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及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2022-06-23 08:53沈云芬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沈云芬

(昆明市铁路局集团党校 基础管理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111)

自从2000年初江西省率先在全国提出“红色旅游”概念以来,经过20多年如火如荼地发展,目前中国的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借着2005年云南省通过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这一契机,滇越铁路以其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到重视,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也提上议程。而红色旅游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必然要重视对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目前学者们关注点多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价值①孙灿.泛亚铁路建设与滇越铁路历史文化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②吴兴帜,洪树兰.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表征的载体与符号——以滇越铁路遗产物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③陈海玉.试论滇越铁路遗产的建档保护[J].兰台世界,2017(15).④李飞,马继刚,刘祥辉.线性文化遗产居民的感知价值与期望价值——以滇越铁路为例[J].热带地理,2021(01)及旅游开发⑤赵书虹.滇越铁路文化旅游开发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9(18).⑥敖芬.百年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遗产——对滇印合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⑦牛韶斐.铁路遗产再生——滇越铁路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14(02).⑧刘庆,刘强.滇越铁路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01).,少有注意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⑨范玉洁.滇越铁路滇段旅游资源开发概论[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05).蕴含的重要意义,自然也难以从中挖掘出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多方面价值。因此,本文围绕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进程,并结合《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试图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范畴。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分析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探析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可行性建议。

一、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内涵

从字面意思来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存在。因此,要先理清什么是文化资源。《辞海》把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从本质上来说,文化资源其实属于资源分类的社会资源。而红色文化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围绕革命文化而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狭义的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自新民主主义时期至今,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为内核,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继续衍生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陈建平①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渠长根②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93-94.、胡继冬③胡继冬.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百年历程、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J].理论月刊,2021(07).等学者就认同此观点。认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主体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之分。

因此,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并以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照此看,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另一部分是非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占大部分,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均分布在滇越铁路沿线,革命遗物和革命文献资料等。现在大部分收藏在云南铁路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物、文献有一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118件)、云南铁路党史馆等。非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口述历史、红色故事、文艺作品等。两者共同构成了滇越铁路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笔者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四个历史阶段来解读,具体表现为“人、事、物”的不同交叉叙述。

(二)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演变进程

《泰晤士报》曾言滇越铁路是“除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外,世界上的第三大工程”④段锡著.1910年的列车 滇越铁路百年纪事[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8:20.。结合前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界定,笔者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滇越铁路开展革命活动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来分析挖掘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193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滇越铁路建立,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党在滇越铁路的思想基础。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这一时期滇越铁路红色资源挖掘统计见表1。

表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统计

2.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整条滇越铁路及其线上的各车站及附近相关旧址、遗址均为红色文化资源。这一时期,滇越铁路是“运输大动脉”,它既是抗战物质运输线,也是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运输线”。滇越铁路所运输的物资远远比总运输量只有50万吨的滇缅公路①谢本书.“以一隅而荷全国之重任”——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战场”[C]//.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5:201-209.多,成为抗日战争前期反法西斯战争的交通要道,外援的抗战物资、南迁的工厂设备、技术人员、知识精英等由滇越铁路转运到云南,这些是抗战的宝贵资源和战后重建的财富。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抗战物质运输线遗址、中华主流文化运输线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等。

抗战物质运输线遗址:在抗日战争时期,滇越铁路是四大通道中抢运人员、物资最多的。据学者研究,自1937年至1940年6月,经滇越铁路转移的人员约有300万,运输的物资在150万吨以上。另据龚学遂《中国战时交通史》所载各时期滇越铁路的月运量大致推算,自抗战爆发至1940年6月,滇越铁路运进的物资超过34.6万吨。因此,日军对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滇越铁路的修筑是“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修筑而成的滇越铁路的重点桥隧、车站疯狂轰炸,包括堪称路桥建筑史上奇迹的“人字桥”也遭到轰炸。铁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修运输线路,保障抗日物资的运输。这是一条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物质运输线。

中华主流文化运输线旧址:这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生众多精英乘坐滇越铁路火车入滇。此外,还有很多仁人志士如创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共和国元帅朱德等等,许多爱国志士都在这条铁路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西南联大因滇越铁路而迁,迁滇后仍然与滇越铁路息息相关。十多所全国大专院校搬到昆明,许多老师均住在昆明郊外——呈贡,许多名人都以滇越铁路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在呈贡火车站附近有如冰心先生的居住地“冰心默庐”,在这里,留下了西南联大梅贻琦、罗常培、郑天翔、杨振声、汪曾祺、费孝通、陈达、戴世光、沈从文、孙福熙等文化名人的足迹。还有冰心义务执教的呈贡县立中学及其创作的《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冰心所题校训“任重道远”观赏石刻等。此外,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从南京迁出,从海防港顺滇越铁路来到了呈贡。为了保存殷墟发掘和他们搜集到的明代和清代的大量宫廷档案,一千多箱近一百多吨的文物及珍贵资料存放地:呈贡滇越铁路附近的四个寺庙,其中魁阁是当时费孝通先生教学研究的地方,时年他在这里写出了有名的《三村调查》等论著。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立西南联大旧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仁人志士秉承“刚毅坚卓、思想自由、社会责任和爱国主义”精神,回报给时代和国家丰硕的成果,他们也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真理撒向滇越铁路沿线乃至全国。

3.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至1950年2月24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铁路党组织迅速发展,革命斗争出现新局面。滇越铁路地下党按照云南省委指示,在川滇、滇越沿线建立了三条通往游击区的地下交通线,为牵制敌军、阻断增援,滇越铁路工人主动拆掉钢轨,配合边纵反“围剿”部队顺利通过。铁路党组织在铁路沿线的铁路南站、北站、小石坝、蒙自、建水、开远、宜良等火车站建立了地下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云南民族工人同盟会”“云南工人新民主主义同盟”“民主青年同盟”“新民主主义联盟”。滇越铁路地下党组织为迎接解放、配合云南起义,保护好铁路财产,转运物质和人员,将红色传单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布告”以及四野刘、邓两将军关于解放西南的“四项号召”数百份,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国民党在铁路系统的中上层人员。这为争取铁路中上层人员与铁路职工一起保护铁路财产,解放后顺利接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滇越铁路河口站、河口大桥也成为云南解放战争的革命遗址。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0年3月至今。(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时期滇越铁路发挥着重要的国家政治外交作用。在援越抗法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中,滇越铁路也发挥着特有的历史作用。1964-1973年中国通过滇越铁路运输大量物资、装备和部队进行“抗美援越”战争。在这条滇越铁路运输线上,运送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5烈士”“5功臣”等英模人物,他们为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今。这时期最早发挥着大动脉的作用。滇越铁路作为地方经济的大动脉,客运、货运、国际联运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哈尼、彝、傣、壮、苗、瑶等12个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进入新时代,滇越铁路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和乡村振兴方面继续发挥着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记得住乡愁”要求,建水打造米轨主题公园1915艺术区,开行建水——石屏米轨铁路小火车,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助力乡村振兴。蒙自市以‘百年滇越 碧色记忆’品牌,以滇越铁路百年历史遗存、西式建筑风情、民族地方文化与围绕滇越铁路发生的系列爱国运动为主题,把碧色寨滇越铁路小镇创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历史文化保护类城市,聚焦“国际知名滇越铁路历史文化产业基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世界名片,滇越铁路活态博物馆”特色小镇。2017年至2021年1月,碧色寨景区共接待游客221.1万人次,直接拉动蒙自旅游收入11.63亿元,同时有效带动了本地就业创业,2021年实现本地就业近400人。①百年碧色寨的红色记忆.云南网[EB/OL].(2021-03-21)[2022-0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767322532522262&wfr=spider&for=pc.

二、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与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的互动关系

何为红色旅游?《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已经明确指出:“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至今各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认为红色旅游带有休闲娱乐和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盖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基本内容。因此滇越铁路红色旅游若想发挥出此类功能,就离不开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这一核心要素。作为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挖掘其红色文化资源,是延长其红色旅游生命周期的关键所在。而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也要发挥自身的载体作用,传承丰富其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体现自身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前提和目的

滇越铁路拥有许多车站、巧夺天工的“人字桥”工程技术、云南省中共一大会址查尼皮村、碧色寨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这是滇越铁路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而开展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离不开对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是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前提和目的。

具体来说,何谓前提?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是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前提。由于红色旅游具有主题性和时效性,如果没有特有的文化内涵加持,红色旅游就无法产生主题教育精神,人们的红色旅游动机也无从谈起。因此有了传承和保护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需求,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才有开展的必要。但是有一点要明确的是,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绝对不是唯一的传承手段,只能说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以旅游产业的形式可以得到更有效传承和保护。这是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得以合理开发的结果。何谓目的?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是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发展目的。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带有非常明显的价值导向。红色旅游的价值体现为实现以下三点:一是政治价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教育价值,红色旅游要起到思想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教育等重要价值;三是经济价值,红色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振兴乡村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三点中教育价值是根本,《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中就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

因此只有明白了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前提和发展目的的重要性,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才能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弘扬好,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宣传好。

(二)滇越铁路红色旅游:载体和途径

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是指在滇越铁路的百余年历史基础上,围绕其革命性历史文化内涵而开展的主体性旅游活动。自滇越铁路1910年3月31日通车以来,其红色文化资源历经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并仍旧在变化发展着。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随着《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的出台,云南省为了对滇越铁路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持续推动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发展。由此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成为了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发展途径。

具体来说,何谓载体?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是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在红色旅游载体的物质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纪念地、旧址、遗址、纪念碑、陵园、故居、纪念馆、惨案遗址、历史遗产等。滇越铁路是一条厚植了革命情怀、富含红色文化资源的交通运输线,在这期间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现阶段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物质要素为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创造了重要条件,成为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何谓有效途径?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是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发展途径。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有人字桥、云南铁路博物馆、特级站碧色寨等物化形态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召开等精神形态内容。国内外游客可以通过红色旅游参观这些红色景点,感受滇越铁路人奉献边疆,保家卫国的担当精神,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红色教育。从此角度看,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便是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有效途径。

总之,一方面,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是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存在前提和发展目的,通过对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赋予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的持续开展。而另一方面,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是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通过对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达到保护和传承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最终目的。因此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要深入挖掘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才是有效应对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问题的可行之策,才能以此最终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

三、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几点问题

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过分布极为不均衡。虽然都分布在滇越铁路沿线,但随着滇越铁路2003年6月起停止客运以来,沿线交通不便。且革命遗址、旧址均分布在各个站点,这无疑对于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构成了挑战。笔者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存在同质化现象;红色文化产业链延伸不足,可持续发展受影响;红色旅游缺少精品线路开发,造成资源浪费。

(一)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存在同质化现象

从2012年以来,云南省以及滇越铁路沿线各地州县市都对开发滇越铁路有很高的积极性。昆明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为理念,对滇越铁路闲置的资源进行开发,从项目规划研究、规范管理、项目实施、文物保护、文化开发等多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然而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依旧存在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形式上,滇越铁路沿线各地州县市均以开行米轨小火车为基本形式,产品开发载体较为单一;内容上,还没有形成本地区红色文化发展特色,展示内容雷同。没有深挖本地区发生在这条线上的红色文化故事,也没有很好地与本地民族文化相结合,更没有讲解、展示,缺乏新意。大多数游客只知道这是法国人修的铁路,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过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很少,知道在这条路上牺牲的英烈以及故事的更少。

(二)红色文化产业链延伸不足,可持续发展受影响

红色文化形成产业化,需经过保护、开发、利用三个阶段,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而开发利用是资源保护的最终目的。①肖全良.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产业链是带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它能助推地方经济飞跃,实现乡村振兴。当前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缺乏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创作人才、表演人才、讲解人才,有的产品开发出现重经济效益,轻教育价值的情况;此外缺乏开发利用资金,是制约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瓶颈。还有就是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力度小。造成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各地州县市割裂、分散发展的现象。

(三)红色旅游缺少精品线路开发,造成资源浪费

精品线路开发是红色旅游资源配置和规划的重要内容,而交通是影响红色旅游的重要因素。由于滇越铁路站点多、线长,沿线交通不便,使得目前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的遗址有些分散,这些遗址有的只是以孤独的点或单一的县域小段线路断裂分布。例如,从碧色寨沿铁路徒步到芷村有24公里,从蒙自市到云南省中共一大会址查尼皮村有27公里,而以上景点均是游客量比较大的景点。由于没有把它们开发成一条旅游线,交通不便,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运行网络。游客不可能一天游完,也不可能从中领悟到他们之间的红色故事以及联系。再比如西南联大与滇越铁路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在开发利用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痛点。

四、关于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对应思路

开发滇越铁路红色旅游,要突出“从历史深处驶来、向时代远方奔去”。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红色文化理念、创新发展理念、文旅融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上文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的成果以及铁路沿线的特点,本文将从整合开发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完善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产业链和开发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等方面来探讨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路。

(一)整合开发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红色旅游的发展相得益彰,内涵挖掘得越深入,红色旅游越有吸引力。从上文已挖掘的红色资源可以看出,滇越铁路红色资源丰富,但目前普遍存在内涵挖掘深度不深的问题,所以,必须对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进行深挖。因此,从整合开发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一是成立专业的研究机构,负责整合云南省乃至全国社科研究力量、社会研究力量,推出红色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二是突出“红色滇越”,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滇越铁路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历史,从事件背景、事件、时间、人物、地址、现状等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并形成相应的数据库,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大数据支持;三是设计红色旅游产品时须与红色文化的内涵密切结合,产品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时尚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要把“红色”作为串联起滇越铁路故事的主色调,重点突出爱国主义价值。让旅游者的身、心和灵魂从中找到信仰,找到安放心灵的地方,探寻到人类解放的真理。

另外,整合开发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要培育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是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①“十四五”规划纲要[EB/OL].(2020-03-24)[2022-01-15].www.wzktys.com/fanwen/140963/.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产业集聚、产业融合,深化产业开发,培育滇越铁路红色旅游核心产业体系。核心产业主要包括红色旅游景区(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公园)、市场和营销、红色文化产业三个大方面。一是红色旅游景区方面要突出集和聚。重点突出重点景区,通过以点带面,以重点景区的精品化打造,从而影响带动沿线及周边红色旅游景点的文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全域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二是红色文化产业方面要突出“铁”和“红”。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领导滇越铁路工人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这一特点,将滇越铁路与中华民族、滇越铁路与名人烈士等作为滇越铁路开发红色产业的主旋律。此外,开发与“铁”和“民俗”相关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如“人字桥”模型并刻上中国劳工的艰辛史、米其林机车模型玩具或糕点,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到复兴号系列车模、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军旅风格的户外用品、穿戴产品等,提高文旅产品的红色文化附加值。三是市场营销方面突出“路与网”。充分利用铁路自身路网优势和现代网络做好宣传和旅游“伴手礼”的开发。目标市场中以国内市场为主,例如,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 22.03亿人,②数据来源:《2020年铁道统计公报》国家铁路局于2021年4月发布。这么高的旅客发送量受众是比较广的。同时重视国外市场,这个市场可以运用互联网营销传播。

(二)完善滇越铁路红色旅游产业链

1.培养专业人才。红色旅游是文化性和历史性比较强的旅游行业,离不开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包括文化的传承者队伍和管理者队伍。就传承者队伍而言,滇越红色文化资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现“继承人”的代际文化传递,通过亲历者的后代进行故事讲述,增强红色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还原真实性。就管理者队伍而言,要提高从业者专业素养。一是要做好红色旅游讲解员的培养。充分发挥云南铁路博物馆领头羊的作用,把滇越铁路沿线各红色旅游区域的讲解员,通过集中进培训班的方式进行专业培训;二是要遵照深挖的滇越铁路红色资源,一定要把滇越铁路的红色文化史讲好。

2.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政府层面的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层面(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的支持,落实好国家边疆政策、边境政策、边民政策①方盛举,朱海威.边民帮扶政策与边境治理现代化——以云南省X县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06).。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滇越铁路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公众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二是大力引进社会资本。铁路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实施,要大力引进各种资本进行合作、投资、开发。除了利用3P模式外,还可以引进外资、发动社会集资、探索让沿线各发展区域的农村居民以土地和资本入股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3.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就是地区间的合作。党的“十四五”规划做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这是进行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最好的政策红利,一定要贯彻好。建议有关部门在现有的云南铁路博物馆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红色文化展区。以这个点为中心,带动云南铁路党史馆、滇越铁路沿线各主要车站景区的体验式旅游。通过项目带动,将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纳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终实现助力红色文化特色村落建设,实现全域旅游。

(三)开发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滇南的反帝反封建反压迫运动,是先借助滇越铁路便利的交通,在滇越铁路设立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铁路及沿线工矿工人开展运动。无数革命烈士,仁人志士,将理想信念之火在滇越铁路点燃,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浴血铿锵,用殷红的鲜血,汇聚成滇越铁路的红色血脉,成为中国永恒的红色记忆。为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对滇越铁路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整合,强化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打造以下两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1.打造西山聂耳墓及聂耳陈列室——陆军讲武堂旧址——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昆明北——呈贡的中华主流文化红色旅游精品线。可开发利用的红色旅游景点:陆军讲武堂旧址、西山聂耳墓及聂耳陈列室、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铁路博物馆、呈贡文庙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旧址纪念馆、“冰心默庐”、呈贡一中(原呈贡县立中学)。

这条线为中华主流文化传播线,见证了西南联大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滇越铁路的永远赓续。因此线路在昆明市内,交通方便,方便游客旅行,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均值得深度开发。

2.打造“滇越铁路民族团结红色旅游线”精品线。滇越铁路是中国共产党点燃革命火种的滇南重点路线之一,可结合上述滇越铁路红色印记和红色文化遗址,以宜良-石林-开远-碧色寨-蒙自(包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芷村-河口进行开发。

可开发利用的红色旅游景点:云南铁路博物馆、云南可保村革命遗址(滇越铁路可保村站)、宜良火车站旧址、石林县双龙广场党史长廊、开远火车站革命旧址、碧色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个碧石铁路蒙自车站机修厂、滇越铁路迷拉地车站(芷村火车站旧址)、河口起义纪念馆。这是一条穿越时空隧道的烽火线,这里有无数名人烈士、仁人志士的革命故事;有100多年的铁路发展史;有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有丰富厚重的民俗文化,整条滇越铁路带动了沿线12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两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可针对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和活动方式。突出滇越铁路红色旅游的优势和特色,让滇越铁路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最大化开发共享,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吸引力。最终实现红色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达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陶冶情操的作用。

结论和展望

百年滇越铁路承载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屈辱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进行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要突出政治价值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滇越铁路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这是滇越铁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要肩负使命、振兴铁路,写好中国梦铁路的奋斗篇章;突出教育价值作用,警示后人,谨记落后就要被欺凌,激发爱国情怀。在滇越铁路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革命遗址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利用,使滇越铁路逐步走出“锈带”困境,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经济价值作用,要开发好滇越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双丰收。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