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A、NT-proBNP与25-(OH)D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2022-06-24 01:14阙学俊吕少剑卢业佳李华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冠脉血清预测

阙学俊,吕少剑,卢业佳,李华贵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1.儿内科;2.B超室,广西 玉林 5370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关[1]。该病最显著的特征为免疫系统高度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侵犯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极易引起动脉狭窄、动脉瘤,危及小儿生命安全。因此,合理选择一项科学、简便的筛查指标,及时预测并防范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至关重要[2]。有学者[3]认为,KD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紊乱有关,而维生素D除了能够调节骨代谢、钙成分外,对免疫系统也有多种调节作用,参与了多种免疫系统紊乱病变[4];已有多项报道[5]证实,前白蛋白(prealbumin,PA)与脑梗死等血管类病变有关,但国内外探讨与KD关系的研究较少;N端脑肽前体(NT-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评估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有研究证实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相关[6],但较少学者探索其与KD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A、NT-proBNP与25-(OH)D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民医院收治的98例KD患儿为观察组,96名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66例,女性32例;年龄(1.11±0.05)岁;体重(10.39±2.24)kg;身高(76.18±3.11)cm。对照组中,男性67例,女性29例;年龄(1.22±0.09)岁;体重(10.41±2.33)kg;身高(76.26±3.38)cm。两组对象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根据超声心电图检查情况分为无扩张组(无冠状动脉病变,n=57)和扩张组(有冠状动脉病变,n=41)。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年龄≤2岁;(2)观察组为初诊病例,且进行了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静脉注射1 000 mg·kg-1·d-1,连续治疗7 d;(3)所有小儿临床资料齐全;(4)尚未接受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口服维生素D制剂等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无法配合完成超声心电图检查者;(2)合并眼底病变、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3)既往存在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者;(4)存在猩红热、伤寒、白血病等疾病。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符合下列两项及两项以上即刻诊断为KD:(1)皮肤出现多形性红斑、皮疹等症状;(2)双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3)发热时间超过5 d;(4)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1.5 cm;(5)急性期在足底、足趾、手掌出现潮红及硬肿;指趾末端在恢复期出现膜状脱皮。小儿CAL判断标准[8]:经IE-33型号超声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扩张直径:冠脉内径≥2.5 mm(≤3岁);冠脉内径>3 mm(4~9岁);冠脉内径>3.5 mm(≥10岁)。

1.2.2 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 抽取治疗前空腹5 mL肘静脉血,EDTA抗凝后,3 000 rpm离心15 min 分离血清,置冰-80 °C箱待检。采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Synchron CX4PRO型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25(OH)D3]、PA水平;法国Biomerieux Sa公司提供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选择分析五份NT-proBNP高浓度样本,要求外观澄清、无脂血、无黄疸、无溶血,用专用稀释液分别对每份样本进行2倍、5倍、10倍稀释,在质控条件下,将配置好系列浓度实验样本进行上机检测,每个浓度测量两次)检测NT-proBNP;试剂盒由同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组与对照组、扩张组与无扩张组小儿血清学指标:NT-proBNP、25(OH)D3及PA水平;(2)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3)NT-proBNP、25-(OH)D3及P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效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NT-proBNP、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学指标比较

2.2 无扩张组及扩张组患儿血清指标比较

扩张组患儿NT-proBNP、25-(OH)D3水平高于无扩张组;PA低于无扩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无扩张组及扩张组患儿血清指标比较

2.3 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PA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保护因子(P<0.05),25-(OH)D3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子(P<0.05)。见表3。

表3 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

2.4 NT-proBNP、25-(OH)D3及P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效能

ROC曲线分析,NT-proBNP、25-(OH)D3、PA预测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AUC分别为0.871、0.890、0.919。将三项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中的回归系数值拟合三项联合诊断的数值计算公式:三项联合=NT-proBNP+0.085 /(-0.669)×25-(OH)D3+(-0.090)/(-0.669)×PA;三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77。三项联合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效能高于NT-proBNP及25-(OH)D3单独诊断(Z=2.161、2.008,P=0.030、0.044);三项联合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效能与PA单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2,P=0.078)。见表4、图1及图2。

表4 NT-proBNP、25-(OH)D3及P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效能

3 讨论

KD是一种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炎症性疾病,也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具有症状体征不典型、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目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常存在免疫系统高度活化,尤其是炎症细胞因子和T细胞异常活化在该病发病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9]。若救治不及时,可使冠状动脉受损,引起管腔扩张、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因此,早期预测CAL,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成为医生关注的重点[10]。早期常选用超声检查,虽有操作简便、无创性、可重复等优点,但超声仅可检测到CAL出现后两周的冠状动脉形态,对早期判定特异性较低,故不可作为首推[11]。近年来,关于KD合并CAL与免疫活化细胞、炎症因子相关性得到多项学者认可,因此有学者提议通过检测血清指标预测CAL风险[12]。

NT-proBNP属于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是由心室肌内膜下区域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目前常用于预测血管损伤和心室功能。多项研究[13]证实,冠状动脉损伤越严重,NT-proBNP水平含量越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扩张组NT-proBNP水平高于无扩张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NT-proBNP水平不仅在KD患儿中有异常表现,还可因冠状动脉扩张而升高,原因是NT-proBNP能够诱导心肌纤维细胞收缩障碍,增加心血管事件率,加剧心肌功能障碍,增加CAL发生风险。江雅静等[14]也表明NT-proBNP水平在预测CAL时具有较高效能。维生素D是T/B细胞增殖的抑制剂,除了具有调节磷代谢、钙代谢作用,还可上调CD8+细胞数量,下调CD4+细胞数量,与多种疾病相关,其中25-(OH)D3是维生素D活性形式,能够介导调节靶基因转录,实现生物学效应。有研究[15]表明,KD患儿出现CAL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有关。维生素D便可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减少炎症因子分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25-(OH)D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扩张患儿高于非扩张组(P<0.05),说明25-(OH)D3水平上升与机体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相关性,原因可能是KD急性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受到抑制,导致大量炎性因子产生,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而随着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出现冠状动脉损伤。回归分析显示,25-(OH)D3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子,说明25-(OH)D3升高与冠脉损伤有关,故加强25-(OH)D3检测,利于控制、预防冠脉损伤发生。PA属于糖蛋白,是一种由肝脏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半衰期仅1.9 d,是体内重要蛋白转换指标,因具有清除体内有毒物质作用,常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物质,在正常机体状态下,可呈高水平,但机体受到应激反应作用,可被快速消耗,常在6 h内出现变化[1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P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扩张组低于非扩张组(P<0.05),说明PA水平降低改变是KD较早出现的特征。KD作为全身性疾病,常处于应激状态,可激活细胞膜上钾离子、钙离子,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细胞外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加剧动脉血管内皮受损,扩张冠状动脉,造成低钾血症,减少体内白蛋白水平。此外,ROC曲线分析显示,三项联合预测CAL的AUC为0.977,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说明血清检测对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有提示作用。

综上所述,PA、NT-proBNP与25-(OH)D3水平是影响KD发生冠状动脉损伤主要因素,也是预测CAL重要指标,早期检测上述血清指标可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减少CAL,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冠脉血清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