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022-06-28 02:08张静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普惠省份差距

张静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目前,我国正在从技术引进大国向技术创新大国转变,创新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普及金融的可达性逐步成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级、社会级的平台,并呈现出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张延展的新特征。因此,探究普惠金融对地区之间收入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指标的选取与实证方法

(一)指标的选取。本文选取2015-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来检验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其中包括上海市、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四川省、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省、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江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浙江省、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甘肃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辽宁省、重庆市、陕西省、青海省以及黑龙江省。具体数据来源如下:

1.普惠金融指数(IFI)来自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该统计指标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此外使用深度指数中还包含支付、信贷、保险、信用、投资、货币基金等业务分类指数。

2.城乡收入差距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我们使用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比值来衡量城乡收入差异(王修华和邱兆祥,2011),该指标具有数据上的连续性和可统计性,因此本文选择城乡收入比值作为收入不平等的衡量指标。

3.控制变量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在实证模型中我们分别加入了人口数量、GDP等来控制其他可能对地区之间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的因素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实证模型基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53.8671 400.3972 453.66 9.7278 11.346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GDP人口数量124 124 124 124 124 231.8168 242.5322 358.2126 2.5787 4.4642 44.1882 61.7852 39.2586 2.056 2.8198 139.87 125.25 293.1151.1026.324

(二)实证模型。为了探究普惠金融发展与省份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如(1.1)所示的基准回归模型。

其中为inequalityit省份i在年份t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标,IFIit为省份i在年份t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我们分别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来衡量。GDPit和populationit为可能对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δi和μt分别为时间和国家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二、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基准回归模型,表2展示了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省份收入不平等的因素,我们还加入了人口数量、以及GDP作为控制变量。控制了省份和时间固定效应之后,实证结果显示了普惠金融的普及和发展显著的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数字化金融的发展显著的提高了低等收入人群以及不发达地区人去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了社会的收入不平等。

表2 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为了探究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我们将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分成中东西部地区进行分地区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表4和表5所示。实证结果显示,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的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现象,而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没有显著和稳健的影响。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异质性,政策制定者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来相应的调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表3 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4 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5 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从总收入的角度,我们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和区域间的非均衡效应。其次,本文从不同的普惠金融的衡量指标的角度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工资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的降低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这种对于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于西部地区以及农村不发达地区,这种数字化、便民化的金融服务能够显著地增加这些地区人口的收入,显著地改善收入不平等现象。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收入结构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金融包容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项收入差距与总收入差距并不完全相似,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用收入结构来考察收入差距。此外,在社会影响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扶贫和促进公平。如今,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得很好,实践经验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以实现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良性互动。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改善农村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打破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提高金融部门的发展格局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普惠省份差距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