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鼻泪管囊肿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2022-06-23 08:38黄殿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侧眼眶囊肿

黄殿凤,王 淳,李 岩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功能检查科 北京 102200)

胎儿鼻泪管囊肿(nasolacrimal duct cyst)也被称为先天性鼻泪管堵塞、泪囊囊肿或者是泪囊突出,是由于泪道上、下两端发育障碍所引发的阻塞,也就是泪总管和鼻泪管同时阻塞。该疾病临床症状大多体现为不同程度的溢泪、鼻塞,也有可能会体现为面部蜂窝组织炎、结膜炎、泪囊炎等一系列并发症[1]。胎儿鼻泪管囊肿属于鼻泪管远端堵塞而引发的囊肿,是一种胎儿面部畸形问题,产前超声检查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和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超声检查技术也同样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产前超声的检查中对于胎儿的观察也更为细致和高效,在传统的超声检查中容易被忽视的位置,在现阶段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观察[2]。本次研究病例为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鼻泪管囊肿胎儿,共计11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为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鼻泪管囊肿胎儿,共计11例,在检查中重点对胎儿的双侧眼眶横切面图像特征予以观察,并将检查结果与产后临床随访结果对比。孕妇的年龄为26~38岁,平均年龄(30.90±3.82)岁,孕周26~34周,平均孕周(29.72±1.76)周。

1.2 方法

仪器应用飞利浦affiniti 70、飞利浦iE33以及飞利浦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二维凸阵经腹部探头,频率设置为(2~5)MHz,容积探头频率设置为(4~8)MHz。具体检查方法为:①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胎儿均实施连续顺序超声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为胎儿的颜面部、神经、循环、泌尿、消化、骨骼等系统,在检查过程中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还有腹围和股骨径线,以此明确胎儿的孕周。②对胎儿的胎方位情况还有面部前方羊水情况进行了解,并详细记录胎盘、脐带附属物的异常问题。③对胎儿的眼部情况予以详细观察,主要观察胎儿的双眼眶横切面,着重关注胎儿的双侧眼眶和眼球的位置、眼距、大小、两侧对称情况等,观察胎儿的眼眶鼻侧有没有出现包块,如果发生包块则记录其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血流情况,还要详细观察包块和周边器官的毗邻关系。本次研究将11例鼻泪管囊肿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检查情况开展对比,分析在胎儿鼻泪管囊肿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二维、三维超声图像特征。

1.3 观察指标

分析11例胎儿产前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的表现,并与胎儿产后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鼻泪管囊肿疾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

产前二维超声表现:11例鼻泪管囊肿胎儿中有8例胎儿的囊肿出现在单侧,包括左侧囊肿胎儿5例,右侧囊肿胎儿3例(见图1);有3例胎儿囊肿出现在双侧(见图2),全部发生在胎儿眼眶鼻侧下方。囊肿直径为5~10 mm,平均(6.92±1.82)mm。超声表现胎儿囊肿边界清晰,而且囊壁相对光滑,内透声良好。本次研究中,10例胎儿的眼眶鼻侧下方表现为类圆形无回声区,1例胎儿分泌物沉积囊内形成稍高回声团(见图3)。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表现11例胎儿囊肿之中均没有发现显著的彩色血流信号,详情见表1。在三维超声检查之中,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到胎儿鼻泪管囊肿,呈现出眼眶鼻侧囊性无回声区还有眼眶鼻侧皮肤局部隆起。

图1 双侧鼻泪管囊肿

图2 左侧鼻泪管囊肿

图3 右侧鼻泪管囊肿

2.2 随访结果及胎儿预后

产后临床随访结果:11例胎儿中6例在出生以后根据新生儿眼科检查和超声检查确诊为鼻泪管囊肿,且胎儿的囊肿发生位置和侧别都和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无差异(6/11),生后预后良好,1例胎儿失访。11例胎儿中有3例胎儿根据产前超声检查检出鼻泪管囊肿,行超声复查发现胎儿鼻泪管囊肿消失,其中1例34周时复查鼻泪管囊肿消失,1例36周复查时鼻泪管囊肿消失,1例39周复查时鼻泪管囊肿消失。11例胎儿中有1例胎儿在39周复查时左侧鼻泪管囊肿消失,右侧鼻泪管囊肿出生后确诊。见表1。

表1 11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对比

3 讨论

鼻泪管囊肿也被称为泪囊突出(dacryocystocele)、泪囊囊肿(lacrimalsac cyst)和先天性鼻泪管堵塞(congenital nasolacrimal obstruction),是一种胎儿泪道先天性发育障碍疾病[3]。该疾病是由于胎儿先天性鼻泪管远端堵塞,近Hasner瓣区域的一层黏膜出现了阻断导管的情况,进而引发了泪囊和鼻泪管扩张积液出现囊肿[4]。在孕妇产前实施超声检查对胎儿鼻泪管囊肿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发现一个和胎儿眼球有着紧密关联性的单纯性囊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诊断。根据相关报道指出[5],鼻泪管下口径会随着胎儿的年龄增大而增大,因此大部分的鼻泪管囊肿疾病都可以随着患儿的年龄提高而痊愈,但是只有男性的鼻泪管中段会随着其年龄而增大,因此相对而言男性的骨鼻泪管较女性更为粗短,女性的呈现为细长状,这一情况极有可能是女性鼻泪管阻塞高于男性的解剖因素;报道中还指出,男女发病比例为1:3,鼻泪管囊肿可以发生于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双侧,而双侧同时出现鼻泪管囊肿的概率为13%左右。本文11例胎儿中单侧囊肿8例,双侧囊肿3例,囊肿的大小小于玻璃体,大部分囊肿在孕周30周以前直径会<15 mm,且边界清晰,内部有良好透声性。在无回声区有时可以发现高回声团,考虑是分泌物沉积,本次研究中出现1例。11例胎儿经CDFI均没有发现显著的彩色血流信号。泪囊处于胎儿的眼眶内下方的泪囊窝之中,其位置浅表,解剖位置固定,而且因为当前阶段胎儿的鼻泪管骨化并不完全,透声相对良好,因此针对胎儿的鼻泪管囊肿问题诊断难度并不高,如果在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囊肿消失,更加有助于对鼻泪管囊肿的诊断[6]。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胎儿的鼻泪管囊肿情况,呈现出眼眶鼻侧囊性无回声区还有眼眶鼻侧皮肤局部隆起。没有合并发生其他畸形问题的单纯性鼻泪管囊肿胎儿预后相对较好,胎儿在出生之前可能会出现囊肿自动消失或者在出生以后自愈。有报道指出[7],有78%的鼻泪管囊肿胎儿会在出生3个月以后发生阻塞薄膜自行破裂情况,91%的鼻泪管囊肿新生儿会在出生6个月以后出现阻塞薄膜自行破裂的情况。11例胎儿中3例胎儿出生前囊肿消失,分别为1例34周复查时消失,1例36周复查时消失,1例39周复查时消失;1例胎儿在39周复查时左侧鼻泪管囊肿消失,右侧鼻泪管囊肿出生后确诊。在胎儿出生以后针对鼻泪管囊肿的治疗方法相对简单,而且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当胎儿并非单纯性鼻泪管囊肿情况时,合并有其他结构畸形问题,则提示胎儿的预后相对较差。根据相关研究指出[8],在每6例鼻泪管囊肿胎儿之中,就有1例胎儿会合并出现肾多囊性发育不良以及1例合并肾盂分离,考虑胎儿鼻泪管囊肿极有可能是某些综合征的征象之一,但是由于研究案例较少,该情况尚不明确。胎儿鼻泪管囊肿问题在临床之中并不多见,我院2017年1月—2021年7月共计检出11例,鼻泪管囊肿疾病检出率的提升,考虑是超声仪器分辨率提升和检查医师对当前胎儿的眼部异常情况更加重视有关。在针对孕妇的产前检查时,应当要使用高质量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着重关注胎儿双侧眼眶横切面的情况,胎儿鼻泪管囊肿具备了相对良好的超声声像图诊断特征,但是如果观察不仔细也可能发生漏诊误诊,在进行超声诊断的过程之中应当着重与额鼻部脑膜膨出、血管瘤、皮样囊肿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9]。在胎儿眼眶内侧出现额鼻部脑膜膨出情况相对少见,一般发生在眼球下方或者是外侧,而且一般伴有下方颅骨缺损、脑积水还有相对严重的颜面部畸形,而血管瘤以及皮样囊肿疾病一般不会表现为单纯性囊肿,其中眼窝的皮样囊肿大多都发生在胎儿的眼球外上侧,而鼻泪管囊肿则大多发生在胎儿的眼球内侧。在以往研究之中出现过眼眶皮样囊肿被误诊为鼻泪管囊肿,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鼻泪管囊肿内部沉积物出现了高回声团,因此和皮样囊肿进行鉴别诊断的难度较高,进而导致误诊。在进行胎儿鼻泪管囊肿的鉴别诊断之中,应当要结合囊肿的发生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囊肿发生的孕周还有彩色血流特征进行有效鉴别。

综上所述,单纯性胎儿鼻泪管囊肿疾病的预后相对良好,一般不需要特意治疗,能够自行痊愈。因此,在发现胎儿出现了单纯性鼻泪管囊肿时,首先要做好随访工作,密切注意疾病发作情况。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对胎儿鼻泪管囊肿进行鉴别诊断,还可以动态地监测疾病的转归情况,是现阶段临床之中针对胎儿鼻泪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侧眼眶囊肿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临床180例自然分娩的疗效作用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肝囊肿会癌变吗?
腰椎TLIF单边固定与双侧固定对比研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