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22-07-02 13:57范文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范文明

摘要: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些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完整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也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城乡之间发展拉开差距,大批劳动力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城市中的工作机会更多、工资也更丰厚,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城打工,但也由于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户籍制度,农村人口不能举家搬迁,这就造成了大人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留守在家的现象。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监管的长时间缺位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等等都有着不良影响。而近些年来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也需要多方面的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性格自卑内向

心理学家曾表明,一个人童年的环境和经历会对性格形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一大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性格很多倾向于自卑和内向,不够自信。一个孩子的自信的培养,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的,但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都是由祖辈带大,平时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日常与父母缺少沟通。农村里面的老人虽然能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但很难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儿童的心理一旦长期被忽视,就会自动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不信任,心理也会更加敏感脆弱,性格也更自卑内向。

(二)焦虑等负面情绪

父母和孩子经常伴随着一种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对于这个社会的信任度以及自我认知价值等等方面,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很难与自己父母形成安全型的依恋關系,因为父母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无法对孩子的情感需要作出及时的回应,这也就是为什么留守儿童经常出现焦虑的情绪,尤其是与父母分离时焦虑就越大。有的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还会把父母离开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会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或者自己做得不够好,长此以往焦虑还会升级为抑郁的情绪,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叛逆厌学心理

很多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父辈来进行抚养长大,虽然祖辈老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陪伴的长期缺位,但隔代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隔代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祖辈对于孩子的溺爱,祖辈们觉得孩子从小不由父母照顾会产生内疚心理,所以会加大对孩子的宠爱。但没有原则的宠爱只会养成儿童不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儿童会进入叛逆期,这个时期如果不好好加以管束和引导很容易使儿童误入歧途。在学校孩子也会滋生厌学情绪,在学校表现出各种违纪行为,如迟到早退、逃课、破坏公物、不听从老师管理等等。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500

1.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和缓解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就要从根源上着手。要知道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经济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展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就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要做好脱贫扶贫工作,关注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利用政策在农村周边地区引进企业、工厂,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减少留守儿童产生的几率。

2.强化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从经济发方面入手虽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进程相对来说比较缓慢,非一日之功,所以与此同时需要政府做好相关的社会体系建设。比如对于现在已经留守的儿童,政府可以建设托儿中心和儿童活动中心,让留守儿童可以有开展课余活动以及接触其他伙伴的场所,这样可以使得孩子更加开朗,当然这是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儿童进行看管和教育的,真正实行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现在很多公益机构也会在乡村地区建设书屋、音乐教室等等场所,这种也算是一种社会支持体系,政府方面也可以多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二)构建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

1.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

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所以对于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也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要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这样做是不对的,学校要尽肯能地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讲座或者座谈会,向学生和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们一起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等。不管怎样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功能的补强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于一个儿童成长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父母也是家庭教育当中的主导者。但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正确的,很多家长过于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自己又没有时间陪伴和教导孩子,所以干脆就长时间把孩子扔在辅导班。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农村的一些父母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觉得就是因为自己没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个人没有发展好吃了很多苦,不想要孩子重蹈覆辙,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学习有出息。但是要知道教育是要有全面性的,一个儿童的成长不是单一面的成长,所以不能只看重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了儿童其他行为包括习惯的养成。一个儿童的三观、性格、习惯、心理等等方面都对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需要家长们关注和关爱。

3.社会教育的渗透影响

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发挥农村社区的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环境在教育当中的重要影响,而农村社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就是很熟悉的一个成长环境场所,所以我要发挥社区的作用。前文我们也提到,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托福中心或者活动中心,这些其实就可以归属到农村社区当中,活动中心可以设立自习室让孩子们进行自习,也可以添置适合儿童的读物,比如中外名著、神话故事、唐诗宋词、科普期刊等等,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建设体育场所,比如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等,科学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大大降低人的抑郁几率,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培养。除此以外农村社区居委会也可以派遣专门的基层人员负责相关工作,了解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多多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与教育,这样也可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必须要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到解决。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带着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教育的投入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加孩子健康成长的信心,从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菊.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22(01):104-105.

[2]包丽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新课程,2021(51):234.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