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

2022-06-30 23:54王群辉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理论

王群辉

高校辅导员是引领在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使命,处在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坚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积极做一名合格的实践者。

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修订后的《规定》促进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并制定了“蓝图”,对明确辅导员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思政引领者的职业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1.建设合格的辅导员队伍

(1)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

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规定》,理解其中的原理,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思想的核心实质,新时代内涵和实际要求,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魅力,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让新时代的思想入耳、入脑、入心。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做一名新时代思想、精神的传播者和播种者。

(2)坚持用新思想指导实践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和引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关注实际问题,有效地将学习效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并将其转化为实施的习惯。

2.将思政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高校辅导员应当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去。大学生的多数时间都花在课堂上,所以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普及到各个主题班会中。这种微妙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其在意识形态和心理方面自觉接受教育和指导。

3.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

要在高校建设好思政课,必须牢牢把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充分探索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优势,建设好思政小课、社会大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通过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践互动的德育共同体,推进思政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融合。

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应加强理论支持、研究和反馈,并着眼于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及学术观点等,着力研究和扩大教学内涵,努力做到用透彻的理论分析、思想理论为学生解惑答疑。一方面,用强大的真理力量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遵循当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使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高校辅导员应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立德树人放在责任的首位,主动积极地响应新时代的號召,认识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道路,是培养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把《规定》作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行为准则,敬业爱生,潜心育人,把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终身从事并倍感光荣的事业去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

(编辑 文凤)584622D3-2AEC-4822-BBA9-FD7A6496236D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理论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