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八景”解译与运河联系探究

2022-06-22 03:58李龙一张莎莎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八景古城

李龙一 张莎莎

摘要:“八景”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山水文化景观,也是园林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在历史演进之中,文化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武城“八景”诗、景、画的融合,历代文人墨客为“八景”题咏,反映了武城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运河城镇特色与当地景观一脉相承,解读武城“八景”与古城运河发展对于了解古城演进特点、文化风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演化历史,探究武城“八景”的景观特色、文化内涵、命名特点及内在的关联。

关键词:武城;“八景”;古城;运河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0 引言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把大运河文化遗产同生态环境保护、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是高位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向[1]。运河聚落是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城位于德州市境内,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核心区之一,其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都有重要的意义。武城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风景体系具有独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文明价值。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古城文化景观的特征与内涵,而明确武城“八景”文化与运河历史、文化的伴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 武城景观生成背景

1.1 山水环境

武城县位于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东邻黄河故道,与河北省故城县隔河而依。古代中国倡导儒家思想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理念,先民在规划聚落选址初期就以“山水”为基础理念,武城依水而建,三面临水。天然造势下,境内形成坡洼等地貌,运河繁盛期带动当地政、商、文化发展,丰富的水系勾勒出独特的山水城池空间格局,借以构成城市景观骨架,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城市山水格局[2]。

中国传统居住规划讲求“因时立形”的营建形式,空间格局会随时间变化而有序发展,空间秩序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3]。水的变迁与自然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武城古城的营建格局,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涝而搬迁。以历史为轴,以山水空间构架为基,武城的风景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考虑水、林、田、湖、城等各种因素,“以人为主、因地制宜”营建出“天圆地方”的景观格局。

1.2 城建历史

在不同的时代,历史文化及其内涵和景观风格自然不同。运河流域水环境发生变化,周边城镇相应变化,此有旧章可循。武城古城历史的繁盛、衰败与京杭大运河密切相关,可以以运河发展为脉梳理武城建设史。

1.2.1 沿运初始

武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因地处兵家要地,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建城,并以“武城”命名。战国时期,城邑建设进一步加强,成为地方要县,史称“武备之城”。明代《武城县志》记载:“武城……春秋为晋东鄙地。晋因备齐始城焉。”[4]同时记载了战国时期,“武城为东郡要县,实古赵地,平广旷阔,四无山阜,东毗强齐,岁饰武备,邑之得名,盖本于此”[5]。因受战乱影响,政区与隶属关系变化频繁,至隋初恢复旧址建城。隋炀帝开永济渠用于向辽东输兵,武城作为军事重地,聚落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大运河的开凿造成了武城周边土地盐碱化加剧,影响了城池的发展。

1.2.2 因运而盛

为了改善民生,进一步强化武城对运河漕运的管理,唐代又移城于永济渠西,而后百年,武城土地肥沃、民生富足,又借永济渠航运之利,城市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时,因罕见飓风,城池被毁,当时规划者认为武城毁于天灾不祥,旧址风水被破坏。北宋至和元年又重修新城于今址,自此永济渠北流经今四女寺东。元代运河开凿后,卫河成为鲁运河漕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城扼水运咽喉,成为南粮北运和文化、经济活动的枢纽,客商云集、人文荟萃,新建武城存在近900年,城池营建不断加强,直至1973年运河拓宽,县城迁至现在的武城新县城。

2 武城“八景”解译

武城“八景”自明清时期发展至今,包含了古城自然风貌、空间格局、地域文化、历史事件等景观要素。探究武城“八景”有助于提取古城景观意象,是探索武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步。

2.1 景观名称的韵律形式

了解“八景”的命名有助于掌握武城文化。山水哲学在景观命名上得到了充分显现,同时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尤其是通过诗文要素进行文人化的诗情再造。“八景”题名均为四字,精辟简练,朗朗上口,通过诗文韵律的变换,营造诗意、生动的景观画面。例如,“槐荫清风”(平平仄仄),展现槐树的静谧祥和;而“运河风帆”(仄仄平平)通过古塔、卫运河、船只的交相呼应,营造出运河重镇繁华热闹的景象。

2.2 景觀画面的审美意识

“饶阳古塔”通过远近虚实的手法,以穿越古今的视角描绘出古塔的孤危荒浮之感;“桃园春色”展现满园芳菲,与“柳林初霁”叶疏天远的景意融融相应,春来赏花,秋来赏柳,悠然惬意的画面呈现眼前;“嘉树郁葱葱,轻烟罩白龙”,此为“龙湾烟树”之景,韵律简单易懂,读完仿若有如云似雾的烟纱,雀鸟群栖,碧峰青岸,让人好生向往;“唐槐宋杜”两棵老树仿佛在诉说着武城县久远的历史,从大运河开流,繁荣就与水域一直纠缠不休;“弦歌台榭”为儒雅园地,子游至此,说经讲学;“贝野长堤”让人梦回旧时大运河波澜壮阔、往来驿客不绝的繁荣场景。“八景”是古城特定空间场所内事件经多重历史环境沉淀的结果,是不同时代城市景观意向的再现,而景观类型的选择亦讲求平衡,既有山川又有河湖、既有天象又有地理、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为构造,景观空间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

从“八景”要素(见表1)可以看出,聚落因水而兴又受制于水,因此建造者更着意于水的因势利导,这成就了当地功能与审美有机统一的风景体系,为聚落山水空间增添了诗情画意。

2.3 景致蕴含的运河意向

武城十二处景观中,多处与运河互相关联,分别描绘了运河两岸商业贸易、通航运输、防涝镇守与社会生活等不同城镇营建活动,体现出运河在古城营建过程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如“平沙落雁”,据《恩县志》记载,县西10千米处的东沙河古代被称为屯氏别河,因鸿雁时常聚集于沙滩芦苇间,水旁佳木繁荫,脚下草秀郁葱,仰目望远顿生悦目怡心之感,遂有佳句“落雁随风去,归云绕槛流”。“运河风帆”展示了络绎不绝的粮船官舫往来的盛景,显示出运河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经济与文化虽属不同领域,但运河繁荣无疑影响着未来文化与城建走向。“贝野长堤”原泛指贝州广袤大地上的陈公堤。陈公堤(建于宋朝至金神宗淳祐二十年间)北起山东德州,南至河南滑州,长350千米,春夏之际,长堤上林木茂密、花红草深,互相点缀,着实宜人,且千年以来能有效抵挡洪水,护卫着左右良田,也守护着当地百姓的生活。

“八景”既描绘了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又承载着文人缙绅与普通百姓殊途同归的美好期盼,将运河属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武城“八景”特色景观启示

立足于当地四女寺,减河、卫河、运河在此处相遇,仿若看到曾经渠河水流、漕运古渡之遗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历史景观逐渐消失,景观的变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遗存的历史水域值得被珍视和保护[6]。运河自开凿以来历经沉浮,形成以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的江河历史,并与中原大地紧密关联,衍生出历史、通航、漕运等多重文化。

运河与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相统一,是高位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继承和弘扬运河文化的空间载体。“八景”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庸、美善、意象等,综合美学要素营建城市的“诗意空间”[7]。“八景”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展现,作为古城空间内历史沉淀的景观形态,是文化景观意向的再现。

4 结语

随着城市景观作为历史的一种展现形式,“八景”作为城市历史缩影逐渐被广泛传播和认可,沿着运河故道而行,流了千年的水虽有干枯,但古老的武城大桥依然承载着人们南来北往。武城“八景”的特色景观虽为广博风物中的太仓一粟,却也是武城文明的缩影,体现了武城风景文脉、人居文明的时代性。景观文化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流传深远的“八景”文化为后续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好铺垫,而运河哺育着一方人民,从古至今,从今至未。

参考文献:

[1] 李永樂,孙婷,华桂宏.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规律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21(2):182-193,244.

[2] 宋凤,王琳,陈业东.明代崇祯济南八景的景观特征及文脉传承研究[J].中国名城,2020(8):72-73.

[3] 王树声,李岚,李小龙,等.因时立形:一种动态接续山水格局的规划方式[J].城市规划,2018(9):93-94.

[4] 朱年志.明清德州运河小城镇的历史考察[J].德州学院学报,2020(3):25-27.

[5] [明]嘉靖·武城县志:卷一:建制沿革[M].中华书局,2000:16-18.

[6] 戴秋思,李碧香.地域文化景观视野下的八景演进特点研究:以重庆八景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4):44-46.

[7] 运迎霞,王林申,王艳玲.“八景”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及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J].规划师,2014,30(3):107-111.

作者简介:李龙一(1996—),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景观、乡村景观与生态智慧。

张莎莎(199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猜你喜欢
八景古城
《叠加古城》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书法作品欣赏
影摇江海,思结潇湘——第二届潇湘八景论坛在永州召开
翘街古城
溪南八景图册
安居古城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
春秋古城一日游
典范与传统:惠洪与中日禅林的“潇湘八景”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