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 科学话语 共情传播

2022-06-30 15:13唐俊
国际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

唐俊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议程之一。纪录片《对决新冠病毒》通过设置优势议程占据信息制高点,进入舆论争锋纵深场域;运用科学话语跨越意识形态差异和制度文化隔阂,促进编码和译码的和谐;以共情传播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重通过人本化叙事在不同背景的受众中形成共鸣。这些策略为提升国际传播实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议程设置;科学话语;共情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关于疫情的话题已成为全球舆论场的焦点议程之一。当前,全球疫情不确定性仍然高企。中国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可以预见,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抗疫表现仍将长期关注。近两年来,为了展现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我国媒体不但进行了大量新闻报道,而且推出了《武汉战疫纪》等优秀纪录片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2021年12月30日和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出品的纪录片《对决新冠病毒》在CGTN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CGTN官网、CGTN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以及央视网智能大屏院线“秧纪录”同步播出。该片分为《勠力同心》《休戚与共》上下2集,每集50分钟,总时长100分钟。这是我国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储运、接种和国际供应的纪录片。 该片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战疫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已从前一阶段的动态记录为主逐步转向侧重于深度呈现,从而在国际舆论场上更有力地发出中国的声音。从议程、话语和情感共鸣角度分析研究《对决新冠病毒》的国际传播策略,有助于为未来国际传播中的纪录片创作生产提供启示。

一、议程设置:进入疫情舆论争锋的纵深场域

(一)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

作为传播学中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议程设置理论由美国学者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大众媒体通过反复报道某些新闻,持续不断地强化某些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这种效果虽然发生于最初的信息传播阶段,却有可能将影响延伸至后续的态度和行为阶段,并造成累积的、长期的影响。 议程设置能力是主流媒体的核心能力之一,正如1997年美国语言学家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在《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一文中所指出的:“主流媒体是精英媒体,有时候被称为设定议程的媒体。因为资源丰富,它们设定框架让其他同行在此框架下运行。” 对于全球性的媒体而言,舆论影响力正来源于其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由于国际事务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受众很难对其拥有亲身感知,因此更依赖于媒体对相关事物的反映。

纪录片的内容体量大、制作周期长,因此不像新闻报道那样能够持续、频繁地建构议程,但正如既往研究所指出的,纪录片同样具有议程设置功能。20世纪80、90年代制作播出的《话说长江》《望长城》等曾经引起轰动, 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纪录片《龙脊》在1994年播出后,引起了人们对失学儿童、希望工程的強烈关注。 相比新闻报道“短平快”的特质,纪录片更为隽永、厚重,能够以较长期的跟踪拍摄、深入的采访挖掘、精致的视听语言、丰富的人文内涵,进入更为纵深的信息场域,在议程设置中起到独特作用,产生更为长久、更加深远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新冠疫苗”题材纪录片在议程设置上的优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基于自身的立场态度、资源条件对议程进行选择和建构。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总议程,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炮制了一系列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分属议程,如“实验室病毒泄露”“疫情初期有所隐瞒”“隔离措施侵犯人权”“动态清零政策影响经济复苏”等,罔顾事实、恶意中伤。对此,中国主流媒体一方面冷静应对,以事实击败谬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条件,在国际传播领域设置并引领议程,其中之一就是新冠疫苗。遏制疫情持续蔓延,疫苗接种是关键,同时它也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构成重大影响。中国在疫苗的研发、生产、接种、安全性以及全球供给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已有多位外国领导人接种了中国疫苗。 因此,作为中国外宣旗舰媒体,CGTN在新冠疫苗话题方面具有议程设置优势,可以从这一侧面有力说明中国在战疫措施上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以往的疫情题材纪录片大多聚焦于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对决新冠病毒》则另辟蹊径,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辐射与疫苗相关的各类机构,将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置于前台展现。该片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通过纪录片翔实反映疫苗研制、接种情况的先河,有利于通过议程设置占据信息舆论制高点,对于反击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二、科学话语:促进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和谐

(一)三种受众解码方式

197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通过对电视话语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将信息制造者视为“编码者”,将受众视为“解码者”,进而描述了受众对话语的三种解码方式:第一,受众完全按照制作者的编码来解码,两者完全对称;第二,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对编码的意义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即传播处于矛盾的协商过程中;第三,受众对编码的意义进行反向解读,走向了制作者的对立面。

在国际传播中,受众完全按照制作者的编码来解码的情形较少见,常见的是协商型编码方式,这时编码者要做的是尽可能消除误解,促进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和谐,至少要避免发生对抗型解码。导致编码与解码不和谐的原因很复杂,在国际传播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差异,包括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如霍尔所指出的,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主导意识形态的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使“编码与解码之间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文化隔阂的存在,即编码者和解码者往往采用的是不同的文化符码,从而导致传受双方关系的不和谐、不一致。研究者认为,在两种文化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误解、误读是经常发生的,有时这种误解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B7AFA16B-C8CF-4C2B-83E0-CD4390CFB650

(二)三个层次的科学传播体系

纪录片《对决新冠病毒》突出科学话语的运用,通过知识的传播来促进编码和解码的和谐。作品针对一系列与新冠疫苗相关的问题,通过大量前期调研、文献查询和权威采访,构建出由三个层次组成的科学传播体系,起到为受众答疑解惑的作用。

一是关于疫苗的历史知识沿革和基本原理。该片回顾了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从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始终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在应对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和流行病的挑战中,疫苗的发明始终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二是关于新冠病毒和疫苗研制的知识。该片回答了新冠病毒的概况,疫苗的种类和特点,如何研发、生产和储运等专业性问题。三是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知识,包括灭活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区别、如何通过疫苗接种应对变异毒株等,这部分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联最为紧密。

面向大众的知识传播讲求生动直观、通俗易懂。《对决新冠病毒》运用电脑动图(CGI)呈现了微观世界中的病毒樣貌和生存状态。此外,科学普及要证据确凿,才能有说服力。片中运用大量具体翔实的数据来推进叙事,同时通过对专业人士的采访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例如,从钟南山院士到基层社区医生都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解答,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三)科学话语在国际传播中的意义

话语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共享假设的特定言说和思考方式,以影响和形塑人们对某个话题的理解和行动。 在国际舆论场上,政治话语所占的比重较高,是占据主导性的声音,而《对决新冠病毒》则借助科学话语的客观、理性的基调,串联起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自然科学知识是对自然运行法则的概括和总结,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会因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关于病毒和疫苗的知识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对它们的科学传播有利于海外观众在解码过程中超越意识形态和文化框架的影响,以更理性的态度、相对深入地理解编码的文本及意义。当然,作为意义建构的主动参与者,受众未必能完全接受制作者提供的符码。但在国际传播中,以科学知识的传递为手段,的确有助于促进编码和解码之间的和谐,有效避免对抗型编码的发生。《对决新冠病毒》播出后,海外观众在YouTube平台上的较多好评也体现了这一点,例如,“感谢你们慷慨地分享知识、经验、医疗用具和其他保护和战疫手段,感谢你们的药物和疫苗,感谢你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领导力”,“我更希望使用中国的疫苗,但我们在加拿大仅限于使用美国的产品。请保持健康,谢谢你们的视频”。

长期以来,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中,自然、科技、旅行、美食等题材所占份额较高,这绝非偶然。除了影像文本的画面优美、视听感染力较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题材的话语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较少,更易于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此,在国际舆论场的博弈中,更需重视话语视角和方式的选择。

三、共情传播: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一)“共情”概念:从心理学拓展到传播学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均有运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学派开创者卡尔·罗杰斯从心理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关系的角度,对“共情”进行了阐述,并将其作为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素之一。他指出,“共情”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个体像体验自身精神世界一样去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换位思考以及这些思考所产生的情感和非情感的后果。 此后,共情理论逐渐进入传播学领域。心理学中辅导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入传者与受者的关系研究和实践,为促进两者的沟通交流,更有效地实现信息内容的传播提供方法论指导。特别是在国际传播中,实现“共情传播”的必要性更为凸显。如既往研究所示,当理解受阻,共识难达,分配的正义亦有障碍时,那么人类首先建立一种与他者共在的理念,并努力发展共情的关爱,将有利于解决全球传播中“对空言说”的传播困境。 无论是在心理学还是传播学的语境中,“共情”的本质都是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

(二)认知共情:“与他者共在”的理念

内容创作,首先要实现认知共情,即制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目标受众所关心、所需要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反馈。《对决新冠病毒》在内容设置上寻求与海外受众的认知共情,特别是在下集《休戚与共》中,凸显了中国为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人民谋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所做的努力,而国际合作也为中国疫苗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巨大支持,呈现出双向互动的过程。作品记录了多国驻华大使到科兴、国药等中国医药企业考察疫苗生产和商谈合作的场景,并通过新闻素材展现了不少国家民众对新冠疫苗的渴望,以及中国疫苗在阿联酋、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国的接种情况。《对决新冠病毒》在地理空间上覆盖了广阔的地域,通过双向的信息循环,阐明了中国疫苗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致力于推动弥合因贫富差距导致的疫苗分配不均衡,有助于使广大海外观众认识到片中信息内容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建立起认知和心理关联。

(三)情绪共情:宏观框架下的人本化叙事

除了认知共情,即非情感后果,实现情绪共情,即情感后果也非常重要,只有两者相融才能形成真正的共鸣。为此,制作者除了传递实质性信息,还要以一种能够巧妙传递爱与关怀的方式进行内容呈现,从受众的角度体会、理解其内心的感受和意义,形成共情性表达。为此,在宏观框架中引入富有温度和感染力的人本化叙事不可或缺。在《对决新冠病毒》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塞尔维亚收到第三批中国疫苗当天,正是该国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的51岁生日;北京交通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艾博迪一家虽被疫情阻隔相距数千公里,可是家庭成员得到了共同的保护。艾博迪的母亲是一名社区医生,为当地居民接种来自中国的疫苗,其中包括艾博迪的父亲,而艾博迪在学校接种的是同一款疫苗。这样具体而微的人本化叙事贴合日常生活而非“对空言说”,使身处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背景中的民众能够感同身受。与此同时,纪录片中对于国内人士的呈现同样注重“情绪共情”。例如,患有基础病的北京市民李阿姨在社区医生张颖的帮助下最终消除心理顾虑接种了疫苗;科兴中维物流负责人曲志阁为保障新冠疫苗在长时间、长距离运输中的质量安全,一连20多天没能回家,被女儿抱怨“不想见他”。这些都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

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交织而形成的共鸣效果,能够有效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观点,从海外受众在YouTube平台上的留言可以看出来:“现在,印尼的情况越来越好,几乎恢复正常了……感谢所有参与的人,包括中国政府”,“菲律宾人也感谢中国提供了救命的疫苗。我接种的是科兴疫苗,一切都很完美”。显然,作品触动他们的正是信息内容传播中体现出的换位思考、共情表达以及对受众的理解。

结论

虽然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其功能重点不是让人们“怎样思考”,而是引导人们“思考什么”,但后者对前者亦有重要影响。在国际传播中,进一步发挥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统筹新闻报道和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动引领议程,有利于更主动地把握国际话语权,有效传播中国声音。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溯源、防控方式、疫苗效力等,国际上还存在不少争议,而这些本质上都是严谨的科学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指出,反对将病毒标签化、疫情政治化。因此,疫情议程的国际传播应更多地采用客观理性的科学话语、知识话语,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和制度文化隔阂,促进编码和解码的和谐,提升传播实效。

讲好中国故事需看见他者、听见他者,进而理解他者。 这与共情传播的观念一脉相承。国际传播应当进一步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中国和世界紧密结合,将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相融合,讲述更多“休戚与共”的故事,增进信息内容和表述方式的接近性,引发海外观众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效能。

(责任编辑:林凌)B7AFA16B-C8CF-4C2B-83E0-CD4390CFB650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视角下的青春电影营销
议程设置下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再现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议程设置视角下中亚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