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克星

2022-06-25 02:00张祥斌
关键词:赵王秦军骑兵

●张祥斌

主演登场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一生功勋卓著,早年曾成功抵御了匈奴对赵国的进犯,晚年更是赵国抵抗强秦侵犯的中流砥柱,被封为武安君。在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可惜赵王后来中了敌人的反间计,逼死了李牧。李牧死后不久,赵国便灭亡了。

可笑,真以为我是胆小?

我的祖国赵国北部和匈奴接壤,先王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让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打得匈奴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入侵。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匈奴似乎缓过劲儿来了,又开始侵扰赵国的北部。于是,惠文王派我驻守赵国的北部防线。

这其实是一个很棘手的任务。“胡服骑射”政策虽然让赵国有了一定数量的骑兵,但匈奴是马上民族,全民皆兵,而且个个从小就开始练习骑射,自然弓马娴熟,战斗力强大。骑兵是赵国宝贵的兵种,数量有限,不可能拿去跟匈奴拼消耗。权衡利弊之后,我决定打“防守反击”。

我先完善城防措施,加固了所有城墙,并修建了大量烽火台,完善了报警联络设施,然后派出很多间谍深入匈奴境内,刺探情报。我还给手下将士下了一道死命令:“匈奴骑兵来犯时,全体将士都撤退到城墙内,全力守城,如果有人敢擅自出城迎战,杀无赦!”这命令自然让手下将士十分不解。为了安抚将士,我每天都杀牛宰羊,犒赏他们,同时也命令他们每天刻苦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

我派出的间谍很快就刺探到匈奴骑兵进犯的消息,每逢这时候,我就下令坚壁清野,让军民、牲畜都撤入城内,严阵以待。匈奴骑兵靠近城墙时,迎接他们的只有城墙上射下来的箭雨,匈奴人十分气恼,却无可奈何,只能灰溜溜地撤退。像这样过了几年,我防区内的军民生活几乎不受影响,牲畜等也都没有损失。匈奴以为我兵弱胆小,不敢出战,也渐渐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然而,我这种打法也让手下将士有些不满,他们认为我胆小怯战。赵王也派人责备我,我就和赵王的使者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成效不大。赵王还是发怒了,把我从边境召回,派别人代我领兵。

此后一年多,每当匈奴来犯时,新任将领就派兵出城交战,结果却屡战屡败,损失惨重,边境百姓几乎再也无法耕田、放牧了。这时,赵王又想起了我,下令让我官复原职。我对赵王说:“大王一定要用我的话,我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侧重防御,如此才敢奉命。”赵王考虑了一下,最终答应了。

官复原职后,我还是像以前一样防御,匈奴又是好几年一无所获。与此同时,我并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将士们个个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经常得到赏赐,士气高涨,纷纷请战。我感觉时机成熟了,于是制定了步兵、骑兵联合作战的方针:在全军上下精选了一批战车,又搭配骑兵、步兵,组成了一支联合作战部队,为匈奴布下了天罗地网。

问题来了,怎么让匈奴自投罗网呢?我想出了一条诱敌之计。我先派人驱赶大量牲畜去城外放牧,引诱匈奴抢劫,然后派小股部队阻击,佯装失败,故意把大量牲畜、武器丢给匈奴。匈奴多次尝到甜头,更加得意忘形,逐渐不把我这个“胆小鬼”放在眼里。

当匈奴单于知道这种情况后,他企图扩大战果,抢更多东西,于是就率领主力部队入侵。当他们来到我预设的战场后,我先用大量战车列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阻挡敌人骑兵;然后派精锐骑兵部队快速冲到匈奴后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再让步兵把匈奴大军团团围住,令弓弩手放箭,远距离杀伤敌人。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除匈奴单于率少量骑兵突围逃走外,进犯的匈奴骑兵被我们全歼。我乘胜追击,又攻占了匈奴三个游牧部落,大大巩固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安全,扩大了赵国的版图。

樊於期不是我的对手

大家都很熟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送给秦王的见面礼中,有一样是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这个礼物,可以说是我间接送给秦王的。你还别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精锐尽失。新即位的赵王迁宠信奸臣,打压忠臣,使赵国局势不稳,国力进一步衰弱。秦王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命大将樊於期率军攻赵。秦军接连占领了平阳、武城两座城池,兵锋直逼赵都邯郸。在这种紧急情况之下,赵王只得将正在镇守雁门郡的我调回,并任命我为大将军,抵抗秦军。接到赵王命令,我紧急率军马不停蹄地南下,与其他赵军会合之后,在宜安附近和秦军遭遇了。

连战连捷的秦军士气高涨,赵军却士气低迷。我对症下药,采用高筑营垒、坚守疲敌的策略,与秦军对峙。时间一长,深入敌国作战的秦军粮草不足,有些吃不消了。不过樊於期也不是等闲之辈,面对这种情况,他想诱骗我主动出击,于是便率秦军主力进攻宜安附近的重镇肥下,企图诱使我出兵救援,然后将我包围。

这等小计岂能瞒过我的眼睛!秦军主力进攻肥下,营中留守兵力肯定薄弱,我乘机一举袭击了秦军大营,俘获了全部留守秦军,缴获了大量辎重。樊於期得知后,痛恨自己弄巧成拙,火速回兵救援,这下轮到我来包围了。我在秦军的必经之路上部署了一部分兵力,正面阻击,然后将主力埋伏于两翼。经过一番激战,入侵赵国境内的十万秦军几乎被全歼。面对这个惨败的结果,樊於期不敢归秦,只好逃到燕国避难。这才有了其后的荆轲刺秦王一事。

可惜的是,荆轲失败了,秦王在暴怒之下,无暇进攻赵国,而是发重兵进攻燕国,赵国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赢是赢了,但并不乐观

秦国亡我之心不死,为报宜安之战失败之仇,很快就又发兵大举进攻赵国。这一次,秦军分南北两路进攻,企图南北夹击赵都邯郸。赵王再次命我统率全国兵力,阻击秦军。

我迅速研判了战场局势,得出结论:由于邯郸南部有漳水和长城作为屏障,秦军一时半会儿很难得手,所以我决定采取南守北攻的作战方针,集中主力部队,把秦军逐个击破。于是,我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北上,迎击秦军主力。

我率军日夜兼程,在番吾与秦军主力相遇。两军一碰面,我就下令全线出击,猛攻秦军阵地。立足未稳的秦军对此毫无准备,他们本以为我会跟以前一样玩“防守反击”呢,没想到攻势如此猛烈,于是秦军在仓促中迅速败退,逃回秦国。

在北部取得胜利之后,我马上挥师南下,对南路的秦军发动总攻。秦军士气低迷,无心恋战,边打边撤。我很想乘胜追击,但连年征战,赵军也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只能退守邯郸自保,未能围歼秦军,令我十分遗憾。

天意亡赵,我也没办法了

秦军连续几次伐赵,都被我挫败,着实消停了几年,因此赵国也有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可不幸的是,赵国突然发生了大地震,之后很多地方发生了饥荒。这对秦国来说,是天赐良机啊,岂能错过,于是它再次伐赵。这次秦国派出的是名将王翦。

我和王翦可谓棋逢对手。王翦深知凭借秦军的力量,要想打败赵国不是没有可能,可因为有我在,想快速地解决战斗是很难的,于是他就向秦王献上了一条反间计。

不久之后,一个谣言就在邯郸城流传开了,大概意思是说我已经和秦军达成协议,准备把赵国献给秦国。更为荒谬的是,赵王居然相信了,于是派人接管我的兵权,还要把我抓回去。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如死灰,这真是天意亡赵啊!我这条命送掉不要紧,可怜赵国的百姓,从今以后将不再有幸福的生活了!唉!

小军迷情报站

是武将,也是外交家

李牧是武将,这个小军迷都知道,可你知道吗?他其实还做过外交家呢。在赵孝成王时,李牧曾经离开前线,到朝中任职,还曾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在出使秦国的途中,李牧借机获得了很多情报,这些情报在日后的抗秦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李牧这次出使秦国的具体情况,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出使结果史书上有:秦、赵两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归还了作为人质的赵王之子。虽然不久之后秦国便撕毁了盟约,发兵攻赵,但结盟为赵国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从结果上看,李牧作为一名外交家,是很出色的。

猜你喜欢
赵王秦军骑兵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赵王骨折
骑兵之败
《将相和》缩写
骑兵与绿手(大家拍世界)
秦军文:“再苦再累也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