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特殊幼儿的教育指导策略

2022-07-02 13:05赵琦
考试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策略幼儿园

赵琦

摘 要:探索支持特殊需要幼儿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与特殊需要幼儿师幼互动的策略、临界特殊需要幼儿(好动、内向)的支持性策略,努力寻找幼儿园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使特殊需要幼儿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的权利。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6-0159-04

特殊幼儿一般是指在其身心上有缺陷、在生活中需要特殊对待的3~6岁的幼儿。他们由于在身体方面的一定残缺以及在心理方面的不健全,从而产生的一些不同于普通幼儿的表现,如喜欢独处、不合群、性格内向、做事缺乏自信心等。针对此类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不同于普通学前幼儿的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并以个别教育指导为主。

在具体的实际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在常规的幼儿园中所实施的教育都是一概而论的,园内所有的幼儿接受的都是完全相同的教育。但是针对特殊幼儿而言,这样相同的教育教学活动根本不能兼顾特殊幼儿的特殊需求,更谈不上能够达到激发特殊幼儿的学习潜能的目的。那么,如何做好幼儿园特殊幼儿的教育指导工作呢?针对此问题所开展的教育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的实施能够让特殊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环境下进行更好的学习,促进特殊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特殊幼儿其实比较狭义,其专指一些有残疾的幼儿,即这些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各种缺陷,他们或者又被称之为“有缺陷的幼儿”“有障碍的幼儿”,其中就包括各种残疾症状,如智力、听力、视力、肢体等方面的残疾,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在情绪控制及动作行为上有一定障碍,或者是多重残疾、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类型。

特殊幼儿指幼儿自身行为方式与别人的有所不同,带来某一方面有特别需求的幼儿。不仅指明显的具有视力问题、听力问题、智力问题、学习障碍、知觉问题、多动症、孤独症等幼儿,还指部分感觉运动统合失调、轻度多动等处于临界行为特殊的幼儿。

充分尊重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水平,充分了解特殊需要幼儿实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以及促进其发展的机会,以活动室里的教育为切入点,创设适合的活动室环境,实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以点对点的关注、小组融合、集体融合为途径,注重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适合的表达与发展的机会与条件,从而因地制宜地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的适宜发展。

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相比,特殊幼儿都是个性存在的個体,他们之间的共性较少、差异较大,每个个体都有着与其他个体截然不同的生理表现、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别。特殊需要幼儿因其生理、心理上的特征,必须进行一些个别化教育,学龄前教育也无法回避这些个别化内容。

通过对特殊需要幼儿以及部分临界特殊需要幼儿(好动)的教育观察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多内容都是面向全体幼儿预设的,无论从活动的实施还是活动的目标,都不适合这些特殊需要幼儿。因此,在活动中,这些幼儿虽然得到了关注,却只是处于在生活方面的照料,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

其次,由于特殊幼儿的特殊发展特点,幼儿园活动中,他们或无心听讲,随心所欲,或发出各类怪声影响教学,或不参与活动,师幼沟通受阻,以至于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

最后,幼儿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一般幼儿,不了解特殊幼儿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无法给这些幼儿更好的发展保障,在评价时,也无法对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

一、 转变教育观念,正视特殊需要儿童

转变教师的观念,使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和词汇描绘特殊需要幼儿,把每个特殊幼儿都当成集体中的一分子,明确每个特殊需要的幼儿首先是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在接受教育。坚信这些孩子有能力学习,同时,也正视这些孩子的特殊需要,为他们融入集体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帮助。

在学前教育阶段,每位适龄幼儿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特殊幼儿当然也不能例外。特殊幼儿虽然在其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这些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没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想已经普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特殊幼儿群体能够有机会到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比例还较小。在幼儿园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特殊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还不能普遍实行。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完成除了学前教育所应达成的目标外,还要树立以特殊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到特殊幼儿的特殊性,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以促进特殊幼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研讨“特殊幼儿融入幼儿园生活”的教学策略,了解园内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状况和表现特点,着眼于特殊需要幼儿的有效融入集体,在原有基础的适宜发展,在活动室中探索幼儿的情绪情感和表达需要,避免幼儿不能融入,促进特殊需要幼儿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和引导,更需要教师拥有专业素养,拿出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策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走出自己的困境,融入正常化的教学环境中。陶行知先生说:“幼儿比方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那么幼年受了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材。”这句话道出了儿童在身心开展层面的脆弱性,也强调了儿童学前阶段的开展对人一生的成长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呵护儿童稚嫩的身心,并且在关注儿童身心需求的根底上,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使每一个儿童都得到足够的引导和爱,为其完满的一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借助集体环境,健全人格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同伴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特殊幼儿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其不同的障碍类型、表现的反应程度、伴随的心理特点和个体的家庭情况等截然不同,要想确保对他们的教育指策略有效,我们有必要实施个别化的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通过开展如“趣味运动会”“中国传统节日”“升旗仪式”“二十四节气”“大班毕业典礼”等活动,使特殊幼儿在不同的集体活动现场感受不同的活动形式以及气氛,感知参与集体活动的快樂,从而习得相应的参与集体活动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好地融入活动之中。

活动室要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为自己班内的特殊幼儿提供备用活动区,提供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特点的操作材料,使置身于其中的幼儿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发展。创设幼儿不同情绪状态下需要的空间,能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或充分展示的自由天地,使幼儿具有归属感。

三、 重视家园携手,促进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是解决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有效途径,特殊幼儿的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基础上,特殊需要幼儿各方面的教育问题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良好改善。

(一)科学养育,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在幼儿的同伴之间,发生争抢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要正视其中所显现出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施教育。因为幼儿同伴间发生冲突与矛盾,使幼儿能够从中懂得自己的各种需求并不是件件都能够满足和实现的,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调节幼儿的心理平衡。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很多还没有学会正确的交往方法,譬如,争抢玩具等现象时有发生,家长在遇到此类事情时不要一见冲突就护驾、呵斥、埋怨教师,剥夺幼儿完整的交往体验。而应引导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尝试自己解决。

(二)悉心观察,勤与教师沟通

特殊需要幼儿入园后,作为父母则更要增强对幼儿的关心,除了和教师保持联系经常沟通以外,应该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自己的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幼儿,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变化,认真聆听他的话语讲述语言表达,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及实际发展现状。同时,主动与幼儿园教师积极沟通,让他们尽快了解幼儿的点滴变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育引导。

(三)参与互动,珍惜亲子体验

作为特殊需要幼儿的家长,在保持日常的家园工作联系之外,要重视幼儿园每次组织召开的家长说明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以及各种家园互动活动,家长要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最好能够全程参加这些活动。

探索支持特殊需要幼儿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与特殊需要幼儿师幼互动的策略、临界特殊需要幼儿(好动、内向儿童)的支持性策略,使特殊需要幼儿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获得更好的发展的权利。

四、 注重师幼互动,关注师生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其心智不够成熟,要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作为教师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将对特殊幼儿的关爱细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理解、尊重他们,把师德落到实处。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可以从特殊幼儿的生理、心理对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一些记录(影像、文字),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特殊幼儿的实际需求,针对其具体表现加以客观的分析,针对不同特殊情况的幼儿实施不一样的教育策略。

在教学中,幼儿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经常会碰到一些行为和性格特殊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往往会给教师和家长带来麻烦,甚至会被同伴取笑。对这些行为举止特殊幼儿,如果教育得当,他们同样是好孩子,反之将会成为破坏者。作为教育者,笔者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幼儿,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每一个特殊的幼儿,并且探索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策略。

特殊幼儿的教师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帮助特殊幼儿找到其自身的发光点,帮助其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在自身所长的艺术中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并尽可能地改善自己的缺陷;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幼儿讲授“心理健康”的知识,为思想上有迷茫、行动方面稍显消沉的幼儿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愿意为之投入的事情,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乐趣。

五、 对特殊幼儿的教育方法

(一)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为幼儿提供一切适合学习的机会,克服一切困难让幼儿进行学习,这对幼儿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和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教给幼儿整理玩具的方法,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后应该自己整理的道理。

(二)良好个性的培养

1. 特殊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相较普通幼儿都比较低,尤其是其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的过程比较弱,而且他们的转化机制易出现紊乱的现象,以至于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困难。根据这些特点,为特殊幼儿所制订的生活作息制度就应严格执行不宜随意更改。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其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个性。

2. 注重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并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策略,共同支持幼儿逐步建立其良好的个性。

(三)参与兴趣的激发

1. 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这是幼儿未来生活的基础。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口头表扬鼓励及物质奖励法——小红花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其萌发主动参加活动的欲望。

2. 引导教育幼儿能够坦然地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同。明白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问题,家长可借鉴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例,帮助幼儿从中体会并懂得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也应多关注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方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动手能力,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幼儿自信心。

3. 增强营养、减轻心理负担、充分睡眠、科学参加锻炼、矫正身体缺陷是制订和执行特殊幼儿生活制度的关键。体育游戏活动对特殊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样也有难以想象的困难。应尽量帮助幼儿坚持每天进行1~1.5小时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

幼儿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又脆弱懵懂。这不仅呼唤着我们学前教师拿出真诚的爱意,还需要我们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幼儿驱散成长路上的阴霾。笔者想到丁海东教授的话,一个合格的学前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满满爱”的情怀、科学的保教知识、多样的实践技能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一切。所以,我们只有用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作桨,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帆,才能承载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六、 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幼儿的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作为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保障每一位在园的特殊幼儿的权益,尊重幼儿、呵护幼儿;作为教师,要做幼儿的引路人,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新的事物,探索特殊幼儿教育策略的有效解决方案与方式,分析每个特殊幼儿的成长经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拥有健全人格且全面发展的幼儿。

参考文献:

[1]冯志坚.幼儿生理卫生与健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亚强,剑飞.孩子的安全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马文英.中国校外教育[M].北京: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2019.

[4]郑晓边.幼儿异常发展与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李艳芳,李立明.实用特殊需要预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6]徐君利.幼儿园特殊儿童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3(12):72.

[7]韩影.融合教育理念下普通幼儿园安置特殊儿童的困境和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3(21):58.

[8]陈志其.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策略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5):83.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教育策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