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2-06-28 06:19刘松瑶李德升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出版物

刘松瑶,李德升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北京 102600)

2021年出版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图书出版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2.48万种、全国出版新版课本2.0万种。庞大的“量”之后,如何实现企业良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绩效、兼顾社会效益也需纳入考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 指出,文化领域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其核心要义是推动图书出版单位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出版业繁荣健康发展。由此,中央对全国所有出版单位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大幕正式拉开。

对于出版人来说,社会效益、社会责任是出版人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成为出版人的价值追求。出版企业应积极展现其社会责任担当,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相关事宜落实如何?本次研究主要就北京地区出版社的社会效益情况以及可能提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模型的构建与相关假设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学者对有关于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山曰比(1986)提出了对于出版家和出版商问题的探讨,他提出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同时强调了出版从业人员具备较高文化及素质水平的重要性。王炳顺(1994)认为“社会效益量化管理”可带动图书整体质量提高。[1]谢清风(2017)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在经济领域采取的重大策略,于提升出版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2]部分学者对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影响因素进行明确划分,如:徐同亮(2017)从服务工作大局、引领价值导向、提高公民素质、推动文化传承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效益的主要构成。[3]韩凌雯(2019)对市场影响力、出版质量、社会贡献、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4]陈昱锦(2018)认为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市场影响力、内容质量、受众反应、社会贡献和国际传播五方面。[5]

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的特点,建立本研究的模型。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6]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7]由此可见企业绩效包括经济效益,且同时纳入了对于经营者业绩的考量。本文将企业绩效纳入对社会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关系模型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

由于从位置分布来看,全国超半数的出版社在北京。北京地区的出版社数量众多,极具研究意义。因此本次研究选择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从业人员为调查目标群体。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社会效益评价、企业绩效评价等。

此次发放并回收5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63份。由于其中部分问卷数据缺失,通过数据补齐方法将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即涉及选项为连续变量的题目(问卷第二部分和问卷第三部分所有题目)用均值进行补充,涉及选项为等级变量的题目(A2、A3、A4、A8、A9)用中位数进行补充,涉及选项为分类变量的题目(A1、A6、A7、A10)用众数进行补充(表1)。

表1 样本特征

(二)研究方法

运用SPSS26.0数据包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信度分析,确定自编问卷的可靠性;通过效度分析,判断信息提取水平;通过对基本数据的交叉分析,得出数据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

(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分析

该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达到了0.984,大于0.9,表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针对“项已删除的α系数”,分析项被删除后的信度系数值有明显的提升,因而说明除B13外,题项全部均应该保留,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信度分析

2.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通过KMO和巴特利特检验量表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检验可知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961,大于0.6,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因此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问卷效度分析

总方差解释表中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453%,大于60%,达到标准。C15和C14没有通过效度检验,同时在两个维度上载荷都高于0.5,属于无效题项,删除。其余题项仅在单个维度上载荷高于0.5属于有效题项,通过了效度检验,保留。

基于以上分析,C22、C21、C23、C20、C19、C18、C17、C2、C13、C3、C1这几个题项属于维度1,根据这几个题项的调研内容,可以知道维度1为企业经营状况;C5、C7、C6、C4、C12这几个题项属于维度2,根据这几个题项的调研内容,可以知道维度2为出版物价值;C8、C9、C10、C16、C11这几个题项属于维度3,根据这几个题项的调研内容,可以知道维度3为企业形象。

3.单样本T检验

对量表中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选取检验值为4(在问卷中指代“介于中间”)。检验八个维度的平均值和检验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以此判断被调查者态度,结果如下(表4):

表4 问卷数据单样本统计

由表5可知,十一个维度的P值小于均0.05,证明维度和检验值存在显著差异,即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中从业人员对于涉及政治导向、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数字化水平、认可和评价、国际化水平、社会效益、企业经营状况、出版物价值、企业形象和企业绩效的问题上有态度。结合表4中平均值可知,平均值均大于检验值,由此可知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中从业人员对于涉及政治导向、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数字化水平、认可和评价、国际化水平社会效益、企业经营状况、出版物价值、企业形象和企业绩效的问题上有积极态度,认为以上几个方面的重要程度较高。

表5 问卷数据单样本T检验

4.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A2、A3、A4、A8为非连续变量,使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A5、A6、A7、A9属于连续变量,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由表6与表7可知,A4、A5、A7的P值大于0.05,A4、A5、A7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不相关,即在单位工作年限、所在出版社级别、工作岗位这三个变量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不相关。A2、A3、A6、A8、A9的P值小于0.05,A2、A3、A6、A8、A9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相关,即图书出版单位从业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物的类别、职务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相关,且均为负相关。

表6 相关性分析(斯皮尔曼)

表7 相关性分析(皮尔逊)

A2、A3、A6、A8、A9与社会效益相关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务级别>受教育程度>图书出版单位从业者年龄>所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物的类别=专业技术职称。A2、A3、A6、A8、A9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务级别>图书出版单位从业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物的类别。由此可见职务级别分别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间相关性在这五个变量间最高,在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中,职务越高的工作者越会认为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重要程度低。

由表8可知,社会效益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性较高。从图2中可以看出数据集中在认为社会效益非常重要和企业绩效重要及非常重要之间,可见认为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重要程度较高的人同时会认为图书出版单位企业绩效重要程度较高。

图2 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散点图

表8 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5.回归分析

以企业绩效为自变量,社会效益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设回归方程为Y=aX1+ð,回归结果如下:

表9 回归模型摘要

R方为0.623,即企业绩效每变化一个单位,社会效益将产生62.3%的同向变化。

表10 回归模型系数a

由表可见,企业绩效P值小于0.05,因此企业绩效显著影响社会效益,Y(社会效益)=(0.645)∗企业绩效+2.434。

三、结论

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中,职务级别、受教育程度、图书出版单位从业者年龄、所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物的类别、专业技术职称与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和企业绩效间存在相关性,可对出版社从业人员采用分年龄段、分职位等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认识到社会效益与企业绩效的重要性。

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可以从政治导向、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数字化水平、认可和评价、国际化水平六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以提升其社会效益。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可以从企业经营状况、出版物价值、企业形象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以提升其企业绩效。

北京市图书出版单位的企业绩效与社会效益间存在线性关系,图书出版单位企业绩效的提升有助于其社会效益的提高。

出版工作任重道远,图书出版单位只有自觉遵守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原则,牢牢把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至高准则,才能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在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大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出版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蓄力创新,把出版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出版物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出版单位组织结构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