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

2022-07-02 13:57李统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李统生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也迎来了新的革新方向,需要地理教师吸收新的教学理念,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同样,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学生也要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成为新时代有素质、有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材内容、设计微课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真正的作用。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主要探究内容,分析在核素素养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的课堂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引言:

时代在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在蓬勃发展,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后,不仅教师课堂教学更加智能化、多元化,同样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体验,直观的图文、声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新鲜感,以及感官上的冲击力。可以看出,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对推进素质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较为常见,比如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视频等。虽然使用频率有所提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较为单一

就目前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很多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就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来播放课件或是视频,并没有拓展其他功能,比如信息处理,数据库等。针对地理教学来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将书本上的内容更加生动的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可以为其带来生机,同样也需要教师结合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创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二)地理教学实质没有太多变化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大多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其实这与传统的地理课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教师使用那种教育方式,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如果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当做另一种教科书,教学方式的改革并不明显,这会导致地理教学的实质没有太多变化,地理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地理知识,自然难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三)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并不高

所谓“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之后,不管是从学习的科目、难度、内容等来说都有所增加,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但在实际地理课堂中,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分为两部分,其一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认为地理不重要,所以没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探究地理知识上;其二,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很枯燥,不愿意去学习。基于此,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地理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地理知识。

二、实现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与地理课堂之间的联系

教师将信息技術与地理课堂相融合,不管是从教学方式或是课堂氛围都与传统地理课堂有所不同。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从信息搜集,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最后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这一个完整的过程,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并通过信息技术增强学生与地理课堂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地理学习难度

在八年级地理课堂中,学生所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有所提升,检验学生抽象化思维,但很多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难以很好的理解地理知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并设计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借助视频、图片等了解知识,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知识点,从而降低知识点的难度,保证学生参与地理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应当注重的内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构建完善的地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刻印象,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地理知识点。综合而言,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给地理课堂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地理知识,合理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地理教学课堂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

三、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人地关系”是教师教学核心内容,也是体现地理教学价值的内容。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人地关系”的培养,这并不是一节地理课程就能达成的目标,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通过书本上的内容,在地理现象和问题当中融入“人地关系”内容,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有效解决地理知识的枯燥感。最后,教师培养学生“人地关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相应的情境,构建出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使地理课堂更加高效。

比如,教师在讲解《地势和地形》一课时,最好方式就是给学生创建一个可以直接走进中国自然环境的情境。如果学生只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难以真正领略我国大好河山。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将较为著名的地区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收集图片,编辑成图片集锦或是视频等,将平原、盆地、丘陵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势和地形通过直观方式展示给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更有视觉上的震撼,并认识到我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通过展示具有特色的地区,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使这种自然美得以传承。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初中地理学科从自然科学以及地理环境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资源,可见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在当前地理课本中,为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进行区域划分,虽然学生可以学习更为细致的地理知识,但是也破坏了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当前地理课堂的局限性,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更为全面的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增强学生课堂体验,帮助学生思维、视野上都有所突破。

比如,教师在讲解《气候》一课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理不同区域气候分布,帮助学生将自然景观与不同的气候特点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得出气候分布的规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地区气候3D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知识点,拓展学生知识库。

(三)微课导学探索交流,发展人地协调观念

微课是信息技术下所衍生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运用微课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本节课程知识要点、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学生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研究性的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从而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

比如,教师在讲解《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微课资源,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方面的关系,位置以及范围是从内蒙古高原向南、青藏高原往东、大兴安岭。气候特征是夏季非常炎热,而冬天寒冷,并且夏季多雨。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视频内容,分析延安、齐齐哈尔等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土壤等,并阐明原因。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探究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在之地,分析南北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有利和制约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懂得思考和拓展,促进学生人地观念的形成,帮助学生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课堂,也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更为高效的地理课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来应对时代的挑战,为初中地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旭東.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47):153-154.

[2]郑晓虹.利用微课资源强化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4):127-128.

[3]薛莲.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1(14):91-92+118.

[4]史金文.浅议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J].科技视界,2021(11):134-135.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