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6-21 02:33李国才
天津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众创初创天津市

李国才,潘 敏,2

(1.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300300;2.天津航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0 引 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众创”一词得到广泛关注和引用。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1],2016年科技部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中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内涵特征、建设条件和建设方向[2]。历经多年发展,众创空间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孵化培育了众多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为国家经济收入和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 2020》显示,截至 2019年末,众创空间总收入达203亿元,常驻企业和团队拥有有效知识产权 34万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已成为创业经济前沿的新现象,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新引擎[3]。

专业化众创空间是聚焦细分产业领域,以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宗旨的重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强调服务对象、孵化条件和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是推动企业、高校、创客多方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专业化众创空间是众创空间的纵深发展,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具有新的引擎作用。

1 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截至 2020年中,经科技部备案的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有 73家,其中天津市 6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天津市 6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分别为九安智慧健康众创空间、医脉众创空间、BIOINN生物制造众创空间、光电众创工场、智创谷以及化工新材料众创空间,主要聚焦领域为健康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制造、无线通信、动物保健、化工新材料等。天津市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如表1所示。

表1 6家天津市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Tab.1 List of national professional maker spaces in Tianjin

在天津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天津市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对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医脉众创作为天津市首家生物医药类专业化众创空间,已累计培育孵化生物医药企业50家,创业团队38支,协助入驻企业申请知识产权 140余项,培育出天津市“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人;BIOINN生物制造众创空间已吸引包括生物纺织酶、可降解农用地膜、贝壳粉涂料、高能糖电池等细分领域的 20多家国内外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生物技术创业公司扎根落户,生产总值超过3000万元;光电众创工场常驻 4家创业企业,31个创业团队,162名创客,年销售额过亿元;兽用生物制品众创空间(瑞普生物众创空间)已累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76个,培育优质企业45家。

天津专业化众创空间探索实践出了专业化裂变式创新发展、产业链高端开放创新、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服务等一批成熟的发展模式,共聚集创业团队近1900个、创业企业1400余家,为培育新动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布局对天津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欠缺

专业化众创空间功能定位是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所以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应以服务于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但目前天津市 6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定位分散性太强,对天津市“十四五”期间“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发展目标支撑作用分散、力度较弱。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天津市在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差异性支持、特色化发展,以发挥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

2.2 初创企业获得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专业化众创空间聚焦于产业的细分领域,吸引的初创企业也多聚焦于该细分领域,且多为创意的初始阶段或产品的研发阶段,最需要行业专家对其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行业企业的资金与市场加持。但天津市6家专业化众创空间都是以某一企业为依托主体,使得入驻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聚焦于该依托主体的上下游产业,导致专业化众创空间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而专业化众创空间应以服务于产业的某一细分领域发展为主要使命,所以尚需搭建起初创企业与行业企业稳固、宽阔的沟通桥梁。

2.3 专业化众创空间对创客吸引力不足

专业化众创空间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入驻企业,创客选择众创空间的依据是众创空间的领域定位和服务质量,所以专业化众创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定位准确,基本路径是为创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现在天津市对众创空间的评价考核重点是孵化企业数量、科技成果产量、企业产值等结果性评价,缺少对专业化众创空间运行过程的质量评价,更缺少入驻企业的满意度评价,所以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众创空间全过程评价体系,提升专业化众创空间的运行质量和对创客的吸引力。

3 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借鉴

3.1 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广东省政府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等共同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发展[4]。在政府推动下,广东省各类专业化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东省众创空间数量持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量居全国首位。

3.2 建立大企业与初创企业价值共创的机制

作为全国知名的创客空间,在腾讯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创新活动是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双向流动的开放式创新,企业之间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了整个创新生态体系的发展。大企业通过双向流动开放式创新机制帮扶初创企业创新成长,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开放资源为初创企业提供互补性帮扶,支持初创企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并获得营业收益;同时大企业通过多元少量持股的方式参与到初创企业成长发展中,并且偏向选择同一行业但市场领域不相同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合作,使得大企业也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通过开放协作满足各自价值获取目标和生态系统整体目标,实现价值共创[5]。

3.3 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

河南省2021年出台的《河南省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和完善了河南省孵化载体建设制度体系,评价内容包含服务能力、孵化绩效、可持续发展共计3个一级指标和1个加分项指标,分别围绕众创空间孵化服务能力、众创空间内初创企业发展水平、众创空间的成长性和社会贡献进行设置。采取定性与定量、总量与比值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众创空间的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6]。该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强、系统性强,值得全国众创空间管理者学习借鉴。

4 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系统性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布局体系

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布局体系直接决定了区域众创空间发展方向,并将影响未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天津市应以“一基地三区”的发展需要为导向,重新明确区域内众创空间功能定位。综合类众创空间定位为创新创业初期阶段,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间接支撑;专业化众创空间定位为创新创业成熟阶段,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直接支撑,如围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民航科技专业化众创空间和航运技术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建立起基于产业需求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布局,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众创空间生态体系。天津市众创空间布局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天津市众创空间布局体系Fig.1 Layout system of maker spaces in Tianjin

4.2 建立“大手拉小手”模式的价值共创机制

行业企业是专业化众创空间生存的土壤,所以构建起高效、有效的众创空间与行业企业的融通机制是专业化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专业化众创空间应打破众创空间以服务于初创企业为主营业务的现状,功能定位转变为初创企业与行业企业的桥梁,以众创空间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为平台,吸引大企业到专业化众创空间成立创业指导中心,从项目遴选开始参与到初创企业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并对优质项目通过导师介入、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拓展等方式参与到初创企业运营过程中,为大企业发展寻找业务支撑,实现行业企业大手拉初创企业小手的良性发展局面。众创空间与行业企业的价值共创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众创空间与行业企业的价值共创机制Fig.2 Value co-creation mechanism of maker spaces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

4.3 建立“三者融合”的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评价工作推进好坏的关键,所以需要建立管理者、投资者、创业者达成共识且共同参与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三者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天津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应在充分调研管理者、投资者、创业者三者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定性与定量、总量与比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发展潜力、服务质量、效益评价等内容的双向评价,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综合评价体系,以提升众创空间的运行质量、吸引力和效益产出。

图3 “三者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Fig.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mbination of three”

猜你喜欢
众创初创天津市
“初创”杯喜剧大赛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