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索

2022-07-02 15:06刘雨虹孔海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仪式班级学生

刘雨虹 孔海霞

摘要:教育仪式感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处事的方式,增强生活的价值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班级建设中,擅于运用正确的仪式感可以唤醒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机械地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本文以仪式感为切入点,从班级管理层面进行深入探讨,探究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与巧妙运用,努力提升班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近年来“仪式感”逐渐从日常生活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络上、生活中青年群体追捧的热门词汇。生活需要仪式感,班级建设工作也是。众所周知,从小学至中学至大学,班主任工作琐碎又复杂,大大小小的活动可能变成了流于形式、虎头蛇尾。而班级管理中的仪式感将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为学生带来更大的成长价值。

1.“仪式感”的内涵

有人说仪式感就是让大家因我存在而感到幸福,有人说是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点,《小王子》中对仪式感也做了较好的诠释,“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从远古的祭天、祭祖等限于特定群体的活动,逐渐发展为现代人普遍可以参与的大众行为,已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路径。在《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中将仪式定义为:“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将仪式定义为:“仪式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是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其基本作用是使人们之间互相理解”;社会学将“仪式”定义为有规律的、不断重复的社会行为,其形式被赋予了象征含义。我国学者认为,由参与仪式使人的心理产生的微妙变化即仪式感。

仪式感从仪式中来,通过仪式性的事件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就是仪式感。仪式感的形成基于对仪式的理解,是仪式参与者融入仪式情境,感受到仪式的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感性活动,包括情感、情绪、感受、意向等主观心态。具有仪式感的事物向人们传递出超日常礼仪性严肃的仪式感信号,体验的对象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心理产生仪式感的感觉,从而根据事物和自我的认知产生情感(如神圣感、缅怀感、秩序感等等),情感带动情绪激发体验对象产生相应的行为对仪式感事物进行回应。

2.仪式感在班级建设中的意义

仪式感的心理作用。仪式感好似开关,仪式感的启动就是告诉大脑开始进入新的状态。比如上班之前,仪式感可以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理暗示,穿好正装,整理领带或是领口的时候,就告诉大脑准备进入工作状态。而一个睡过头匆忙赶到公司的人绝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在班级建设中仪式感能够带给大家强烈的自我暗示,起到这样开启新模式、新阶段的作用,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认真、更加用心。正如小学班级中每节课课前的古诗或是守则的背诵、大学班级中每学期之初的团建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调整状态、以正确模式打开,开始新任务。这种自我暗示也会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无形的激励和动力,同时对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也是一种约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仪式感能够让个人拥有归属感,可以确认个人身份标签和集体标签的匹配与认同。

仪式感可以产生文化共鸣,具有纪念作用。仪式感会让人在某个瞬间成为和别人联系的方式。众所周知部队的饭前一支歌是每个部队、每个军人的仪式。在离开部队之后耳边再次响起熟悉的旋律,眼前就会浮现以前经历的段段过往。在饭店我们也经常会偶遇同年兵聚餐唱着曾经的歌时,回忆着他们的青春也奋斗为祖国的建设添过自己的一份力。仪式感是我们与过去的联系,是美好的回忆,是那段我们在最低谷最黑暗的时光里还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仪式相信生活里充满了美好!

3.仪式感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

3.1时间仪式感

给教育赋予仪式感,生活就会充满价值感,多了一些趣味。

抓住开端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充满回忆的第一时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在班级管理的仪式感建设中,我们也要善于抓住开端时刻,以优雅的姿态开启新的教育时光:开学第一课举行班级签名仪式、拍写合影,对于中小学可以继续通过照片、信、表扬卡等形式记录学生的第一时刻,对于大学生可以以互动游戏形式、设计“写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等独特的内容创造更多的班级回忆。

把握节日时机。随着时代潮流变化,传统节日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例如重阳节古人多是登高、赏菊,如今不少“80后”“90后”中华儿女更多把这一天当作孝亲敬老节,会给父母买礼物,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陪陪父母喝茶、逛街......各类传统节日是最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认同,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印记和民族符号,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充满仪式感的方式,致敬中华文化传统,铭记民族历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握紧关键时期。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当前大学生集体感意识差,缺乏归属感,班级缺少活力,平淡无趣,也正是缺乏了一定的仪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会突出表现于涉及身份转变的通过性或节点性仪式中。如毕业典礼仪式、颁奖仪式、成年仪式等。班主任可因势选择相适应的仪式,设计有主题、有仪式的班级活动:入学礼、毕业季、分专业、社团任职、同学入伍等,每一次关键事件,师生共同创新符合班级的特色仪式,都会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增强班级凝聚力。

拿准社会热点。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因素,社会热点事件也可成为仪式教育的契机。可结合热点利用班会开展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生活、爱家、爱国的情怀。

3.2空间仪式感

通过具有仪式感信号的物品或环境讓人们感受到仪式感,它能促使人们产生一些相关情感,这些相关的情感会再去影响人们的行为。当环境氛围渲染出一种超日常的礼仪性严肃时,人们也会自然的产生

一种尊重的态度进行回应。

如今很多实体书店通过精致的书籍摆放、考究的内部装修渲染仪式感空间氛围。例如钟书阁、猫的天空之城等书店,精心打造的装修设计、艺术品一样的展现书籍,打破了传统书店售卖书的摆放方式,营造了艺术的读书氛围感,大大提升了购书的体验感,恰到好处的呈现出一种对书、对阅读的礼仪和尊重,升华了阅读的过程,体现阅读的仪式感。在班级建设中,环境的布置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中小学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固定场所,除睡眠的时间外,学生每天在教室里的时间是最多的,如果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空荡荡的,毫无文化气息,学生在教室中学习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教育的仪式感,第一步就是构建幸福教室。对于大学生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室,在班级建设中难以从教室环境入手,但同理,宿舍是大学生每天最熟悉的地方,它可以让人变得自律、自信,也可以使我们懒惰、堕落,因此营造温馨的宿舍环境至关重要。温馨精致的宿舍映照出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班级建设中加强宿舍环境的管理,或是用绿植平添温馨与生气,或是用寄语装点空间不忘时刻勉励,或是鲜花、日历、好看的桌面摆件提升宿舍生活的幸福感,或是用简约的照片墙记录宿舍共同的记忆与荣誉......用这些藏在细碎生活中的仪式感空间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在平凡寡淡的生活中拥有一份“小确幸”,共同打造向往中的生活,在此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增进了舍友情,更加让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与敬畏,感受生活独特的意义所在,学会热爱生活。

3.3物化仪式感

眾所周知,各个学校在毕业之季都会为毕业学子定制一份专属礼物,将旧时光锁在毕业礼物的心意之中,当再次看到纪念礼物之时就能回味当时的美好回忆,激发记忆和情感。班级建设中,我们要擅于运用纪念品,将仪式感物化留存,或是一件班服、或是一枚纪念币、或是一本相册,或是日常办公文具......在精美纪念物品上印制同学的模样、名字、学院建筑、班徽、班歌等等设计元素,用以纪念彼此的友谊,纪念青春的美好时光,倘若这些集体元素不能物化留存,那么这些集体的力量终究是缥缈而不可见的,而有情感存在,就会有纪念物品,感情的物化是纪念的目的,物化下来的纪念品将会在眼前、在头脑中反复呈现,引发学生回忆美好的时刻,加强了班级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和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瑞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及其培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1.

[2]张晓薇. 现代建筑仪式感空间氛围研究[D].深圳大学,2020.

[3]仪式感是一种精神文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17/20/57350725_809533226.shtml.

[4]杨艳茹,徐婧妍. 德育视角下大学生仪式感的生成机制与激发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04):38-43.

猜你喜欢
仪式班级学生
班级“无课日”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赶不走的学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学生写话
Talking strategies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