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26 11:15张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彩陶欣赏课小学美术

张静

摘要:“欣赏.评述”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根据小学美术的学科特点,明确美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将学习内容具有联系和递进关系的课程加以学习。在教授欣赏课中存在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一定程度上导致欣赏课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应该深入的了解作品,不仅需要对作品的持续关注,获得驻留感,也需要增加美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小学美术;彩陶;信息技术;欣赏课

一、在思考中发现美术欣赏课的现状

“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学习的重要领域,小学美术课程有两个学习活动,一个创作活动,一个欣赏活动。这两个领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理念旧,程式化

很多教师认为欣赏课难上,一方面他们觉得上好欣赏课需要很大的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教师上课主要还是以教为主,不管上什么欣赏课,都把重心放在“我怎么教”方面。

(二)满堂灌,被动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是据笔者调研发现,在欣赏课中较常见的是“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内容介绍的很充分,但是学生被动在接收知识与技能,未能做到以生为本。

(三)拿来派,少深入

在欣赏课教学中较多的使用教材上的图片,很少与地方文化资源相结合,很多都是浅浅带过,只顾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给予很少的考虑。

(四)表达弱,少操作

教师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欣赏课培养的能力之一。在课堂中学生几乎没有表达的机会。较少关注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真切的感受。

二、在课标解读中寻求美术欣赏课发展空间

(一)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寻找可发展空间

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对课程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以面向全体学生,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动力,全面渗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关注教,不关注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教师要有先行意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欣赏课中,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从美术课程的性质中寻找可发展的空间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鼓励教师将欣赏课变成一件有趣的活动,逐渐摆脱以教为主的学习方式,要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开放型和探究型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而获得相应的结论观点,并且需要分析说明观点;在小学美术中学生可以基于某一课堂作品成果,生成相关的问题,寻找创作过程及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的应用实践等。

三、在探索中寻找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策略

虽说美术欣赏课创新教学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攻破其难点。只要我们秉着“不是走过场,而在于走心”的理念,从学生的水平差异结合学习兴趣来实施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笔者将实践中积累的策略如下:

(一)线上展厅,创新教学手段

在《中国彩陶》这一课中,笔者没有直接切入作品进行欣赏,而是通过下面这几步层层推进的:第一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随意的问,激发兴趣。第二,从同学之间交流,并完成小填空,交流并归纳产生的问题。第三,带着兴趣学生观看甘肃省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图二),了解了彩陶的起源和发展。在甘肃博物馆的彩陶馆线上,学生运用VR全角度观看博物馆内的彩陶藏品。

(二)陶器守护,提升教学广度

了解中国彩陶的代表作品后,学生在iPad菜单栏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陶艺作品,当其守护员,并签下协议。引导学生从美术语言角度分析作品,了解彩陶的造型、构图、色彩等特点。在实施这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活动展开。

例如: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进行纹饰对比,学生发现,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彩陶的鼎盛时期,纹饰上不再是动植物为主,也不仅仅满足认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而是纹饰上主要以神明,怪物为主,用于墓葬为主。

(三)微课驱动,拓宽教学深度

任务主要探究作品的含义,探讨艺术家主要想表达的主要信息。作品中传达了怎么样的感情。笔者播放彩陶漫画故事微课(图四),学生也设立自己特制的任务图,开展主动探究性学习 ,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灵活自由的进行实践。

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兴趣点和着眼点都不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探究中。学习过程显得更灵活、更有活力,反而对学生积极主动实践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全真创作,彰显教學差异

笔者在示范环节运用APP(图5)进行模拟示范制作陶器,有拉胚,上色,烧制,最后的成品展示。学生逼真的感受制陶过程。教师发给学生学习单,并说明实践内容以及具体要求。

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的部分,综合来判断作品优劣。作为“质量检查员”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让学生对他人彩陶作品进行作品评价,其次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最后教师的评价。教师在示范环节出示彩陶纹样元素制作衍生品(图6),欣赏不同形式的彩陶作品在现代的运用。

进红包里,学生自己选择,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将自己的课堂作业与同学进行替换并欣赏(图七);这个平台要比校园内的更具刺激性,孩子的心理更渴望让他周围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欣赏,所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还利用教室、网络等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图八),最终通过各种平台的展示使学生对欣赏课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小学美术欣赏课探究的总结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仅仅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中也注重了课程的综合性。据笔者调查在参与开放式欣赏课程后,学生在生活中有艺术活动,也会积极探索其中的知识背景和人文涵养,更有了接纳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同时还要有解读与参与艺术的积极性。这正是我们关注的教学实效,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美术的意义,触动学生的情绪,再与她们所学的内容唤起它们内心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们美术出版社,2014.4

[2]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5

[3]骆建钧.《美术教育36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4

[4]鹿雅贤.民间美术欣赏课中增强现实应用的设计探索[D],2017.6

[5]徐文英.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2017.6

猜你喜欢
彩陶欣赏课小学美术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彩陶·远古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