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让我领悟到祖国的强大

2022-06-29 12:31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冬奥北京世界

□本刊编辑部

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便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 个查验环节的“智能防疫员”;碳排放量接近于零的绿色低碳场馆制冷系统;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通过遥控器可调成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不同模式,能为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的智能床;可给无障碍需求人士提供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盲道等设施信息导航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冬奥会上的各类高科技让世界惊奇,开闭幕式更是让各国人士赞叹,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祖国越来越强大。在此,本刊邀请了6 位普通职工,请大家讲述自己的感叹和自豪。

与世界拥抱向未来出发

北京住总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李月梅

冬奥会刚刚落下帷幕,但它留下来的一帧一幕却让人难忘,我们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宴,生动展示了中国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格局,快意抒写了华夏文明的浪漫洒脱、形象诠释了世界人民对美好和平的追求向往……在这场令人震撼的盛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文化底气、我们的科技实力、我们的共同梦想、我们的青春力量,这些让我自豪。

我们的底气——传统文化赓续展示中华底蕴魅力。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这是中式特有的浪漫情感最真挚的表达。源自古代同心圆玉璧形象的奖牌,采用青铜礼器“尊”曲线造型的火种台,这是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最生动的证明。这些浪漫又温情、含蓄而有力量的输出,源自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的自信。这份自信由内而生,不禁让人对这个傲立东方的文明古国更加心神驰往。

我们的实力——科技璀璨绚烂演绎时代蓬勃朝气。开幕式上目光所及的科技感扑面而来,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倾斜而下的黄河之水、跟随演员脚步变幻的“流沙”让人赞叹不已,虚实结合实现了“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漫”的效果,人工智能、5G、AR、裸眼3D 等多种科技成果为冬奥会注入创新动能,让人身临其境地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用科技力量演绎的中国故事更具“时代感”。

我们的梦想——大国包容情怀传递命运共同理念。在这个体育盛会上,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多样文化交融互动,开幕式由各参赛国的雪花引导牌聚合的“大雪花”,闭幕式四面八方飞来的红丝带汇聚的“中国结”,无不体现了“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以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夙愿。“一起向未来”的主题让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再次得到升华,实现了世界人民心灵上的契合、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

我们的力量——青春无畏奋斗点燃未来前进希望。我们的亿万中华儿女,他们是新生代的奋斗者,一批“00 后”小将驭雪而驰、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个历史性的突破,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心怀梦想、无私奉献,毫不保留地用他们的激情跳动青春脉搏,贡献他们火热的青春力量,展示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怀,中国青年的形象因这场盛会在全世界更加闪耀夺目。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中国不负使命和重托再次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让我们带着这份身在华夏的荣幸、自豪和感动,素履以往、迎风踏浪、踔厉奋发、筑梦前行,一起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

百年京张铁路见证冬奥盛会

北京碧圣联合水务有限公司宣传专员 张慧慧

“由丰台之柳村,趋东而北,沿都城,越清河,抵南 口,穿八达岭,出岔道城,跨 怀来、宣化,以达张家口,延袤三百六十余里。”在詹天佑的 《〈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叙》 一文中这样记录着。说起京张铁路,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从塞外进京必须穿一穿八达岭隧道、走一走“人字形”铁路。这段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的铁路,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精彩瞬间。

100 多年前,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帝国主义疯狂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詹天佑在重重压力下承担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当时的我国工业能力弱,只能花费重金向国外购买。时至2022 年,往返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服务于北京冬季奥运会,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了从每小时35km 到350km 的跨越,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自动驾驶。“刷脸”进站、行程规划、WiFi 覆盖……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各界媒体在京张铁路上实现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梦幻联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聚焦北京冬季奥运会,来自91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 名冰雪运动健儿奋力拼搏,赛场上的他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首条智能高铁服务冬季奥运会、全部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大规模采用更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稳定连续的5G 信号云转播联动全球……北京冬季奥运会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如今,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它的顺利筹办不仅助力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也点燃了十几亿中华儿女建设体育强国的万丈豪情。京张高铁依旧驰骋在北京、张家口之间,它的使命还未落幕,作为实际运行于北京与张家口两地的高速铁路,交通便利将增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也将为两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冰雪还未消融之际,约上三五好友或带上家人,乘上京张高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一看世界上首座建在奥运村内的车站——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去体验一下冰雪项目,感受一下冰雪世界的快乐。或者在盛夏之际,沿着奥运健儿的足迹去感受下山间的清风,策划一场消夏避暑之旅。

冬奥会似春风 激励我们奋发作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会副主席 王金龙

北京2022 年冬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迅速发展所积淀的深厚物质基础和科技实力。

是什么让我们在疫情期间,扛着压力和责任,带着担当和使命,“干成”了冬奥这件大事、盛事、伟事?

我认为,首先中国政府展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超强能力。无论是在应对疫情,还是涉外紧急救助和援助,中国的高效率都令世人赞叹。其次,是各类新科技的蓬勃发展铸就了我们的底气。初心铸魂,匠心筑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各类新科技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各行各业工作者无私的奉献。第三,党和国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设计。人才的回归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恰恰是疫情处理的表现,进一步吸引了人才的回归。在我们的祖国“江山就是人民”,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为冬奥会平添了更多的色彩。

由此,我也在思考,冬奥会呈现出的科技、管理、人才等高水准,我将如何从中学习、融入,与医院的工会工作结合起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022 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工会工作也要聚焦这条主线来思考、来行动,工作效果也要以此来评价、来检验。因此,结合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启示,我认为,无论是在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上,还是在培养人才等方面,工会都要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在有效履行职责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高质量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民族之人。我们要时刻谨记爱国、报国、强国的信念,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奉献自己,让她不再受到风雨的侵袭;努力钻研知识,从初心铸魂、匠心筑梦中汲取力量,将渺小的自身融入祖国的建设中,担当作为、勇毅前行。

冬奥科技彰显大国自信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丰台营销分公司 董思含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闭幕,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内心汹涌澎湃,充满着强烈的自豪感,因为这届冬奥会让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力量之强大、文化之自信。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闭幕式精彩绝伦,盛会的举办让我切身体会到如今的中国正走向繁荣富强。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出了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14 年后,我们向世界展示了另一个中国,一个更自信、更包容的中国,用科技的手段彰显着我们国家的逐步强大。从“我家大门常打开”到“一起向未来”,无一不体现中国人民真诚、善良、包容的世界观。

体育之于国家,是强盛的标识,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古都北京,“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这个冬季,全球疫情下的一股暖流,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早在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考察北京冬奥筹办工作时,特别强调场馆建设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四个特色,摆在首位的正是科技。面对全球疫情肆虐,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科技更是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冷链物流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可以对物资进行安检消毒,为冬奥会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小笨蛋”机器人负责移动测温与防疫监控,随时对公共区域内没佩戴口罩的人用英文进行提醒;时速350 公里的无人驾驶技术列车穿梭于冬奥会的三个赛区,保障运动员和媒体的交通便捷;自主研发的5G 技术使列车上具备全球唯一高清移动演播室,主持人在高速移动中也能对赛事进行播报;4K 轨道摄像机系统“猎豹”,在短道速滑的赛场上360 度无死角高清捕捉运动员们的一举一动;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5G高速传送特性的“鹰眼”在越野滑雪的赛场上默默注视着每位运动员,将违规“抓现行”,让他们都能在这冰雪世界里赢得“洁白”的成绩。

科技引领未来,此次冬奥会不管是针对疫情而生的科技产品,还是为比赛现场提供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向全球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实现了自我超越,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精神,将科技元素融入的恰到好处。自信中国,阔步向前,这场充满冰雪元素的盛会,在“冬奥科技”的助力下,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更加繁荣、更加自信和更加强大的中国。

冬奥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繁荣富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 陈媛

随着时间的流逝,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此次冬奥会的举办是一个漂亮的转型,从“我”变成了“我们”,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世界观,紧紧围绕着“团结”与“和平”向世界呼唤,让世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体悟到中华民族的底蕴与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正在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前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态势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一场完美的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虽处疫情,中国依然勇于向世界兑现承诺,从物资供给到场地设施,从疫情防控再到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都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强大是由内而外的,我们的内在精神,心底里的文化底蕴是不容小觑的。

“绿色”的冬奥会——本届冬奥会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其中,奥运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可以说一切做到了极致。“云”上的冬奥会——作为史上首届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计算,使许多现场的采编工作可以转移到云上,实现远程操作,极大降低了冬奥会现场的转播负载。“公正”的冬奥会——为了让裁判和观众更直观地观看比赛,冬奥会采用了360 度的拍摄技术,能在时速70 公里的速度下捕捉到4K 超高清画面,这套超高速轨道摄像机系统也被命名为“猎豹”,让“脏手”无处遁形。“智能”的冬奥会——从机器人“防疫员”、机器人“餐厅”、带闹钟的智能床,到“健康环境监测”“改善调节”“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等系统与“智能呼叫胸牌”,使整个冬奥村难觅“安全盲区”,处处显“关怀”。此次冬奥村中的多处细节展现了东道主细致入微的关切,温暖的人文关怀尽显其间。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史无前例的冬奥会,科技、智慧、绿色、节俭,我们看到如此优秀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奥运赛事中,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良好体验。我希望本届冬奥会上展现的这些科技能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也是敢于创造未来的民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砥砺前行,定会冲破难关!

让冬奥成果更多惠及民众

门头沟区总工会办公室干部 王丹

“北京冬奥会备受瞩目,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和可敬的大国形象”“冬奥之约,中国之约,国人之约,展示中国”“冬奥之约,大国风范”“冬奥之约,新春之会,大国风范,体现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网络上的好评比比皆是,字里行间都在表达一个意思——国家强大了,民族自信了。

尤其是闭幕式上,东道主北京向各国运动员和嘉宾折柳寄情,依依惜别。随着 《送别》 的旋律响起,绿色的“柳条”在鸟巢体育场内悠悠飘扬,一片巨大的“雪花”出现在体育场上空,几束耀眼的光束组成大树,穿过雪花火炬台,射向空中,直达天际,那绿色光束更像是极光般震撼。其背后“真激光”显示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BT.2020 国际最新标准的显示技术。

当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科技已不仅仅是手段、工具、元素,其本身也承载起表意的作用、人文的温度。北京冬奥会的点火方式惊艳世界,奥运历史上首次以绿色环保为原则打造的主火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冬奥会闭幕式上,通过AR虚拟实时渲染技术,让中国结的红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鸟巢上空,编织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缠绕在巨型雪花火炬周围。传统花纹的中国结、浪漫冰花围成的中国结、红绸飘舞的中国结……不同质感和元素的中国结被冰花包围。这是中国与世界的连结,也寄托着全世界在一起、“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能在现场直观感受开闭幕式,我感到无比自豪。我想,开闭幕式中的高科技应用不仅在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发挥出独特作用,还将在未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冬奥会后,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让冬奥成果更好地为全民共享,科技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些科技也不仅仅是奥运专享,未来也将走进你我的日常生活,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冬奥北京世界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