对初刊版本的辨别作模糊化处理。《魏源〈海国图志〉研究》当中通过搜集和分析魏源本人和同时代人的手记以及其他史料得出了《海国图志》最早在1842 年以五十卷本刊行的结论。此外,原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陈华在1988 年第3 期发表的论文《有关〈海国图志〉的若干问题》中认为《海国图志》(50 卷)动笔于1842 年下半年,成于1843 年1 月。该论文还对《海国图志》的版本扩充、内容添加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论证得出百卷本成于1852 年。由于农历和公历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一些研究者也认为《海国图志》出版于1843 年,但由于此处并无考证出版时间准确性之意,故参考吴泽、陈华的两篇论文作出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为出版年的结论。

②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清朝史学家、文学家。师从祖父姚鼐,是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亲历过鸦片战争,清朝向英国议和后,戴罪以知州分发四川,两使西藏。与龚自珍、魏源等名人多有往来,为陶澍、林则徐所器重。代表作《康輶纪行》,该书和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一起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③民间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邵作舟、沈寿康、梁启超等人,另外薛福成、孙家鼐、盛宣怀、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也是“中体西用”论的支持者。

④《海国图志》在日本的流传经过详见阿川修三论文『「海国図志」と日本—その2:和刻本、和解本の書物としての形態とその出版意図について』。其中论述《海国图志》和刻本(对汉文原作加上训读音和句读)有7 种,和解本(将汉文原作翻译成日文)有14 种,最早的和刻本成于1854 年4 月(5 月获得出版许可),最早的和解本在1854 年8 月获得出版许可。

⑤第一次遣隋使时间中国史书《隋书·倭国传》《隋书·东夷传》、《北史·倭国传》上记载为600 年,但未见于日本史书《日本书纪》,故此处暂计为四次。因为遣隋使次数的考证结果如何并不影响文章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⑥最后一次遣隋使时间是在614 年,第一次遣唐使是舒明天皇(629—641 年在位)于630 年派出的。

⑦从630 年舒明天皇第一次派出遣唐使到894 年菅原道真主张停止派遣遣唐使为止一共至少派遣了10批遣唐使。详见王勇的论文《从遣隋使到遣唐使》第96 页——“日本正史(六国史)记载实际成行的遣唐使为16 次,但《旧唐书》《新唐书》中日本(倭国)传仅记载12 次,其中2 次不见于日本正史,双方重合者只有10 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5 期)

⑧古学,江户时代儒学的一个派别。批判朱子学和阳明之学,主张直接阅读解释《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原文。代表人物有山鹿素行(1622—1685)、伊藤仁斋(1627—1705)、贝原益轩(1630—1714)、荻生徂徕(1666—1728)等。

⑨即川路圣谟(1801—1868),幕末武士,御家人出身、曾担任勘定吟味役、佐渡奉行、小普請奉行、大阪町奉行、勘定奉行等要职。

⑩刘鸿基(831—1884?),朝鲜近代思想家,“开化思想”鼻祖之一。19 世纪50 年代开始,自邻居兼好友吴庆锡处接触《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博物新编》等新书,逐渐萌生了变革朝鲜的开化思想。1869 年后,和吴庆锡、朴珪寿向汉城北村的两班子弟传授《海国图志》等新书思想,而这些弟子有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徐光范、徐载弼、俞吉濬等,这些人即为以后“开化派”的主力军。在1877 年、1879 年朴寿和吴庆锡相继过世后,刘鸿基成为开化党的唯一指导者。

猜你喜欢
图志魏源朝鲜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图志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
魏源:一片冰心在玉壶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漫画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