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核桃优良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022-07-02 09:35邓琳玲王海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安康市坚果种质

马 臻 邓琳玲 王海泽

(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核桃(Juglans regia L.)又名胡桃、羌桃,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其种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多样,被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中国是核桃的原产地[1],核桃属(Juglans)有 20多个种,原产我国的有5 个种,即核桃(J.regia)、铁核桃(J.sigillata)、核桃楸(J.mandshurica Max.)、河北核桃(J.hopeiensis Hu)和野核桃(J.cathayensis Dode)。其中,核桃和铁核桃的栽培利用价值最大[2]。我国是核桃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核桃资源极为丰富,且分布范围广,遗传类型多样[3]。据《中国核桃种质资源》[4]记载,我国有核桃优良品种106个(其中8个为国外引进品种)、优良无性系25个、优良单株49个、实生农家类型36个、特异种质资源5个,分布广泛,南北均有栽培。

安康市以汉江为界,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安康市气候湿润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5~17℃,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pH值中性偏酸,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度较大,土壤腐殖质较为丰富,属核桃的天然适生区。安康核桃有近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安康市五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3.37万hm2左右,约4 411.66万株核桃树。安康市发展1.33万hm2以上核桃重点县区6个、万亩重点镇55个,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二。由于长期的遗传变异、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安康市形成了类型众多、特点鲜明的核桃种质资源。

多年来,安康市持续开展林木良种资源的挖掘利用,先后选育出板栗、核桃、油茶、枇杷、柑橘等一批林木良种。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安康紫仁核桃、安康串核桃等林木良种在全市示范推广,受到林农的认可。近年来,随着核桃大面积发展,核桃病虫害严重成为制约核桃高产量、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课题组为解决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等病虫害严重的现状,开展了以选择抗病特性为重要性状的核桃优良种质资源调查。此次调查对收集利用秦巴山区核桃优质种质资源、提升本地核桃商品价值、保障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5年7月至2021年5月,以县为单位,在全市组织开展核桃资源调查。以近几年表现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引进核桃良种及乡土核桃品种为主要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一是走访有关专家、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熟悉情况的村民,了解询问调查区域内核桃优良及特异林分或单株,确定调查线路和调查区域。二是采用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核桃优树单株外业调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对呈散生分布的,采用线路调查方法。均匀布设1条或多条调查线路,每条线路长度不少于1 000 m。在山区坡面地段,从谷底向山脊垂直于等高线设置线路;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设置线路。

1.3 调查内容

①室外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产量、病虫害种类、病虫害发生率、健康状况等。②室内测定指标。测定指标包括核桃外观描述、单果重、果实三径(纵径、横径、侧径)、壳厚、出仁率、风味等。③优良单株调查。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10~15 m半径范围内,选出仅次于候选优树的3~5株优势木,实测候选优树和优势木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求出优势木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与候选优树进行比较,若候选优树生长指标超过规定标准即可入选。

1.4 选优标准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树种,其坚果品质和丰产性状是优树选择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符合国家标准《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GB 7907—1987)的基础上,结合安康市核桃主要特征及变异特征制定选优标准。

1.4.1 产量标准。①产性。连续3年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平均产坚果0.3 kg/m2。其中2018年产量农户回忆,2019年、2020年进行实地产量调查。②稳产性。大小年产量波动幅度在30%以内,非生理性产量波动(特殊病虫害暴发、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除外。

1.4.2 质量标准。①果实外观。坚果外观整齐美观,果面光或较麻,缝合线平或低。②坚果品质。坚果三径平均在32 mm以上,单果重9 g以上,果壳厚度1.0~1.5 mm,出仁率在50%以上;核仁饱满易取,色淡、涩味轻等。

1.4.3 健康标准。树体发育好,树冠开放、树形均匀,结实空间较大,病虫害发生率不超过30%,有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

1.4.4 抗病标准。以病情指数为基础,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性划分。抗病,病情指数<5;中抗,5≤病情指数≤15;中感,15<病情指数≤25;病感,病情指数>25。

1.4.5 特殊优良性状标准。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状或某些可利用的性状。

1.5 选优程序

1.5.1 初选。2015—2019年,同时采集优树坚果样品进行室内测定。

1.5.2 复选。在初选优树的基础上,进行年度重复调查采样,主要开展产量、坚果干重、三径、出仁率、抗性等方面的年度重复测定。通过外业调查资料和室内形质调查指标等相结合,采用综合评价法选出核桃优树和特异变异类型。

1.6 资源与资料收集

1.6.1 照片拍摄。对优良单株及其对比树(3株)拍摄照片,包括整株照、花叶果实照、生境照。像素不低于1 500万,采用jpg格式,并记录好照片编号、类型和地点。

1.6.2 资源采集。采集优树核桃果实随机样本30~50个。

1.6.3 档案建立。每到一个地方,了解当地核桃资源现状及栽培历史、栽培技术,详细调查核桃优树的各项指标,建立优系技术档案。

2 选优结果

2.1 核桃优树

经过初步评定,从全市核桃实生树中筛选出128株初选优树、5种特异核桃类型。结合评价指标,通过分值赋予法、专家打分法,最终筛选出8株本地核桃优树,编号分别为YP-QT-G3、JK-GQ-1、JK-GQ-6、FQ-五-2、GX-YJZ-5、SY-8、MZ-FS-1、CG-DF-1,具体指标见表1。所选的核桃优树坚果平均三径在32 mm以上,单果重在9.5 g以上,果壳厚度1.25~1.48 mm,出仁率不低于50%,符合《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GB 7907—1987)中品质好的要求。

表1 核桃优树主要性状统计

2.2 核桃特异类型

调查发现5种核桃特异类型。①三棱核桃。核桃坚果平均单果重40.64 g,平均三径为18.05 mm;具有3条缝合线,缝合线较宽,顶部较尖;坚果表面不光滑,为麻面。②珍珠核桃。核桃坚果较小,近圆形,平均三径为24.76 mm;干果平均重4.61 g,果仁饱满,出仁率为57.44%;坚果壳薄,为1.02 mm。③薄皮核桃。核桃坚果壳很薄,壳厚1 mm左右,可直接用手捏破;平均三径为27.81 mm,干果平均重4.40 g;风味好,没有涩味。④紫仁核桃。树势强,坐果率高,内种皮紫褐色,核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平均三径为33.48 mm,干果平均重12.6 g,出仁率为53%,品质极佳。⑤串核桃。结实成串状,平均每串结果6个,坚果大小均一,平均三径为31.81 mm,干果平均重8.58 g,出仁率为56.99%,品质好,丰产性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核桃优良种质资源调查,最终筛选出8株本地核桃优良单株,编号依次为YP-QT-G3、JKGQ-1、JK-GQ-6、FQ-五-2、GX-YJZ-5、SY-8、MZFS-1、CG-DF-1。同时,筛选出5种核桃变异类型,分别为三棱核桃、珍珠核桃、薄皮核桃、紫仁核桃、串核桃。此次调查为收集利用秦巴山区核桃优质种质资源奠定了工作基础。

3.2 建议

3.2.1 提高认识,加强管护。各县(区)主管部门、基层技术人员及核桃种植户要提高对核桃管护重要性的认识。“三分栽植七分管护”,科学管护是核桃优质高产的可靠保障,只有良种良法相结合,综合采用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促进核桃提质增效,才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特别是核桃病虫害防治,应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前期开展病虫害调查,落实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在核桃病虫害防治重要时期进园区及主要核桃栽植区进行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核桃的产量与质量。

3.2.2 重点保护,加快繁育。本地核桃优树是最适宜在本地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因此,对于此次筛选出的核桃优树,要落实专人重点管护,持续定期监测,开展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种质资源圃,进一步开展多地区域试验,为品种审定奠定基础。

3.2.3 完善信息,建立档案。建立核桃种质资源库及优树档案,持续开展调查,实现动态更新。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全市核桃种质资源信息。

猜你喜欢
安康市坚果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摇一摇坚果罐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陕西省安康市蒿坪镇:“认养农业”让市民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坚果吃法因人而异
植物帮之坚果
强村富民的引路人——记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党支部书记张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