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学生职业暴露认知特点调查分析

2022-06-21 07:48冯巧刘音涛吴洁蓉谢鸾张虎王艳琴
智慧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知晓率针刺问卷

冯巧,刘音涛,吴洁蓉,谢鸾,张虎,王艳琴

(湘南学院医学影像检验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0 引言

职业暴露是医学检验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严重威胁检验人员的身体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医院检验人员及动物防疫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暴露而感染事件时有发生[1-3],职业暴露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学习、实习及今后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接触血液、尿液、痰等并非全部来源于健康人体的标本[4],存在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由此引发的职业暴露后恐慌、麻木等心理变化,也会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湘南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职业暴露认知特点,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2017~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共25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人、女性199人;大一学生62人、大二学生48人、大三学生146人;大一、大二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定义为低年级学生;大三已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定义为高年级学生。

1.2 方法与内容

1.2.1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采取知情同意和匿名自愿原则,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为期1周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分别为2019年10月28日-11月4日和2019年11月29日-12月4日。

1.2.2 调查内容

通过文献查询并咨询医学检验专业相关专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3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和年级;②职业暴露认知情况:包括职业暴露知晓水平(基本防护措施的内容,共5项,全部答对为完全知晓)、职业暴露行为(锐器刺伤、药品分类及污染)处理措施等;③职业暴露后心理状况:假设被锐器刺伤后心理状况和动物抓伤后心理状况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256名学生,其中男性44人、女性199人;大一学生62人、大二学生48人、大三学生146人;回收问卷243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4.92%,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调查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大三学生调查问卷回收率91.10%;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100%,见表1。

表1 职业暴露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2.2 职业暴露认知情况

243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职业暴露完全知晓率54.32%,其中大一学生完全知晓率46.77%,大二学生完全知晓率47.92%,大三学生完全知晓率60.15%,各年级职业暴露完全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5)。低年级职业暴露完全知晓率47.27%,高年级职业暴露完全知晓率60.15%,高低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的职业暴露定义知晓情况 [n(%)]

2.3 被针刺后处理措施分析

243名学生中有30名学生在实验中有被针刺经历,其中33.33%的学生第一时间报告老师、53.34%的学生立即就医保护自己、13.33%的学生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伤口;在实验过程中无被针刺经历的213名学生,假设被刺伤,12.68%的学生选择第一时间报告老师、46.01%的学生选择立即就医保护自己、41.31%的学生选择用大量水冲洗伤口,在有被针刺经历和无被针刺经历学生中,被针刺后不同处理措施中,第一时间报告老师(χ2=0.869,P<0.05)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伤口(χ2=0.6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立即就医保护自己(χ2=0.5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被针刺后处理措施调查 [n(%)]

2.4 职业暴露后心理分析

在实验中已发生职业暴露的30名学生,86.67%能积极面对并及时处理、6.67%产生恐惧感、3.33%紧张不知所措、3.33%有抑郁心理;未发生职业暴露的213名学生,在假设发生职业暴露后,83.10%能积极面对并及时处理、5.63%会产生恐惧感、11.27%会紧张不知所措。实验过程中发生过职业暴露与未发生过职业暴露的学生比较,积极面对并及时处理(χ2=0.243,P>0.05)、产生恐惧感(χ2=0.052,P>0.05)和紧张不知所措(χ2=1.794,P>0.05)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职业暴露后心理状况调查 [n(%)]

3 讨论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学生对职业暴露认知率较低,完全知晓率仅为54.32%,说明在校期间职业暴露相关知识集中培训以及个人自学欠缺,而职业暴露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和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提高职业暴露认知率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学校增设专门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课程及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争取多途径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掌握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提高职业暴露知晓率。

从本专业在校学生现有情况分析显示,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警觉性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若发生针刺事件,部分被调查学生只是简单地用大量清水冲洗,认为致病性感染发生在自身几率极小,未意识到造成自身污染后会给自身健康带来的威胁。这说明了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学生对实践操作过程中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缺乏,同时也与大部分学生平时缺乏自主性学习,不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中不熟悉实验要求及流程,习惯边看手机或书本翻看实验操作步骤边进行实验,以及部分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操作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实验室在制度执行上存在漏洞。因此,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执行,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有法可“依”的轨道[5-7],落实好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程序文件,切实减少实验室职业暴露,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调查中还发现,在发生职业暴露后,低年级学生心理积极度较差,而高年级心理积极度相对较好。可能与理论知识和时间经验的积累有关,高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突发情况;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发生暴露后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原因,可能与缺乏职业暴露后相关心理疏导有关,以致在面对职业暴露等突发情况时内心波动较大,会显得猝不及防、毫无准备,表现出现恐惧、紧张不知所措等心理。与文献报道一致[8],侧面反映出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学生未经过正规的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的教育及培训,因此一旦遇到职业暴露时不会用心理学知识自我调节、自我减压,造成负性的心理堆积[9-11]。因此,建议设置职业暴露后心理咨询室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取电话咨询或面对面的方式,强化对其现实心理问题和认知取向的疏导[12-14]。同时还可获取家长支持,与家长共同缩短其心理调适时间,帮助暴露后的学生树立面对致病性感染的信心、重建正常心理,并及时提供正确的帮助和引导,避免发生不良的事件。

猜你喜欢
知晓率针刺问卷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