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叙事主题、符号研究

2022-07-02 15:06张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画面声音

摘要:《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一经上线便养足了观众胃口。陈晓卿导演团队通过视听叙事的力量,呈现我国沿海各地的“风味人间”。截至目前,腾讯视频9.5的高分评价,8.1亿次播放创下了不凡的神话。本文将从叙事主题、叙事符号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以更为专业的视角去解读《风味人间》系列背后带来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风味人间;叙事主题;叙事符号;画面;声音

一、叙事主题:小中见大

“地域特色是民族特色的重要内容,地域特色浓的作品,往往是受欢迎的作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越鲜明的作品,其艺术价值越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活在海边的人依靠大海来捕鱼,生活在森林里的人依靠森林来捕猎等等。而《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正是传递一种观察海边生活生产的视角给观众。

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特色,而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越鲜明的作品,艺术价值越高。正如片中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每个人都具有典型性,但同时又具有共性——渔民身上所有的独特的坚韧、拼搏、质朴的品质。

(一)民以食为天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每个故事的叙事主体,都在传达着一个“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第1集:天涯·四海为家中,李天佑一家从黑龙江到辽宁大连海洋岛,虽客居他乡,但“来自海洋的食物送来美味,让他们在异乡,获得家的温暖和安宁”。这是海洋食物成为他乡和故乡的桥梁。

一个个故事以食物为媒介,构建起整个影片的结构,通过食物与人物的相遇,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从而增加影片的可读性。对应“民以食为天”这一主题。

(二)渔民形象建构国家形象

黑格尔曾指出:“人物性格必须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体性融合在一起,它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这种具有定性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人物性格的塑造极其重要的一点便是特殊性,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性格的塑造,要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所在,而一类人,要塑造出这类人的群像特征,否则便是芸芸众生了。

不难看出,在2022年推出的《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所提及到的地区,实则是在勾勒出中国广阔的海岸线。“全球化浪潮下,边界和国界仍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议题。”说明,在21世纪的当下,领土、领海等国际争端仍不断存在。如何摆脱或解决这一局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这是全球化浪潮下不可避免的争论。出现领海争端问题,国家力量的严正声明是一重要举措,其次则是渔民对于生存空间的坚守。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第五集“时鲜·秋去春来”中第一部分,32262号出海已經四十多天,“每年冬至,带鱼从北向南洄游,形成渔汛。”十级的风力仍未放弃,为了打捞深海高质量带鱼,他们一船人航行至距陆地500公里的海洋深处,这里,仍然是中国领海。“渔船不仅为国家力量的存在提供合法的民事基础,也被赋予边界的功能意义。”民用渔船不仅仅具有远洋捕捞的谋生价值,对于国家领海的统治也具有实际意义,南海争端中的渔民活动便充分体现。同时,渔民形象的建构也不容小觑。在第二集“弄潮·浪头击水”,“这是最后的狩猎之地,吸引勇敢的人,立上潮头。”在女儿心中,父亲许环明是无所不能英雄,他不借助任何的潜水装备,依靠体力和胆量潜入海水中,通过一张渔网进行捕猎,猎手的本能让她们与海浪抗争。面对神秘莫测的大海,居住在近海的渔民丝毫没有畏惧,反而经过大海的洗礼,锻造了他们的质朴、勤劳、刚毅、勇敢的品格,而这种品格坚守,构建了中国渔民的形象,构建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品格,同样也构建了我们伟大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叙事符号:画面符号、声音符号

陈晓卿导演曾说过:“一部纪录片要靠三样东西与观众达成一致。第一个层面是价值观,即要有一个价值观正确地故事;第二个层面叫奇观,即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上没有体验过地东西;第三个层面叫科技,即通过最好地手段将前两个层面呈现。”接下来将以第二层面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分析,从画面与声音来展示《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的符号元素,同时,分析陈晓卿导演所述第三个科技层面,画面与声音的展示又是通过何种技术来实现?

(一)画面符号:营造视觉上的盛宴

1.显微摄影构造独特视角

显微摄影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够使得被摄物体的物理结构展现地更为精致。回顾美食纪录片的成片历程,《舌尖上的中国》在拍摄食材的过程中,常以特写镜头去展示、去表达独特的情绪。“特写镜头对观众的情感召唤性,以及这个景别本身在画面造型上产生的视觉冲击性,使得特写镜头在电视转播语言中能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特写镜头具有的这种强制性,能够使得被摄物体从大环境中抽离出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显微摄影,更是将被摄物体放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一种更为独特、唯美的角度去表达,去展现食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美。

在《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多处使用显微摄影的技术,如第二集中展示辣螺辣腺的画面,若通过特写镜头去展示,也许辣螺的辣腺只是通过放大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而显微摄影的技术表达,辣螺的辣腺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色彩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画面的影像中。因此,一种独特的视野纵横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

2.HDR Vivid调色还原真实色彩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仍采用了前两季所采用的HDR Vivid调色策略,除普通SDR版本之外,同步上线HDR Vivid版本。“HDR 全称为 High Dynamic Range,意指可以提供高动态范围的显示技术。HDR Vivid 是国内自主研制的高清视频标准,其在呈现效果、亮度以及适配性方面要优于国际标准。”即HDR Vivid 可以呈现极高素质的画面,《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在腾讯视频网络平台同步上线了此版本,腾讯视频会员用户可通过选择相应“臻彩视听”模式进行观看。

视觉作为人的五大感官之一,作用及功能排在五大感官之首。“人眼的接受能力大于人耳,人的五官接受外界信息的比例是:视觉80%,听觉20%,其他不足1%。”也就是说我们在接触一个物体时,视觉接受到的信息占了80%,因此HDR Vivid调色使得画面信息更具有吸引力。

首先是对于色彩的还原。“在内容上,纪录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纪实拍摄,二是美食展示。对于前者,在保留更加真实、自然的色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故事、场景,做一些氛围及情绪上的渲染。至于后者,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画面层次及细节上,让食材的质感更细腻、色泽更饱满、诱人。”HDR Vivid调色能够尽可能地将最为原始的色彩呈现在显示器上。如在第二集中“鲜椒耗儿鱼”画面,除了白皙的耗儿鱼,与其搭配的是青翠的辣椒和花椒,如果是普通的调色也许无法将如此鲜活的场景表达,真实的质感与翠绿的颜色,看了的观众很难不垂涎欲滴。

其次是画面的明暗对比。也就是影片中明暗的对比度,对比度的呈现,能够将画面中的明暗情况展现地淋漓尽致,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将细节部分展示。如第一集中鱼饺的制作过程,鱼饺蒸熟后用筷子夹起,小景深特写镜头下的鱼饺在黑色背景下的呈现更为晶莹剔透,甚至是面皮包裹的肉馅若隐若现,HDR Vivid将人间的风味一览无余地献给每一位观众。

(二)声音符号:培养听觉上的豁然

豁然即开阔或豁达,而听觉上的豁然便是听觉上的开阔与豁达。《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的声音符号的运用同样也是不同凡响。接下来将以同期声和音效进行阐述。

首先是作为同期声的人物自述。纪录片中的同期声运用是一种真实性的表现,若纪录片中完全以解说词引导,观众的情绪会以解说词的导向为主,如此便会将失去纪录片客观、真实的本质。《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中8集、32个片段故事中人物自述的同期声,还原了多个沿海地区渔民的朴素生活方式,从他们一个又个主角的口中听到了最淳朴的声音,同样这种淳朴的声音也感动了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的心。

其次是影片中音效的使用。音效也就是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能够使影片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氛围感。《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最重要的内容呈现便是美食的制作过程,因此,处理好美食制作过程这段的声画关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声音的处理,而音效又是对声音的一种完美补充,音效能够伴随着画面带给观众联觉效果。如第八集中香煎大黄鱼时,将熬制白汤用锅勺浇至大黄鱼上时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哗啦哗啦的音效被放大后呈现在观众的耳前,如同亲身经历一般,瞬间食欲激起。

三、结语

通过上文对《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叙事主题、叙事符号研究,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影片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以渔民形象与国家形象、民以食为天表达一大一小主题,借以视觉与听觉叙事符号,以极致的视听语言技巧真诚表达,牢牢锁住观众的胃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不仅仅是对“风味”的阐释,更是对“人间”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杨伟光.强化精品意识,把提高电视剧质量放在首位——在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电视,1995(05):21-26.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07.

[3]Van Houtum H. The geopolitics of borders and boundaries[J]. Geopolitics,2005,10(4):672-679.

[4]刘云刚,刘玄宇,张争胜.渔民视角下中国南海的领域构建[J].地理科学,2020,40(07):1062-1071.

[5]孙冰.专访《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导演陈晓卿:“美食有情,风土难离”[J].中国经济周刊,2018(44):33.

[6]张菁,关玲.影视视聽语言(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9.

[7]朱正元,陈仁伟,谭晓悦.HDR Vivid显示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解读[J].电视技术,2021,45(08):10-13.

[8]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221-222.

[9]影视工业网.更广阔的想象与创作空间,HDR Vivid为内容创作者赋能——《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调色师专访[EB/OL].人民日报客户端,https://www.1905.com/m/news/touch/1569959.shtml,2022-03-21.

作者简介:张迪(1999-06),男,汉族,河南焦作人,武汉纺织大学202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艺术与新媒体视听传播。

猜你喜欢
画面声音
图画书的童趣美学
给声音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