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建设策略

2022-06-30 02:29张扬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设策略

张扬

摘 要:在城市更新和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存储城市文脉、记忆和特色风貌的特殊单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在拆除重建和静态维护的理念指导下,这种价值却难以有效延续和活化利用。研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共生的概念模型,并以永州江永潇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空间、功能和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共生策略应用,兼顾了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和发展协调性,以期在权力、资本、居民三方博弈局面下实现经济发展、文化保护、民生改善等差异诉求的满足与平衡。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建设策略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认知发展

1.1两种典型保护更新理念的对比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产生诸多矛盾,保护更新理念与目标的错位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主要存在两种倾向,即“拆除重建”与“静态维护”。“拆除重建”表现为建筑和区域的大拆大建、对文化传承的破坏以及对使用功能的完全置换。这些措施违背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产生“建设性破坏”,使其失去内在的历史、文化、考古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价值,造成“千街一面”的局面。愈来愈多的决策者意识到“拆除重建”的破坏性,一是出于维护历史建筑原真性的目的,更多是由于观念与技术的落后、房屋产权复杂、多头管理,倾向于选择“静态维护”思路,对部分损害严重的单体建筑做“修补式”改造。失去新功能、新技术的历史文化街区,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最终因“保护性衰退”成为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1.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割裂”表征

在“拆除重建”和“静态维护”两种导向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出现了多种“割裂”表征:1)价值向度的割裂。历史文化街区在不同治理理念、不同实施主体和不同利益谋取驱动下呈现出“保护”与“更新”的单向度取舍,如上海“新天地”街区改造商业价值的巨大成功伴随着文化价值的多层异化,并引发模式化空间生产;2)空间尺度的割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式呈现片面化、局域化特征,忽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多层次空间尺度的割裂;3)时间维度的割裂。其一是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直接导致历史虚无和“真名城”变为“假古董”。其二是以一种历史时期完全代表某个街区,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是多时代历史记忆、文化的叠合体,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嬗变、功能演替和文化流变历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1.3國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新趋势

近年来,国内规划、建筑和社会学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提出不同的认识。张尚武认为中国的规划工作迫切需要从发展优先、效率优先、技术优先的价值理性回归人文理性和生态理性。董卫强调城市是动态变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需要动态地去看待城市的发展。边兰春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应秉持“求同”和“存异”的价值取向,从中找出遗存保护、风貌延续与社会生活演进三部分协同关联的最佳方式。历史文化街区既要不断深化对其文化内涵、价值和场所精神等无形之物的认识,也要摆脱过去片面局部保护的路径依赖,具备动态发展的眼光,强调整体性保护与发展。在新旧物质文化并存、生长、冲突的历史文化街区当中,如何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动态平衡,仍然需要寻求理论支撑。

2.共生理论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更新框架

2.1共生理论的解读与整体性共生

“共生”最开始是生物学的概念,指两种生物或其中一种因为不能独立存在而共同生活,且均可获得利益的现象。在建筑学领域,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最早提出面对新旧关系时要尊重彼此个性并共生互融,是在对立与矛盾中建立起创造性关系,其思想主要包括内部与外部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共存、异质文化的共生等方面。社会学的共生理论从系统论出发,认为共生关系包含三个基本因素: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和共生界面①。稳定的互惠共生是系统演化的最优目标。不同学科领域的共生理论分别阐释了共生类型、路径和结构,但仍缺乏系统性共生理论框架指导相关规划。

2.2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共生理论框架

结合共生理论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实践和共识,本文构建了包含多领域共生理论基础、多重方法、时空尺度分析、四大原则、双重目标和三维实践策略的整体性共生理论框架。研究引入生物学、建筑学和社会学的“共生”理论内容作为整体性共生的理论基础。整体性共生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外、历史与现实、异质文化的“互惠共生”。社会学的共生系统为整体性共生理论提供了实践维度的分析模型。共生单元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元素,主要涵盖新旧空间、功能、文化等要素。共生环境则是由城市经济、工艺技术和政策背景等因素组成,交通设施、规划与发展理念则组成共生界面。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方法把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程和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方法获取民众对街区重要历史场所节点的感受和意见,为规划师制定街区整体性共生策略提供引导。整体性共生理论采取整体性思维从时空尺度上看待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时间尺度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生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提取不同时期建筑和空间格局嬗变、功能演替和文化流变的规律和特征,严格保留和谨慎修缮不同历史片段的建筑,最大可能实现历史街区完整时间序列信息的呈现。空间尺度上,跳出历史要素单体保护的原子主义思维,建立要素关联及其对整体产生影响的系统性整体主义思维,宏观层面上协调历史街区与城市的关系,中观层面上优化历史街区整体格局,微观层面上则是关注建筑空间协调性。

结语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面向高质量的城市建成区更新也成为政府、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城市空间的特殊构成单元,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双重属性,既是承载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也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不可再生资源。然而,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实践中,由于过度逐利和规划理念的偏颇,历史文化街区遭到破坏,进而对城市文脉、风貌和文化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丁奇,朱方钰,梁健.产权导向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北京延寿街城市更新设计为例[J].中国名城,2021,35(09):36-42.DOI:10.19924/j.cnki.1674-4144.2021.09.006.

[2]魏瀚宇,贾鑫铭,阎波.城镇历史景观视角下巴蜀传统场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四川元通古镇为例[J].当代建筑,2021(09):125-130.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建设策略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