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柱俊,董春燕,王建坤,薛雅新,杨艳华,李艳妮
(昆明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化学师范类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既是对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和教学实践的检验,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经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化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产品检验与开发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2]。
但是,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困难、无从下手,或者粘贴复制文字过多等现象,这既是导师指导的责任,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为了提高化学师范类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学生通过论文撰写培养科学思考、严谨实验、独立分析等科研能力和素质,本文通过对昆明学院2020年和2021年的化学师范类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导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期望对后续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毕业生提供可行的帮助。
本次研究针对2020年毕业的67名化学师范生(其中,普通高考学生39人、专升本学生28人)和2021年毕业的87名化学师范生(其中,普通高考学生41人、专升本学生46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4份,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94.16%,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信息统计调查
其中,男生34人,占比23.45%;女生111人,占比76.55%(后续的占比百分数都放置于括号中);普通高考学生75人(48.28%),专升本学生70人(51.72%)。在专升本学生中,有56人专科是化学教育专业(80.00%),有14人(20.00%)专科是非师范专业,并且有38人(54.29%)在专科时没有写过毕业论文,而在专科时写过毕业论文的32人(45.71%)中本科毕业论文内容都与专科内容不一致。主要是由于本科和专科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同,并且期望本科毕业论文能在专科基础上有更多的进步和更好的提升,因此,导师调整了相应的要求。
昆明学院,作为云南省一所二本院校,与省外重点大学和其他在昆高校相比,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和学生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产生影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们将从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身情况两方面进行研究。
2.1.1 导师背景
截止2021年1月,本院能够承担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共2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者23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16人。高职称高学历的导师队伍可以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持。毕业论文导师的选择一般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提前进入相关导师课题组了解团队课题及实验环境,再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决定是否继续课题的开展;或导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沟通了解,给出学生更好的建议。对毕业论文导师背景的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毕业论文导师背景统计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选择责任心强(33.99%)、能力水平高(32.58%)和性格好(31.18%)的老师。学生主要通过和教师的课堂接触,或从高年级同学打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导师的科研情况和实验室氛围等情况后,选择自己想要跟随的导师;导师则根据自身的实验室容量、精力和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等来考察学生做出选择,师生比一般为1∶6。然而,依然有极少部分同学(2.25%)由学院强制安排导师,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惰性大、不积极、不主动、爱拖拉,多数拖到大三才想起找导师做毕业论文,导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确定导师后,由导师指定或学生自拟课题,然后开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办法,开展实验或进行问卷调查等工作,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觉得导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很熟悉(35.86%)或熟悉(42.07%),可以为自己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有8.97%的学生认为不清楚导师水平,这主要是由学院强制安排导师、学生盲目选择导师和课题,或者毕业论文完成时间紧迫等因素,造成在准备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或解决导致的。
2.1.2 导师指导情况
导师除了承担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外,还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岗位任务,因此,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每位导师会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进度开展指导,导师指导情况统计如图3所示。
图3 毕业论文导师指导情况统计
在整个过程中,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超过10次以上(50.34%)的情况出现在开展课题较早的从事实验研究的学生中,学生开展论文时间较晚或问题较少时,指导次数在5~9次(24.83%)或5次以下(20.69%)的也较为普遍。但是,学生撰写论文拖沓或态度消极,在毕业论文答辩前才完成初稿或总学分未达到毕业要求而放弃答辩资格,导师来不及修改进行指导(4.14%)的情况也存在。
论文修改过程中,学生感受最多的是导师从专业角度的指导(42.07%),以及从大方向把握框架设计和论文的内容(35.86%),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可以顺利开展下去。如果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不高或对课题的理解力不足,以及导师对学生自拟课题不熟悉时,导师只能对论文的格式问题(16.55%)或语言表述等方面(4.14%)进行指导,会出现给学生感觉提不出实质性意见(1.38%)的情况。
师范生的毕业论文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常见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意识,并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3]。此外,化学师范生还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科研实验,强化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无论毕业论文关注的是化学教学,还是化学科研实验,完成情况还受到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2.2.1 生源和研究状况背景
对化学师范类毕业生的生源地及发表论文情况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学生本科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统计
与重点师范院校相比,本校招收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自学自控能力不强、职业眼界狭窄,造成学生毕业论文无论是自拟课题,还是导师指定内容,在撰写时都存在:对毕业论文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对教育实习的感性认识不足、对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不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这些因素造成学生撰写论文时出现观点论证不充分、书写过程拖沓、撰写内容规范性不足等特点。这样的毕业论文参考意义不大,因此,高达87.59%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发表任何论文。
2.2.2 毕业论文选题和开始时间
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与论文选题和撰写时间有直接关系。就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始时间进行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毕业论文选题及开始准备时间统计
论文选题来源最多是导师拟定(49.66%),其中的大部分论文是实验类课题,由学生加入导师课题组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另一部分是学生参与导师的教改项目,完成项目中的一部分子课题。根据文献资料(28.28%)、教育实践(17.24%)和课程学习(4.83%)内容拟定课题,基本全部为教学类论文,也分两部分:其一是导师给出大体方向或想法,或是学生从导师给出的诸多课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课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拟定具体的课题和决定研究内容;其二就是学生完全自行拟定,导师对课题框架和内容进行指导。与课题来源对应的就是论文的选题依据,根据自己的兴趣(35.17%)从导师给出的诸多课题中选择一个课题的情况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是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34.48%)。另外,对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有帮助、对教师职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选择的也较多(22.76%);而仅有7.59%的同学出于撰写起来比较容易而进行自拟选题,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课题缺乏新颖性,与教学实践脱节严重。这部分同学可能本着完成论文拿到学分毕业的想法进行,因此,对于自拟课题的同学更需要导师严格把关。
在大二及大二以前(13.79%)和大三期间(24.14%)开始准备论文的学生,论文内容大部分是针对化学实验类开展的。33.10%的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着手准备论文,占比最多,这主要是由于只有在前期进行资料收集和奠定论文基本框架后,才能根据需要通过实习,参与到实际中学化学教学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和讨论,不断地修改框架和内容,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28.97%的学生选择在教育实习结束或考研后开始论文内容撰写的,大部分是以调查问卷作为研究方法,在实习尾声才能根据实际教学完善问卷内容,另一部分是实习时间紧凑造成的。虽然教学类论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教育实习经历和教学经验,但论文开始时间普遍偏晚,这会对论文质量产生影响。解决教学类论文撰写时间偏晚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本科毕业论文实行双导师制,即邀请中学教师参与论文指导,本科生在大三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期间,由中学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实际教学问题,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更好地结合,拟好题目设计出论文框架,同时也为大四的教育实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需要导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中学化学改革动向,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或者聘请专家到校开展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专题讲座[3],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性准备工作,设置问卷调查内容或教学设计,在实习期间完成调查问卷或完善教学设计内容,让导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修改。
2.2.3 毕业论文类型选择
对毕业论文类型的统计发现,42.76%的学生是实验研究类,57.24%的学生选择的是教学类课题,如图6所示。
图6 毕业论文类型统计
出于对实验感兴趣而从事科研实验类课题的学生高达77.42%。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设置调查了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多选),最为突出的就是看不懂英文文献和实验技能差。分析原因为:①地方性二本院校学生的普遍问题都是高考数学和英语成绩不突出,基础性知识较差,且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化学专业英语、各研究方向间的关联性不大,使得学生在阅读英文文献上较为吃力或者没耐心弄懂;②由于中学和大学的化学教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操作较为简单、方法明确,而科研实验属于探索性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例如,许多同学在使用柱层层析柱法提纯物质时,失误较多。在学生不选择教学类毕业论文的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同学都觉得教学类论文的理论性强(37.10%)、对教学类论文不感兴趣(27.42%)和相关专业型教师偏少(24.19%)。主要原因有:①为了证实结论或验证结果,实验需要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表征和分析。相比较而言,类似于按图说话,运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很多;而教学类论文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教学理论,文字性表达较多,给学生以教学类比实验类内容理论性强的感觉误区。②学生对教学类论文不感兴趣,则主要是由于实验类内容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合成的新物质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成就感,使学生对实验更感兴趣,而教学类内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③虽然化学化工学院参与教学的教师可以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但专门从事中学化学教学教法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只有两人,满足不了师范类学生从事教学类论文研究的需求,这是大多数师范类院校都存在的问题。
撰写教学类毕业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教育理论类(29.66%)、教法技能类(23.45%)和教学设计类(4.14%)(图6)。教学设计类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不熟悉,设计不出较为新颖、操作性较强、教学意义较好的教学内容。而教育理论和教法技能有专门的课程教学,学生较为熟悉。在教学类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用到的知识与能力来源最多的(多选)分别是开设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技能》《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心理学》《教育学》和《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在2019版《昆明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工科分册)》中,都属于化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教师教育必修课和拓展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师范生系统的化学课堂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升从事化学课堂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等专业核心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类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具备从事化学专业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4]、检查和衡量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体现[5]。
由于实验类论文都是与当代科技前沿内容相关,在创新性方面比教学类论文普遍较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高些,因此,对完成教学类毕业论文学生的论文水平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图6),大部分同学(40.96%)觉得自己水平一般,持“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前人基础上有创新、在前人基础上有创新和完成任务”观点的占比分别为15.66%、10.84%、12.05%和10.84%。这由两方面因素造成: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教学一线的实习实践经历不够,自身缺乏对教学实习的感悟。师范生虽然有一个学期的中学实习,但除了要参与教学活动外,还需配合班主任参与教学班的全程管理,消耗了太多精力,而一些同学要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剩余不多的时间内抽空复习,都没有充分时间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②学生虽然发现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并没有在中学真正实施,没有实际效果,所提出的教学措施停留在文字上。除了中学课堂教学时间紧凑,无过多时间进行教学实践外,对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认识不足,实际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或不突出,也影响了师范生论文撰写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没有选择科研实验为毕业论文的主要原因是导师的人数限制(54.22%)(图6),这与科研条件和导师配制等客观因素有关;而没有兴趣、自身能力没有达到导师要求、科研实验中途退出、实验压力大以及不适应实验室试剂和药品的气味或过敏的学生分别占15.66%、13.25%、7.23%、6.02%和3.61%,这是学生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2.2.4 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实验类课题还是教学类课题,论文撰写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承担指导和辅助学生完成的职责。为了更好了解学生撰写论文与哪些自身因素有关,从论文写作因素、遇到的困难、研究能力和自身条件等四个方面展开,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研究技能不够、写作水平不好和不熟悉研究领域是影响论文写作最多的因素(多选),与之对应的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选):文献资料准备不足、时间分配能力不好和没有把握好选题,无从下手。这些问题说明:①查阅资料能力较差;②分析论证不透彻,重点不突出[4],日常缺乏写作训练;③实验数据不充分,不能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整合[6];④学生选题过于盲目,所选课题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7]等。
图7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我们提出的解决措施主要有:①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就应该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②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考核中,加重对学生过程考核的比例,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能真正掌握相关技能;③导师严控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撰写方向,避免出现课题研究内容过宽、内容空洞和结构松散、与实际教学情况脱节的论文;④强化教学技能训练,锻炼学生教育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应用能力,从课程的学习感受和体会中提炼毕业论文课题[8],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更好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5 学生对完成毕业论文的理解
撰写完毕业论文后,还需与导师不断沟通、认真修改用词和语句、理清论文逻辑结构和撰写思路、提炼论文研究深度,之后才能定稿并做好答辩相关准备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43.45%的同学表示对自己后续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实验研究有帮助;42.07%的同学认为掌握了基本研究的方法;64.14%的学生意识到从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选题、材料准备、写作技能训练、内容的规范化书写、论证论点的提炼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4.83%、19.31%和11.72%的同学认为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并且学生发现在后续的研究中(多选),无论是研究思路、素材积累,还是查阅文献资料和文章书写,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毕业论文撰写训练,初步掌握了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够为职后教学研究奠定基础,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提高了师范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激发了研究意识。详见图8。
图8 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本人的意义情况统计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①需要导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规范化写作等各个环节严控和把关;②教学类毕业论文的学生,要及时关注教育改革新方向、新动态,从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寻找灵感和素材,提早准备课题和资料,掌握毕业论文书写的基本方法;③实验类毕业论文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实际操作外,还需关注科技前沿发展,导师注重培育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总之,学生需认真对待撰写毕业论文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切实提升化学师范类本科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师范类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