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古都》中的传统美

2022-06-30 05:07吴长红陈浩
文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日本文学古都川端康成

吴长红 陈浩

内容摘要:《古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整本书中体现了作者追求西洋思想到回归日本传统文学的历程,通过描写京都这座古都中的传统节日、传统建筑、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化在西洋化中面临的危机[1]。川端康成用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人物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了作者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迷惘和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另外,作者通过描写自己所熟悉、所深爱的日本传统文化,唤起了国民对复兴传统文化的共鸣[2]。《古都》中的文字深刻体现出日本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尊崇,对季节变迁的感伤、对万物无常的感慨。主人公千重子有着日本女性独有的特征和美丽。本论文从《古都》中描写的京都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解讀其中所包含的传统自然思想、物哀思想以及主人公身上的传统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川端康成追求传统的原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 《古都》 传统美学 传统思想 日本文学

川端康成的作品深深植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鲜明地表现出日本民族的特征。传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向世界文坛展现出日本的传统美,这也是他被世界文坛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以代表作之一《古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化的步步渗透加速了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日本传统文化一度陷入衰退的境地,对传统文化的衰亡感到悲伤的川端康成,以京都为舞台,构思了这部描绘日本传统美的名作《古都》[3]。《古都》围绕着小时候一出生就分别的双胞胎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再度重逢,描绘了“平安神宫的樱花”、“祗园祭”、“大文字烧”、“雪中的北山杉”等京都四季的应时风景。阅读《古都》,我们会发现自然思想、物哀思想等日本传统美学精神深深地融入其中。本文在探究《古都》中日本人的传统思想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传统特征的同时,探求川端康成执着于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古都》中描绘的传统事物

1.传统节日、建筑

一般来说,古老的都城当中都会保留着许多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节日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就对京都的传统节日和祭典作了忠实的记述。祗园祭(八阪神社的庙会, 7月17日至24日)、葵祭(京都贺茂神社的庙会,5月15日)、竹切祭(每年6月20日在京都市鞍马寺举行的庆典。)等自古以来就有举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开的赏花、茶事、山车、拜社、送火等祭祀活动也贯穿了《古都》全篇。川端康成表示,由于平安神宫、清水寺、鞍马寺、青莲院、八坂神社等数不尽的古老建筑,古都充满了年代气息。当然,在《古都》中,这些祭典不单纯是封建迷信活动,更是对传统的追忆。当时,热闹的祭典上虽然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和风俗,但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这就是川端康成之所悲。

2.传统和服、艺能

《古都》中,川端康成对和服进行了大量描写,将日本的传统服饰展现在读者眼前。作品中,京都的商业以手工作坊为特色,主人公千重子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和服批发店,作为一个极其遵循传统的人,看着其他店铺不断地进行改良,他却依然坚持着过去的规矩。其他店铺都在和服上绘制紧跟潮流的花纹,而佐田太吉郎却喜欢从古典作品中寻找花纹的灵感。他对潮流的和服花纹感到不满,于是前往嵯峨山的尼姑庵闭关,想要在那里创造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古典花纹[3]。另外,在精致优雅的和服腰带里,巧妙地交织着青年男女纯洁的感情和微妙的心理,以及他们的命运[4]。佐田太吉郎作为古京都人的代表,经营西阵织屋的大友宗助的长子大友秀男作为新京都人的代表,通过设计和服和腰带上的图案,我们可以看到新老两代京都人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和传承的差异[5]。

川端康成在《古都》中也描写了艺妓、舞妓的传统艺能。京都祗园的艺妓起源于大约300年前在北野天满宫和八坂神社门前町的水茶屋里,向参拜者供奉茶和点心的女性。后来,她们除了提供食物以外,也开始表演舞蹈和歌曲,许多人聚集到此看这样的表演。后来为了争夺客人,茶屋之间开始互相竞争,让少女穿上美丽的和服表演,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花街形态[6]。京都是艺妓聚集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祗园。在《古都》中,以佐田太吉郎与上七家茶馆老板娘的邂逅为契机,作者描述了京都的艺妓,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川端康成致力于描绘京都传统艺术,追求传统,继承传统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艺术世界。

二.传统思想

1.传统的自然思想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环境优越,自然条件温和,但与此同时,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对于居住在自然灾害难以预测的国土上的人来说,自然的无常就像是从先祖的记忆中流传下来的东西一般,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五脏六腑。自然给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很多影响。在像日本这样自然条件丰富多彩、变幻无常的国家,自然而然地就诞生了八百万神,并一直被崇拜着。日本人是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国民,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带给他们恩惠、带来生命、带来成长、带来果实,是应该亲近的东西,绝对不是与人类对立的可怕之物。他们觉得祖先世代依自然而生,自己也要沿着这条路前行。正是这种传统的自然观,使日本人能够以敏锐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四季变化之美[7]。

《古都》把京都四季的变迁描绘成一幅幅风俗画。作品以《春之花》为首章,以《冬之花》做尾章,将情节在季节的变化中一步步推进[8]。作者在文中多处描绘了自然风景,“那边的红色垂樱美丽极了。这也是有名的樱树。它的枝桠下垂,像垂柳一般,并且伸张开去。千重子走到樱树荫下,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花儿飘落在她的脚边和肩上。”[9]是在第一章中对春天红色垂樱的描写。除此之外,作者还陆续描写了小叶山茶、北山杉等植物,用丰富、纤细的笔触描绘了古都四季的特性。“不一会儿,就看见一片美丽无比的松林。笔直参天的杉树非常整齐地耸立着。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人工精心修整的。只有这个村庄才能出产这种有名的木材——北山圆木。”[10]是对京都市北部的名产——北山杉的写照。除此之外,千重子家院子里的老枫树,虽然生长在狭窄的庭院里,但是天生顽强、长得粗壮、结实,让人禁不住敬畏。植物园的樟树更是枝繁叶茂,柔软的嫩叶却反衬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古都的和服商人们把樟树、松树、杉树、郁金香等自然界的花草设计成和服和腰带的花纹,把自然之美融入传统之美。在川端康成的认识中,日本的自然是色彩丰富、细腻微妙的风景。他将这样的自然之景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了带有日本传统自然思想的作品。

2.传统的物哀思想

“物哀”是日本史上重要的文学理念之一,对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王朝文学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学理念萌发于日本江户时代,主要指“真情流露”,也可以解释为,当人接触到外部世界时,自然而然地触景生情,心为之所动。“物哀”思想影响了日本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

川端康成说,悲伤和美丽是相通的。“物哀”这种传统审美意识已经渗透到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当中。“物哀”思想体现在日本人对樱花的审美意识上,赏花的时候,他们知道樱花的美丽,但是,美丽的樱花转眼间就凋零消失不见,人们觉得这一切都像幻影一样[11]。《古都》中,当千重子问母亲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被捡到时,母亲说道:“赏夜樱的祇园呗,我以前好像也说过,在樱花树下的椅子上,躺着一个非常可爱的婴儿,她看到我们,就绽开花一般的笑脸,使人不得不把她抱起来。”[12]这篇文章中,可以说作者的意图就是将千重子的悲伤经历与樱花的美丽联系起来。把千重子比喻成樱花的描写有很多,而这样的描写不仅将千重子的美和樱花的美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认为樱花是千重子命运的象征。樱花虽美,但花期不过一周左右,这和作为弃子的千重子的命运是相似的。

在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千重子,表面上是个大小姐,但实际上却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弃子。当真一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时,她并不感到开心反而为自己被遗弃的命运而叹息。文章中赞美了她的外表之美,同时也酝酿出她背后潜藏的悲哀。另外,寄生在家里院子里老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特别是这的两株花之间的距离“约一尺”,这就象征着千重子和苗子两个人的悲欢聚散和孤独命运。小说的结局是,二十年前分离的姐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重逢后,又再次分离。伤感的结尾,让读者沉浸在淡淡的悲伤中,细细品味着传统“物哀”思想。

三.主人公的传统美

传统文化对主人公千重子的形象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外貌、性格、气质都完全符合传统审美。在《古都》中,千重子体现了日本古代女性的优雅、娴静、勤奋、节约、善良。她外貌美丽,举止优雅,对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性,春花秋虫对她来说是自然的永恒,是生命的永继,高耸的北山杉是正直的表现,极具魅力[1]。而且,千重子的行为举止也明显地体现出她对传的执着和坚守。在千重子看来,礼仪是很重要的行为准则,因而当真一趟在垂樱下的草坪上睡觉时,千重子便觉得他很讨厌,“在千重子的生活环境里,她看不惯男人躺倒的姿态”[1]。

她的高雅之美、坚毅之美以及思维方式与日本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如上所述,在小说中,在她的外貌被啧啧称赞的同时也酝酿出了潜藏在其美丽背后的悲哀。也就是说,千重子的思想中也有着浓重的物哀思想。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被父母当成爱女的千重子,在花样年华中却充满悲伤,对于自己是弃儿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一想起这件事,千重子眼中的一切都被悲伤的色彩笼罩,瞬时黯淡无光。因此,对于青梅竹马的告白,她不像普通少女一样感到幸福和甜蜜,反而对自己不幸的人生感到深深的痛苦,内心深处充满了作为弃子的辛酸。

四.川端康成追求传统的原因

1.悲惨的童年经历

川端康成从小就是孤儿。幼时的经历给其一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内向、孤僻的性格也和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时候开始,他周围的亲人就相继死去,这给他的生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人生的虚幻和对死亡的恐惧始终侵袭着年幼的川端康成[14]。正是由此他认同了“万物一如”、“轮回转生”的世界观,打开了日本传统“物哀”美的通道,从内在层面上促成了其浓厚的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14]。

2.对古典文化的吸收

幼年的川端康成曾因孤独而自我封闭,经历种种煎熬,但好在有古典文学的存在,让他在沉迷于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忘却了人生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源氏物语》《枕草子》《古事记》《徒然草》《方丈记》《万叶集》等都是他幼年时代的“伙伴”。古典文学对他的审美意识和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源氏物语》中强烈的物哀思想和优美的韵律总是给他带来深深的愁苦与烦闷,《枕草子》和《竹取物语》中的风趣想象和缜密笔触也深深地打动过他的心。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幽玄、风雅以及对自然的真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广泛涉猎。

3.战后日本文化的衰退

从创作初期开始,川端康成就把追求传统之美作为自己的文学坐标[2]。二战结束后,川端更加强烈地想要创作出表现出日本传统美的文学作品。二战后,美军占领了日本,美军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传入日本,给日本民族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日本文化陷入衰退危机[3]。战后的京都染上了衰亡的色彩,传统文化的崩溃让川端痛苦不堪。他觉得,日本的战败加深了自己的悲伤,感觉自己死了,自己的骨头被日本的秋雨淋湿,被日本的落叶掩埋。他强烈地想在剩下的人生中,作为日式作家继承日本的传统美。同时,川端康成还感受到古人的悲哀叹息,对日本传统美的丧失感到痛心,所以他决心要找回正在消失的日本传统美。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川端康成以京都为故事舞台,创作了蕴含着日本传统美的作品《古都》[3]。

《古都》是一部思想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作品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描绘了日本的传统之美。川端康成之所以写《古都》,是因为他对这种传统美在战后逐渐衰退感到痛心,希望唤起人们对传统美的回忆。川端将自己的伤心与苦闷悄悄潜藏在了千重子的悲哀和孤独之中。对于京都的变化,太吉郎对和服产业中新兴事物所产生的的不满、伤感的心境也反映了川端自身的孤独与哀伤。

《古都》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傳统美像是川端康成的伴侣,“扶持”着他走到生命的尽头,也给川端文学注入了极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琨.浅析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留恋与迷惘[J].语文建设,2013(08):43-44.

[2]王珊珊. 川端康成的《古都》与日本文化的传承[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3]唐新艳,赵佳舒.传统美的委婉哀歌——浅析川端康成的《古都》[J].名作欣赏,2008(16):113-115.

[4]张晓晖.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4):115-118.

[5]马波.从《古都》看川端康成的京都情结[J].黑龙江史志,2013(15):124+126.

[6]中村真己(2007),「花街における伝統の維持·継承と変容」,第一文学部総合人文学科社会学専修4年卒業論文.〈http://www.waseda.jp/sem-muranolt01/SR/

S2007/SR2007-nakamura.pdf〉

[7]石劍静.浅析日本人自然观中的文化[J].教育现代化,2018,5(05):310-311+

316.

[8]呉悦(2011),「川端康成と沈従文における伝統への回帰―「古都」と「辺城」の比較を中心として」,『多元文化』,pp15-28.

[9]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古都.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1.pp14

[10]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古都.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1.pp61

[11]盧薇薇(2014),「中国「80後」の「青春文学」に対する日本流行文化の影響」,『アジアの歴史と文化』18, 25-35.〈https://core.ac.uk/reader/35428640〉

[12]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古都.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1.pp35(赏夜樱的祗园)

[13]税月,包平.浅析川端康成《古都》中千重子的悲哀美形象[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78-80.

[14]王天然.试论川端康成传统美学思想之形成原因[J].名作欣赏,2011(20):134-136.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东亚文化交流视域下不肯去观音像的书写研究”(编号:20191036418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历史文化语境下僧侣东渡与中日文化交流”(编号:202010364031)。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日本文学古都川端康成
奇特的沙漠古都——统万城
赢在账单里
陕西历史博物馆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比较视野中的日本艳情文学观
论日本文学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