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笋产量的影响

2022-06-28 03:40曾庆旻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无机竹笋复合肥

曾庆旻

(福建省连江县东湖林业站,福建 连江 350500)

麻竹(DendrocalcmuslatiflorusMunro)又名大头麻、六月麻,为牡竹属合轴丛生大型竹种,是我国南方主要笋材兼用竹种之一,自然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1]。麻竹生长适应能力较强,在平原、丘陵、谷地的紫色土、黄壤、红壤、冲积土等立地均可生长,具有易栽培、病虫害较少、耐肥等特性。麻竹的笋期长(5—11月)、产量高、笋味鲜美,是夏秋季的优良食材,也是制成清水笋和调味笋的主要原料。现在福建沿海地区都有广泛种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麻竹产业链,在新农村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林业工作者已在福建、广西、重庆等地开展有关麻竹栽培研究并报道,其中在麻竹施肥研究方面已有不少报道[2-6],邱尔发等[7]研究认为山地麻竹笋用林施用有机肥和生长调节剂对竹笋产量和数量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2484.8 kg·hm-2,生长调节剂6.006 L·hm-2;唐健等[8]研究指出配方施肥具有明显增加竹笋产量和提高竹笋矿质养分含量的效果。但是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在生产上未达到实用性阶段,特别是施肥方法、种类、配比等方面缺乏具体的科学指导技术,容易产生施肥过量、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9],影响到肥料利用效率和竹林经营效益,而长期的集约经营也存在麻竹林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因此,应当充分结合立地条件和竹林经营状况开展科学施肥,才能实现精准高效的培育目的。本研究在福建省连江县根据现有经营状况,开展不同施肥方式对麻竹鲜笋产量、竹林出笋规律和数量的差异性研究,以期为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提供参考。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连江县东湖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9.53°、北纬26.28°,低山丘陵山地,坡度10~15°,海拔150 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23 mm,年均气温20 ℃,7月为最热月。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层较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良好,偏酸性(pH值5~6),肥力中等。全镇约有麻竹30 hm2,试验区面积1 hm2,施化肥、培土等常规经营。供试土壤主要养分情况见表1。

表1 麻竹试验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竹林于2011年春季营造,为当地典型栽培的麻竹笋用林,竹林平均丛数600丛·hm-2,每丛6~8株,平均胸径6.5 cm,平均竹高10~12 m。2018年在试验区内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标准样地,开展施肥试验。

试验肥料:有机肥,选择高有机质含量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生产厂家:邯郸市源沃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豆粨;无机肥,选用当地常用复合肥,氮磷钾总养分含量≥ 45 %,生产厂家:山东环素化工有限公司,品牌:楚明;尿素(含N≥46.3%),生产厂家:三明化工有限公司,品牌:斑竹。

2.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以当地常用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作为参考,采用L9(34) 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表2),其中:3因素分别是A(有机肥)、B(无机复合肥)、C(尿素),3水平是按肥料种类分别设置A:1、3、6 kg·丛-1;B:1、2、3 kg·丛-1;C:0、0.5、1.0 kg·丛-1。每个试验处理面积400 m2,3次重复。

表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2.3 施肥方式

2018年4月、7月各进行一次施肥,每次施肥用量各占总施肥量的50%,采用环竹丛沟施方式,沟深15~20 cm,宽20~25 cm,施肥后及时培土高20 cm左右。竹林管理采取麻竹笋用林常规经营方式,竹丛密度管理,选择性保留1~2年生母竹6~8株,3年生母竹最多保留1株。

2.4 调查统计

2018年6—10月调查试验地出笋情况,每隔5 d左右记录不同试验处理的麻竹出笋数量、地径等生长指标;出笋高度在30~40 cm时进行采收、称量与产量调查。数据处理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Duncan新复极差法测验不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出笋规律的影响

试验调查表明,麻竹试验林5月下旬有少数出笋,出笋期在6月初—10月上旬。自6月开始记录出笋数量并统计分析,在当年的出笋周期内,麻竹出笋数量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由图1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出笋规律及数量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出笋高峰期时间及出笋个数的差异性。各施肥处理的麻竹出笋数量大部分呈现2个较高峰区,即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以7月下旬—8月初峰值略高。其中,处理6在出笋初期(6月)的出笋数量较多,至出笋中后期(9月)仍出现较高的出笋峰值;处理9在7—9月变化趋势相对一致,“双峰区”规律不明显,可能与有机肥、无机复合肥、尿素的配比水平均最高有关。

图1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出笋规律的影响

图2 不同施肥处理出笋率分析

对出笋期的不同月份出笋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在7—8月出笋数量占总笋数的67.3%~81.5%;以8月出笋率最高,占42.7%~53.1%。各月份的出笋情况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处理2、处理5、处理7、处理3在7—8月的出笋数量较为集中,出笋率均达75%以上;处理1、处理9在9月出笋率达30%左右。表现为出笋后期的出笋数量相对较好,即相对均衡的肥料比例有利于竹笋的持续生长。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出笋数量的影响

对正交试验的麻竹出笋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总出笋数量具有明显影响。经方差分析,各施肥处理之间的出笋数量达显著差异,F=3.101>F0.05(8,18)=2.510。各因素K值分析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对出笋数量的影响由大至小排序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尿素,提高出笋数量的最优施肥组合为:A3B2C2,即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尿素0.5 kg·丛-1。R值分析表明,无机复合肥2 kg·丛-1能够有效增加发笋个数,有机肥3 kg·丛-1对增加总出笋数和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具有较大影响,而尿素对发笋个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多重比较得出,处理6的出笋数量显著高于处理1,最高出笋数量(处理6)是最低出笋数量(处理1)的1.88倍。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出笋数量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笋产量的影响

对正交试验的麻竹笋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竹笋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之间的笋产量差异显著,F=2.646>F0.05(8,18)=2.510。各因素K值分析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对笋产量的影响由大至小排序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尿素,提高笋产量的最优组合为:A3B2C1。即麻竹施用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为最优组成。R值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无机复合肥、有机肥有利于竹笋产量的增加;与此同时,不同水平的尿素对竹笋增产作用不明显,在不施用尿素的情况下仍保持良好的笋产量水平。因此良好的立地条件下可以不施氮素(尿素)。多重比较得出,处理6、处理5显著高于处理1,前二者的笋产量分别是后者的2.04倍、1.98倍。

表4 不同施肥处理对笋产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实践证明,在麻竹笋用竹林经营过程中,施肥是实现竹笋丰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2]。本研究表明,麻竹出笋数量和鲜笋产量随着无机肥和有机肥的不同配比而差异明显,当无机、有机肥料达到一定配比时,其总养分的转化率在短期内达到较大值,明显促进竹笋数量增加和产量提高。正交试验表明,在当年出笋期内,不同的有机、无机肥配比施用对麻竹出笋数量的影响表现在出笋高峰区和出笋分配规律的差异上。大部分施肥处理的高峰区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以8月出笋率最高,占42.7%~53.1%;同时,充足的有机肥使用量和相对均衡的肥料配比有利于竹笋的持续生长。不同肥料类型对麻竹出笋数量和笋产量的影响力差异均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尿素,提高出笋数量的最优组合为: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尿素0.5 kg·丛-1,提高笋产量的最优组合为: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因此,最终以获得高产经营目标的最佳施肥方式为: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根据本次使用肥料养分含量计算,使用有机质含量1.35 kg·丛-1、氮磷钾素含量0.9 kg·丛-1,分2次施入土壤时能够提高鲜笋产量,且达到较高肥料利用率。

已有研究表明,化肥与有机肥的混合使用,可以减少养分被土壤固定及雨水淋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竹林生长过程对氮素、磷素、钾素等主要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施用氮肥产生挥发、淋溶和径流等损失也较为明显[10-12],而有机肥不仅含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又因其缓释特性,在提高麻竹林土壤肥力和改善理化性质方面表现良好[9]。因此,在麻竹笋用林的施肥时应因地制宜配肥和科学配套管理,依据不同的经营条件和立地环境酌情考虑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施用量。对于集约经营的麻竹林而言,其土壤的碱解氮含量一般较高,应避免每年施用过多氮肥(尿素)而造成肥料浪费和氮流失;同时,根据竹笋生长的需肥特性,提倡多次、少量、深施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肥料损失;此外,改变传统单一化学肥料施肥模式,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竹林增产增效。下一步将开展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竹林产量的持续影响以及土壤养分的贡献研究,为笋用竹林精准施肥管理提供更明确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无机竹笋复合肥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长期有机无机配施下烤烟-玉米轮作优化土壤微生物活化无机磷*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竹笋
竹笋
基于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专利技术综述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