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在儿童正畸中的临床疗效

2022-06-21 11:29尹希榕
智慧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矫治器畸形牙齿

尹希榕

(河北青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河北 青县 062650)

0 引言

错颌畸形是一种儿童成长时期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替牙期畸形[1]。错颌畸形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下颌后缩,多数患儿还会存在牙齿拥挤不整齐等现象[2]。错颌畸形不仅对患儿的面部以及牙齿排列情况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还会为对生理产生明显的疼痛感的同时严重增加其心理负担,对于其正常健康的生长十分不利。临床治疗错颌畸形通常采取正畸治疗为主,高水平的正畸技术不但可以明显消除其面部形态以及牙齿排列不整齐的急性症状,而且还可以尽早地规避患儿产生不良心理,从而有效的增加其生活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在临床治疗儿童正畸中运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观察此种治疗方式对于儿童正畸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不计数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正畸患儿,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其年龄在5~11岁,平均(8.46±2.14)岁,男女之比为45:35。对比两组患儿其临床资料均不存在任何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在治疗前对其进行常规的检查,使用X线拍摄患儿曲面断层片,以及拍摄其头颅定位侧位影像图,使用单反相机拍摄面颌像。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未实施早期功能矫治技术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实施早期功能矫治技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次,按照患儿实际病情状况为其挑选适宜的工作模之后,对其使用T4K功能矫治器[3]。首先,患儿需要按照医生嘱咐正确佩戴软质的T4K功能矫治器,医护人员应该告知其以及其家属每天晚上应该连续佩戴9h及以上的时长,如果患儿在最初的佩戴时期内出现严重的不适感,应该及时前来医院进行复诊,医生对其实施合理适度的调整优化。在第一次复诊调整优化之后,医护人员应该通知其间隔时长为2个月定期来医院进行复诊[4]。在治疗间隔时间后,如果患儿牙齿排列相对比较整齐,评估深覆盖、深覆合情况呈缩小趋势并且逐渐靠近正常值,则需要将软质的T4K功能矫治器更换为硬质的T4K功能矫治器。在大约治疗7个月之后,对患儿使用X线再次拍摄患儿曲面断层片,以及其头颅定位侧位影像图、面颌像,并且以此为依据做好记录的同时挑选适宜的模型。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指导患儿进行吹笛子动作的锻炼,或者在患儿的上唇与下唇之间放置一张干净的纸张,让其紧闭双唇并保持此状态来夹住纸张避免其掉落。其次,还应该告知其家属及时提醒其儿女时刻保持在一种闭口合唇的姿势中,从而来使其口腔周围的骨肉功能得以平衡。

1.3 检验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包括SNB、ANB、NP-FH、UI-NA、LI-NB以及男、女性的ANS-Me这七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正畸临床治疗效果各方面的对比均不存在任何的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但是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其正畸效果均呈好转的趋势,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之比可知,观察组在各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之比()

表1 两组患儿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之比()

3 讨论

在儿童正畸治疗上其主要的临床治疗内容是帮助患儿调整优化其肌肉、牙齿以及颌骨畸形成长状态,改善其牙齿异常生长以及排列不整齐的情况,进而有效帮助其颌骨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帮助患儿缓和面部畸形生长状况。在儿童正畸治疗中实施早期功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帮助患儿其功能恢复[5]。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之中通过帮助其口腔附近的肌骨得以恢复至正常水平的同时还一定程度上加强其肌肉功能的情况,并且加快患儿颌骨与牙齿排列整齐的矫治恢复速度,使其萌牙出错的部分逐渐调整为正常位置,从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的理想临床治疗效果。

早期正畸矫治技术其治疗目的是对患儿其颌骨、肌肉与牙齿排列不整齐生长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治疗[6]。经过早期矫治及时的治疗后,能够帮助患儿的牙齿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且排列整齐的同时使其下颌骨恢复正常的生长情况,从而有效恢复其面型并处于一种协调状态[7]。即使在具体的正畸矫治技术中依然还会出现少数的错合畸形没有被完全治愈,但是其临床症状表现有了明显的缓解。除此之外,本次研究所使用的T4K功能矫治器其存在记忆功能且具备高弹性的特点,可以经过肌力的有机传导作用从而使组织得以改建。首先,T4K功能矫治器的预成计划的上下牙弓标准轨道其主要是按照患儿替牙期实际的生理特征表现,使用计算机进行具体设计形成的,可以及时有效的把患儿的唇部、脸颊、舌部、肌肉的收缩力通过其有效的传导在其牙齿、牙弓以及颌骨中,进一步把萌牙错位的部分慢慢移至正常的位置之中。其次,标准的牙弓长度与牙弓宽度能够引导处于缩窄情况的牙弓逐渐向正常情况下的牙弓发育生长,有效的缓解前牙的拥挤情况。T4K功能矫治器在上下牙弓前部进行唇弓进行加力作用,可以经过此对错位的萌牙施加力度,以此矫正前牙其深覆合以及深覆盖情况。再次,位于舌侧的舌尖诱导设备可以引导患儿在实际佩戴使用T4K功能矫治器时把舌尖放置于此位置,进一步规避舌尖作用对牙齿的影响,从而导致错合畸形情况的出现。T4K功能矫治器在患儿唇侧的唇档能够及时消解由于颊肌过度收缩作用而引发的下颌出现收缩情况,在一定限度上能够对下颌出现后缩加重的发展趋势进行干预控制。但是,位于中性颌位的定位设备对于处于替牙时期的患儿尤为关键,其可以引导上下颌磨牙逐渐调整改善为正中关系。基于T4K功能矫治器上述的优势,其主要使用在临床治疗因为口面肌功能出现异常情况而导致的功能性错合畸形症状,也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早期轻度以及中度的骨性错位畸形的干预效果。

同时,T4K功能矫治器其最优的矫治时间为年龄处于青春生长时期前的1~2年,但是对于青春快速生长时期的女性应该在其9岁左右为最佳,反观男性则在其11岁左右为最佳[8]。在患儿处于快速生长时期前对其进行矫治技术,不但可以对于已经萌恒牙与上下颌骨早期出现的错合畸形进行有效的矫正治疗,还可以对其处于快速生长时期的恒牙以及颌骨所出现的不良生长情况进行干预引导,将其引导至正常的生长轨道之中,以此来调整改善或者治愈错位畸形症状[9-10]。从本次所得结果可知:治疗前,两组患儿正畸临床治疗效果各方面的对比均不存在任何的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但是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正畸治疗效果均呈好转的趋势,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可知,观察组在各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上的差异性(P<0.05)。由此可知,对正畸患儿实施早期功能矫治技术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肌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有利于正畸患儿的早日恢复,尽早规避与减少患儿产生出现不良心理,同时还有效增加生活质量水平。首先,T4K功能矫治器其主要佩戴时间在夜间,对于患儿的白天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存在任何的影响,但是在早期的佩戴使用时间内需要有一个过渡的适应期;其次,患儿应该坚持长期佩戴使用T4K功能矫治器,并且定时定期前来医院进行复诊检查,检查其实际佩戴使用情况以及恢复效果,这需要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保障其取得理想的矫正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儿童正畸中开展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可以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规避患儿产生出现不良心理,从而有效增加其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矫治器畸形牙齿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临床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正畸患者如何刷牙
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