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语文课程的德育价值意蕴

2022-06-28 21:17范瑞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于漪语文课程

范瑞梅

內容摘要:于漪在其语文教育教学中始终践行德育育德的课程观,在其实践过程中对于语文课程德育视野始终站在立足国内外文化视野、坚守教育初心的高度上;构建公民意识、家国情怀、生命教育的语文课程德育内涵;坚持立足文本挖掘德育依据,创新课程模式把握课堂德育渗透,注重三大支柱,“术”“道”合一德育融合;开展于漪语文课程德育实训,建立基地,培育教师通过课例解析德育重难点,培养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完成德育无痕化教学。

关键词:于漪 语文课程 德育维度 德育价值

于漪,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投身教育事业,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首批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教师,2019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称号。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于漪老师教文育人,在教学方面取得卓越成绩,依托扎实的教学实践,构建起自己的课程观,尤其是在课程德育方面有其独特见解,她主张育德:滴灌生命之魂,总结提炼于漪践行的德育课程观的基本内容,揭示于漪德育课程观的精神品格,用她的智慧精华建设于漪语文德育课程基地,基地创建平台,进行实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德育实施,根据学员的自身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定向培养,因材施教,通过培养语文学科德育骨干,推动语文德育教学,在语文学科领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于漪语文课程德育维度

于漪老师指出,“德性和智性是生命之魂”[1]。每个学生在进入学校都有权利接受享受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同时也应该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使得年轻生命健康成长,然而当前教育尽管现已提出“双减”政策,实际教学操作中长期重术轻人、急功近利的思潮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中考职普五五分流,高考看分报考志愿,题海战术依然在实施,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情况依然存在,忽视人的精神发展,使得学生的成长片面,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于漪老师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2]

(一)立足国内外文化视野

1.重教文,强调育人

教师不单单是教书匠,教书也不仅仅是技术工种,它不只有工具理性的意义,同时语文学科坚守着中国文化的底线,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先进文化的重任,传承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文化之根。作为语文学科教学,首要任务是认识并学习语言文字,培养他们感受、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自信心。于漪老师指出,“即教文,又育人,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文化,以中华文化哺育学生心灵,使他们打下做人的坚实基础。”[3]

2.坚持正确文化取向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国际竞争也不再单是军备竞赛,更多的是文化价值观的输出,美国大片在国内很受欢迎,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吸引,全球渲染美国英雄的价值观的输出,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中国文化受到冲击,艰苦奋斗、助人为乐以及诚信等价值观念甚至受到当代中小学生的质疑,曾经受到肯定的价值取向正在被消解,语文教师要正视当前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美丑、是非的能力,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3.立足“全球化”语境

中国目前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谈得上自信,越是当前局势,就越应该把握住中国文化自信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力量、传递中国力量,建立中国文化模式,逐步恢复自近代以来中国人近代屈辱史所受到的自信心冲击,重视中国的文化身份,凝聚中华民族内在统一力量,参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构建。于漪老师强调,“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家文化认同,加强文化自觉,维护文化主权和义不容辞的责任。”[4]

(二)坚守教育初心

1.呵护关心学生

《什么是教育》一书作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5]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师岗位上,于漪老师认为自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始终站好每一节讲台,深知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用大爱温暖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了教师的最高境界,成为了让后人铭记的教师,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于漪老师坚守的教育初心。

2.敬畏教育,回归本原

于漪老师践行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遵循学科本身的固有性质与功能,遵循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根据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内心需求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心怀培育之情,实行良好的德性与智性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她强调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是需要教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教书育人应像于漪老师站在三尺讲台就应有所坚守,教育育人应落到实处,并非是喊假大空的口号。

3.培育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学校教育系着国家的长久发展,学校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有一颗中国心,作为教育者,教授学生知识文化以及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归根结底都是要坚守自己做教育的初心,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于我们国家的认同感,即使他在学问上是学界大牛级人物,恐怕也难以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如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作为教育者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否则教育就是有负于人民与国家的嘱托,又怎么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于漪语文课程德育内涵

德育内容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代,德育之德拥有不同的内涵。“德育为先”是中国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孔子“仁”的核心思想,朱熹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思想,是德行在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体现。“立德、立功、立言”是《左传》中所提的“三不朽”思想,是我国古代提出的比较系统和相对完整的价值标准,“立德”是最高标准;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习近平提出“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是党和国家对德育的认识新高度。于漪老师坚守在教育一线,对于德育内容,她强调,“育人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科本身寓含德育的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去激活,发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作用。”[6]于漪老师从培养公民意识、家国情怀以及生命教育出发,对于德育内涵拥有自己的视角。

(一)公民意識

学科德育首先要把握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将育人贯彻到各个环节,于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诚信守法教育、平等合作教育、勤奋自强教育,塑造良好公民人格。关注于漪老师的教学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墓前的讲话》,这是一篇马克思生前最好的朋友兼战友恩格斯所写的一篇悼念马克思的文章,在其教学设计中关注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学习马克思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革命精神,同时也关注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正是因为二人的平等合作,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强调二人的平等合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平等合作,互相成就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二)家国情怀

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入骨髓的一句话是,“没有国,哪里有家”,在我们的课程学习中依旧如此。于漪老师认为,民族精神培育应着眼于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法的归属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注重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渗透,当前应注重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国家自强教育。关注于漪老师的教学课堂,《“友邦惊诧”论》,这一篇驳论文,“九一八”事变后,同年十二月学生进行反侵略反卖国进行请愿示威,国民政府的一系列镇压诬陷,展开的分析教学,整个教学围绕撕“友邦”面具,剖“党国”本质,揭主奴勾结,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对于国家领土完整以及国家意识有清楚的认知,学习完这篇文章,很多学生都会燃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保护情感。

(三)生命教育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什么的广度,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于漪老师指出学科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激发生命潜能,在这个问题要站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伦理层面,最终使得学生敬畏生命、激发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关于于漪老师的教学课堂,《春》,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堂导入引用古代很多文人对于春天的赞颂,为同学们展示了美妙的自然界,通过对《春》学习,了解了一个春的春意盎然,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了很多的感悟,同时初一学生对于大自然的魅力有了初步的认知,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对于生命有了一定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

三.于漪语文课程德育途径

语文学科进行德育,要改进德育方式,拓宽德育渠道,于漪老师坚持,语文学科教学除知识教学之外的“穿靴戴帽”,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重在融合,立足教材,教材本身就是德育家园,进行德育的依据;把握课程,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在综合效应观的前提下做到“术”“道”合一,把握德育。于漪老师持之以恒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细心、精心、耐心与爱心,在教学中通过文章的结构、语言、写作方法的探讨,使得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也流入学生的人生,净化了学生的情感,无形之中进行心灵的培养与塑造,使学生振奋,使学生追求美好。

(一)分析文本,挖掘依据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文字为表,内核是思想,教材中所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统一,这些课文反映人文的内容,关于社会、人物、景物,这些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态度感悟,因此在教学之前要做到缘文释道,因文释道,通过文中的高尚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既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在文中的情与理之中受到熏陶。关注于漪教师指导德育文本解读,《祖父和我》选自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一部散文体小说,节选部分记叙的是“我”与祖父在花园中的生活片段,这篇文章从思想情感上,立足文本解读为对自由生命的赞颂,传达了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悠闲自在以及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对善良、美好人性的赞歌,祖父对“我”的疼爱是延绵不绝的,“我”在祖父眼中则完全是一个活泼的人间精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爱的气息,也反映出爷爷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作者写这些文字是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是对于亲情的赞美。通过文本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文本的思想性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都将是成为德育教学的依据。

(二)创新模式,把握课堂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多边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开发人”,学生应是教师的探求伙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研究性与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主人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进行知识、能力、思想等多方面的互动,尤其注重情感的互动,离开情感“发动机”,教学将很难进入到一个相对高的境界。关于于漪老师指导的德育课堂教学,在上海举办的研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和谐的,讲求民主的,没有教师上课的一言堂,也没有从头到尾的满堂灌,没有贯穿始终的满堂问,有的是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真实的课堂讨论,而非是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踊跃的问题探讨,即便是与老师初设的问题是相反的,但是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没有一句否定学生的语言存在,同时学生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教师都是有回应的,不因这个词语与教师的课堂目标设置无关而不回应,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清楚地感知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每一个知识点也都得到了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课堂是轻松愉快的,多边课堂得到了体验,同时使得德育内容得到了很好渗透。

(三)三大支柱,“术”“道”合一

于漪老师倡导综合效应的综合素质观,教师需要做到“术”“道”统一,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技能、技法之类的东西这是所说的“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可以说是“道”,一个教师关于“术”与“道”的实施,可以衡量其究竟是否为优秀的教师,而“术”与“道”的合一核心是三大支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这三点也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语文学科中语文教学需要树立明确的语文综合素质观,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形成与提高语文素养,即是“术”与“道”的整合。关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可以认识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属于“术”的范畴,但是必须在“道”统领下的“技”,二者相互依托,知识与能力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是个人个性化构建中完成的,学生只有站在“道”上面,才能悟“道”而得“技”,我们在语文学科中,要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丰富情感的人,首要培养他们热爱语文学科,热爱民族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的三维目标中,落实学生对于周总理的无限爱戴与怀念之情,师生互受教育,实现思想的升华与感情的净化。

四.于漪语文课程德育基地实效

在面对新时期的复杂环境,作为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与《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成立了“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在于漪老师的大力指导之下,展开了组织实施,“两纲”理论学习作为学员们实施德育实训的重要理论补充,根据学员的自身发展情况,定向培养,因材施教,把课堂教学的“德育”问题作为难点,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开展实践。基地首批中小学教师骨干45名,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实训,一年多来,基地进行了扎实的工作,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取得了良好的德育实效。

(一)以《老王》为例看于漪语文德育课例重难点解读

《老王》是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自于漪语文德育基地展示作品,本文由控江中学陈霖老师解读,进行了德育教学重难点解读,文本解读时提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说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种愧怍与不安究竟是何深意,读《老王》一文,读者可以看到老王的艰难处境,也可以看到老王的古道热肠、知恩图报,还可以看到的是老王身上作为一个不幸者的金子般的善良心肠,同时也可以体悟到“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关怀,本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同时使得学生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本文是作者写于1998年,距离老王去世已经很久了,那么现在反观,其实这种事愧怍其实是作者善的表现,作者越善良就越觉得对不起老王,这正是伟大作家或者是知识分子总是在反思剖析自己的同时也剖析这个社会,剖析人性,这在人性中是尤为高贵的品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哲理的凝视,在《老王》一文中,“我”与老王身上展现的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和“义”,在本文的学习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杨绛散文语言风格是优美典雅的,从文本中学习了语言文字,在教学内容上多引导学生关注普通劳动者,在普通人身上寻找闪光点,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在于漪语文德育课程基地中提到,这个课程到此并没有结束,杨绛以及老王身上的民族精神是否还有生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同龄人的命运、放眼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学生的心中埋下“善良仁义”的种子,启发学生课外阅读名族,理解作者的自我反省意识,将文意再进行拓展。

(二)以《秋天的怀念》为例看于漪语文课程德育无痕化实施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此课例选自于漪语文课程德育基地成果汇报展示,本文由上海市崇明县实验中学欧阳桂菊执教,这是一篇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双腿瘫痪后与母亲相处的几件小事,用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热情讴歌了无私的母爱,欧阳桂菊老师在执教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达到预设的“爱与生命”的教育主题。

在于漪语文德育课程基地欧阳桂菊采取了如下教学活动,提出母亲多次提出看菊花是为了让儿子能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母亲的良苦用心,儿子是在多年以后才体会出来的,欧阳老师在这里出示了一段《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让同学们体会在这段话中能读出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老师的提问,将探究的问题继续引向本文中有哪些表现出作者愧疚的句子,在一起找到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好好儿活”,与同学们一起探究怎么样的活法是“好好儿活”,最终去看菊花的时候是妹妹陪着“我”去的,探究菊花为何开得如此烂漫,将文章的主题达到了升华。欧阳老师的教学是通过学生容易理解的母爱为切入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引到秋天生命之花绽放的意义领悟深层次的生命情怀,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两纲”教育无痕化原则,是一堂将德育无痕化的语文示范教学。

人有了脊梁才能够直立行走,脱离爬行状态;人有了思想、德性、信念,才有了精神支柱,才能称之为人。德,是做人之魂;德育,是教育之魂。于漪老师虽人离开教育一线多年,但心血仍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多次参与重要教育教学学术会议研讨,强调基础教育的未来便是祖国的未来,基础教育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育又以其独特的人文性特点渗透在人民文化之根中,因而在语文课程上,于漪老师始终坚持育德是滴灌生命之魂,争取为祖国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标,广大教师更应该以課堂为抓手,站好课堂这一天然阵地,领悟课程德育内涵,努力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真正培育有中国心的文明中国人,投身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周靖.百年中国德育经典荟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304

[2]于漪.椎心忧思,竭诚的期望[J].未来教育家2013,(5)

[3]于漪.语文的尊严[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4]于漪.语文的尊严[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6]于漪.语文的尊严[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于漪语文课程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德育价值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