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2022-06-30 11:34徐芬芬王爱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旱性发芽势毛豆

徐芬芬,王爱斌

(上饶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2 以上,其危害接近于其他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的总和[1]。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发生干旱的频率达到70%左右[2];而南方一些地区,出现干旱天气的频率也日趋增高,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在2019年7月16日至10月21日期间,江西省平均无雨日数81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6.8 天,创历史同期新高。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反映了其适应局地环境的生态机制。因此,对作物种子萌长期进行耐旱性评价,筛选耐旱品种,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菜用大豆种植过程中需水量高,根系不发达,成为豆类中对干旱胁迫最为敏感的作物[3]。大豆不同品种对干旱的抗性不同,因此许多学者对大豆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评价进行了研究。高小宽等[4]比较了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抗旱性强于栽培大豆。周玉丽等[5]研究了30 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耐旱性,发现大豆不同品种的耐旱指数和胁迫指数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采用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目前江西省广泛栽培的四个大豆品种进行抗旱性比较,通过测定它们种子发芽状况及相关生理指标,对这些品种进行早期耐旱性鉴定,为菜用大豆提供新的耐旱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鹤丰”、“辽鲜1号”、“沪宁”和“毛豆29-2”等,种子购于市场。

1.2 试验方法

配制浓度为5%、10%、20%的PEG-6000 溶液(分别代表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作对照。分别选取颗粒大小一致、整齐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豆种子,将大豆种子用70%的酒精浸泡30~60 s,蒸馏水冲洗2~3 次后,置于以直径9 cm 的玻璃培养皿,每皿铺一层滤纸,每皿放置50粒,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20 mLPEG-6000,常温培养。每处理设置3次重复。培养过程每天更换1次溶液,以保证试验过程中PEG浓度的恒定。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萌发情况

12 h后开始观察,以后每天记录一次发芽情况,3 d 后统计发芽势,7 d 后统计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率(%)=(第5天全部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n/N×100%式中,n为前3次的发芽种子数,N为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式中,Gt 为第t 天种子发芽数,Dt为对应的种子发芽的天数。

1.3.2 抑制率

各萌发指标的抑制率IR(%)=(对照值-处理值)/对照值×100。

1.3.3 最大根长、根冠比

待幼苗长到三片真叶时,每处理随机选取10株测量最长根长,用烘干称重法测定根冠比。

1.3.4 根系生理指标

待幼苗长到三片真叶时,取各品种20%的PEG-6000处理和CK的大豆根系测定如下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测定参照李合生的方法[5],丙二醛(Methylene dioxyamphetamine,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6]。以上各指标重复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

1.3.5 根系伤流量

待幼苗长到三片真叶时,伤流液的收集从19:00 开始到次日7:00 结束,距根部2 cm 处剪去地上部,用套有保鲜膜的脱脂棉包裹茎基部准确收集伤流液12 h。伤流液流量通过差减称量法计算[6]。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软件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PEG胁迫下不同品种大豆种子萌发情况

由表1 数据分析可知,5%PEG 促进了“鹤丰”和“辽鲜1号”两个品种的发芽。其中,“鹤丰”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CK 提高2.95%、12.55%、2.54%,“辽鲜1 号”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CK 提高2.94%、32.84%、12.41%,且“辽鲜1 号”的发芽势较CK极显著提高(P<0.01)。“沪宁”和“毛豆29-2”两个品种各发芽指标则均受到了抑制。“沪宁”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均表现为极显著抑制。10%PEG 胁迫下,“辽鲜1 号”发芽仍受到促进(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CK 提高1.76%、10.92%、8.87%),其它品种发芽率均受到极显著抑制。20%PEG 胁迫下“辽鲜1 号”发芽率受到极显著抑制,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其它三个品种在20%PEG胁迫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为极显著抑制。PEG 显著抑制“鹤丰”、“毛豆29-2”、“辽鲜”和“沪宁”发芽率的浓度分别为:10%、5%、20%和5%。由上述分析可知,四个品种以“辽鲜1号”抗旱性最强,“鹤丰”其次,“沪宁”和“毛豆29-2”抗旱性较差。

表1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Tab.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EG treatments on soybean germination

2.2 20%PEG 处理下大豆幼苗根系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系统

脯氨酸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可以降低细胞的渗透势,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在干旱逆境条件下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也是评价植物抗旱性的重要生化指标[7]。MDA 是细胞膜脂过氧化的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受伤害程度。由表2 分析可知,20%PEG 胁迫下,不同品种大豆根系的脯氨酸含量、SOD 活性、CAT 活性、POD 活性以及MDA 含量等均较CK 提高。但不同品种的增幅不同,脯氨酸含量、SOD 活性、CAT 活性、POD 活性等均以“辽鲜1号”增幅最大(分别为123.32%、27.29%、78.00%、71.82%),“鹤丰”其次(分别为83.18%、26.42%、54.81%、59.81%),MDA 含量则以“辽鲜1 号”和“鹤丰”增幅较小(分别为7.86%和7.81%),“毛豆29-2”和“沪宁”MDA 含量增幅较大分别为8.68%和10.33%。

表2 20%PEG处理对各品种大豆幼苗根系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Tab. 2 Effects of 20%PEG treatments on Pro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system of different soybean varieties

2.3 幼苗根系生长和伤流量

由表3 可知,20%PEG 胁迫下各品种最大根长、根冠比和根系伤流量均较CK 降低。根系伤流下降反映了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说明水分胁迫导致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的同时根系活力也受到抑制。不同品种根系最大根长、根冠比和根系伤流量等降低幅度均以“辽鲜1号”最低(分别为:14.64%、12.50%、9.52%),“鹤丰”其次(分别为:19.57%、18.52%、25.33%),“毛豆29-2”最大(分别为:72.06%、40.91%、45.08%)。说明根系受PEG 胁迫影响的大小为:“辽鲜1 号”<“鹤丰”<“沪宁”<“毛豆29-2”,以“辽鲜1号”受影响程度最小。

表3 20%PEG处理对不同品种根系形态和伤流量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20%PEG treatments on Pro content and morphology and bleeding sap amount of roots of different soybean varieties

3 结论与讨论

作物抗旱鉴定就是按作物品种(品系)的抗旱能力大小进行筛选、评价和归类的过程。通过抗旱鉴定可以为抗旱育种提供优异种质[8]。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关于大豆耐旱品种筛选方面的研究。高小宽等[4]研究了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抗旱能力强于栽培大豆。周玉丽等[5]研究了30 个栽培大豆品种的耐旱性,舒英杰[9]研究了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初步确定室内采用PEG-6000 浸种法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20%~25%。赵振宁等[10]研究了不同浓度PEG 处理对3 个大豆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18%PEG 处理为合适的干旱胁迫条件。本研究分别采用5%、10%、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四个品种大豆种子。结果表明,5%PEG 胁迫下,仅辽鲜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受到促进,其它品种均表现为抑制。10%PEG 胁迫对除“辽鲜”外的其他3 个品种的发芽率均表现出极显著抑制。20%PEG 胁迫对四个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表现为极显著抑制。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PEG 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应在10%~20%之间,此数据低于周玉丽[5]和王国夫[11]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品种的地域性有关。发芽指标中以发芽率对PEG 浓度最敏感,因此,发芽率可作为大豆抗旱品种评价的首选指标。本试验采用的四个大豆品种抗性大小结果为:“辽鲜1 号”抗旱性最强,“鹤丰”其次,“沪宁”和“毛豆29-2”抗旱性较差。因此,在江西旱季或干旱地区大豆种植可优先选择“辽鲜1号”。

根系的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PEG 胁迫下,四个品种大豆幼苗根系脯氨酸含量、SOD 活性、CAT 活性和POD 活性等较CK 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幅度不同,增加幅度大小顺序为:“辽鲜1号”>“鹤丰”>“沪宁”>“毛豆29-2”。MDA 含量增加幅度大小顺序则相反为:“辽鲜1 号”<“鹤丰”<“沪宁”<“毛豆29-2”。20%PEG 胁迫下各品种大豆幼苗的最大根长、根冠比和根系伤流量均较CK 降低,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不同,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辽鲜1号”<“鹤丰”<“沪宁”<“毛豆29-2”。说明“辽鲜1 号”这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通过积累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保护酶活性和增强根系活力等来减少伤害。干旱胁迫下“辽鲜1号”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酶促抗氧化能力较强,这与大豆突变体M18 抗旱生理机制表现一致[12],说明在干旱地区可以推荐种植这个大豆品种。下一步研究拟对“辽鲜1号”抗旱相关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对揭示大豆基因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大豆抗旱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抗旱性发芽势毛豆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耗水量及产量形成的差异*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高锰酸钾药剂浸泡处理山桃稠李种子催芽比较试验
腐胺和精胺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
毛豆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