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与重建探究

2022-06-22 03:58张紫凌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文化自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精神动力以及价值支撑,也是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现代化转型的当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资源被破坏、民间特色消失以及乡土情感弱化等一系列困境,又进一步形成了乡村文化自信普遍缺失的现状。对此,必须重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目标,结合经济、生态、文化三个方面探索新的实践路径,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文化自信。通过化解乡村文化面临的生存危机,弘扬民间特色文化,维系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情感,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进而以乡村文化自信为根基,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自信;文化资源;民间特色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国家的宏大布局,文化振兴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推动乡村文化建設迫切需要我们重视乡村文化自信的价值,增强广大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信念。这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应当将乡村文化的主体性作为首要前提,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之一[1]。乡村振兴要以乡村文化为内在动力,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从乡村文化自信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把乡村文化自信作为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精神动力以及价值支撑。

1.1 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乡村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乡村文化以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为核心,孕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感。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保护民间特色的基础之上,挖掘乡村文化的精神价值,使之不断丰富和创新,从而激发乡村文化更强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

1.2 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是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承载着乡村居民的情感,也体现着乡村的精神面貌。乡村文化自信与村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缺乏乡村文化的自信,就难以实现乡风文明的美好愿景,也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绊脚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绝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要大力弘扬乡村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以深厚的乡村文化自信给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3 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价值支撑

乡村居民朴实的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民族文化自信是辩证统一的,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只有以深厚的乡村文化价值理念为依托才能得以实现。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不仅要使农村居民摆脱传统落后的观念,而且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困境

2.1 城市化发展与乡村文化危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镇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农村居民也开始向城镇转移。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使乡村文化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城市化发展给乡村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从而化解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困境。

首先,乡村的文化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对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城市化规模的持续扩张,导致乡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和开发,乡村居民丧失了本土文化的根源。村落的缺失加剧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其所承载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逐渐消失。乡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而乡村建设现阶段面临的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其次,乡村文化主体大量流出农村。近些年,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乡村中男耕女织的景象已一去不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定居,村庄出现“人走房空”“村落空巢”等现象。这就使得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既不能满足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也阻碍了乡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这一问题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大挑战。

最后,乡村文化产业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缺乏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隔阂,联通了乡村与城市,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乡村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现代城市相比,农村在人口、财富以及信息资源上都更为稀缺,城市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主流。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使传统的乡村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外来的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本土文化。因此,乡村文化产业需要借助城市化发展平台与资金支持,打造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2 文化多元化与民间特色消失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又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化多元化本质上就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多元化[3]。文化多元化的出现应当成为乡村文化丰富创新的机会,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吸收更多的优秀外来文化,又要保留自身的特色。

一方面,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出现,一些民俗传统逐渐被大众忽视,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蕴含着较高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出地域独有的特色,生动化、具象化地表达了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进入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的武术杂技和曲艺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人才短缺、传播渠道受限以及受众群体减少等困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衰落,继承和传播民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大众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应当成为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推手。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乡村文化要表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迸发活力,在新时代继续繁榮发展。要尊重乡村文化独有的特色,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与利用文化资源,通过现代化的形式吸引民众参与和传播。只有这样,乡村文化的地方特色才能不断强化,才能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2.3 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情感弱化

区别于其他文化,乡村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其主体的特定性,农民参与了乡村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是乡村文化变迁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理解与态度将直接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4]。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乡村文化逐渐在社会中被贴上了“保守”“落后”的标签。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民了解到乡村之外的城市面貌,一些农民逐渐对本土文化和自身产生了自卑感,乡土情感日益弱化。

第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城市文化和新兴事物的影响力也逐渐扩散到了农村,传统乡村与现代城市之间的区别让农民产生了不自信和不安全感。乡村文化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和对新潮文化的盲目追从,这大大削弱了农民对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自卑感的消除需要强化农民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鼓励农民充分发挥乡村特色和自身特长,支持农民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展示自己。

第二,乡土情感是指土地、村落之于中国农民的精神价值,承载着整个家族世代的历史记忆,成为子孙后代之间除了血缘关系之外的情感纽带。乡土情感是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对故乡的热爱,是建设家乡和服务家乡的内在动力,也是培养乡村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乡村社会结构的松散极大地减弱了农民的乡土情感。对此,必须对乡村居民进行关怀,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要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才能使更多的人才自愿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

第三,在新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受到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与传统乡村文化中的勤劳质朴、生活节俭和尊老爱幼等观念背道而驰,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之下,农民对价值观念的认知和选择也陷入困境。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注重对农民价值观的引导,深入分析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心理状态的变化,使农民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重建的实践路径

3.1 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经济建设

在乡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以产业兴旺作为重要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使得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农村在地域和财富积累上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所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要从政策、人员以及技术等方面给予乡村建设大力支持。

首先,要在资金配置、公共设施、人员安置等方面采取倾斜性的政策,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一旦失去农业这一重要基石,就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必然是相互影响的,要构建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其次,要大力支持农民的创业计划,为其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和便利的金融服务,降低农民的创业风险,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分调动广大乡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创新精神。最后,乡村振兴要推动网络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把乡村经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的物质保障,同样也是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

3.2 打造生态宜居,促进乡村生态建设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也关系到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乡村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美好的乡村环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意味着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逐渐消失。乡村振兴在推动产业兴旺的同时,绝不能遗弃自然景观、人文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社会,需要政府和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首先,要在农民群体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使农民主动承担乡村环保责任,从源头上改善农业污染、生活垃圾等问题。其次,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优势进行规划,打造生态环保特色产业,以绿色农林、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最后,要把乡土文化和乡村风貌融合起来,自然风景和人格品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山水文化的内涵,令每一个置身于此的乡村居民或者是外来游客都能够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启发。唯有有底蕴、有内涵的乡村环境才能培育出深厚的乡村文化自信,成为中华田园最靓丽的名片。

3.3 培育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风文明的培育应当以文化为核心,乡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的培育具有共通性[5]。乡风文明主要是指乡村的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健康,涉及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文化内涵。进入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大众对农村、农民的印象还停留在思想落后、精神散漫等方面。建设乡风文明就是要突破传统的看法,营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新农村的美好风貌。乡风文明的建设要从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方面着手。

首先,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上加大力度,还要加强乡村的社会教育。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续把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中传承下去。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和培养更多的乡村建设人才,使之成为乡风文明的引领者。其次,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必须具备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让农民们充分参与家乡的建设,反映他们的切实需求,才能培养广大农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最后,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不仅需要政府的管理,还需要广大农民的配合。政府在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用优秀的新知识、新观念去改造农民的不良思想和习惯。加强党员干部在农民群体中的思想教育以及舆论宣传等工作,帮助农民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树立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面对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困境,亟须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引导乡村居民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根据各地需求探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乡村产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必备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强国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在中华文明与全球化双重视域中领悟乡村文化复兴的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2-133.

[2] 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66.

[3] 张红霞.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实质和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0(4):83-87.

[4] 吕宾.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J].湖湘论坛,2021,34(04):71-84.

[5] 唐兴军,李定国.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求实,2019(2):86-96,112.

作者简介:张紫凌(1997—),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