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与T 细胞亚群分析

2022-06-21 07:48易菲菲
智慧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亚群负性宫颈癌

易菲菲

(惠阳三和医院(有限合伙)手术室,广东 惠州 516211)

0 引言

宫颈癌是一种妇科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生多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等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贫血等[1-2]。在临床中常采用手术治疗宫颈癌,以切除恶性肿瘤,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其生存质量。然而,在围手术期间,因疾病的困扰和对手术的未知,大部分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睡眠质量较差[3]。但常用的常规护理较为缺乏针对性,无法帮助患者排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术后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心理护理是一项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而实施干预的措施,其认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病情、睡眠质量的影响,从患者的心理情绪出发,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睡眠质量和T细胞亚群水平,本次研究将心理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应用到此类患者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1例。常规组:年龄37~65岁,平均(50.14±10.22)岁;未育5例,已育36例;病理分型:鳞癌18例,腺癌19例,鳞腺癌4例。研究组:年龄38~63岁,平均(50.05±10.15)岁;未育3例,已育38例;病理分型:鳞癌20例,腺癌17例,鳞腺癌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等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顺利完成宫颈癌手术治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前伴有睡眠障碍者;②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期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光线充足,同时向患者讲解宫颈癌、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严格遵照无惧菌操作原则,积极配合术者开展手术。术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头部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待患者意识清醒且无不适症状后,需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轻柔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以恢复胃肠道功能,排气后指导患者以高蛋白、高能量饮水为主。同时,遵医嘱予以患者用药,并开展科学的运动指导。

在常规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和感受,并全程陪同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大部分患者面对手术时会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可举成功案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予以患者鼓励、安慰,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指导患者听音乐、阅读积极文学作用、观看娱乐节目等,以放松心情,转移负性情绪。术后,待患者清醒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使其担忧、顾虑等情绪消除,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并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向患者分享有趣的事物,以分散其注意力,并排解负性情绪;②疼痛干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针对VAS<3分者,护理人员则指导患者观看视频、听音乐、玩益智小游戏等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针对VAS评分≥3分者,护理人员则需循医嘱予以患者镇痛药物,并向患者讲解镇痛药物的作用,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在护理前、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内容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等,分值>50分则代表存在焦虑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抑郁情绪,内容包括精神病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等,分值≥53分则代表存在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在护理前、护理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习惯睡眠效率、睡眠药物使用情况、睡眠紊乱累加问题、日间睡眠功能情况,每个项目采用0~3分评分法,总分为0~21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T细胞亚群水平:在护理前、护理后,采集患者外周血3mL,并由专业检验人员采用常规检验方法测定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 两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护理前,两组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常规组,其CD8+低于常规组(P<0.05)。

表2 两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位居首位,多发于40~50岁女性群体,且近年来宫颈癌发生年龄日趋年轻化[7-8]。在宫颈癌围手术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负性情绪明显,使其睡眠质量降低。然而,患者的良好睡眠质量对其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若未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其T细胞亚群水平,延缓术后康复进程。

据本次研究表明,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该结果提示,心理护理联合疼痛干预能有效改善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常规护理仅为患者提供基础性干预,没有认识到心理状态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术后患者会担心手术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是否会影响日后生活,从而出现过度焦虑、抑郁、担心等心理,甚至还会由于心情状态不佳而出现不配合医护工作的情况,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而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心理状况来实施心理疏导、引导式心理护理和外界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案[9-10]。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能拉近护患距离,使护理人员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并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使其负性情绪消除[11-12]。同时,通过音乐、文学作品等外界干预,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舒缓身心。术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则能减轻其紧张、不安心理;指导患者家属陪护患者,则能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疼痛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避免疼痛剧烈引起焦虑[13-14]。当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缓解时,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与机体免疫功能存在一定关系,当二者得到有效改善时,则能有效调节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15]。故本次研究中发现,护理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常规组,其CD8+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并调节T细胞亚群水平。

猜你喜欢
亚群负性宫颈癌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中国首个宫颈癌疫苗厦门诞生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