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方言本字考释

2022-07-03 21:25卞雯丽
现代语文 2022年6期

摘  要:冠县方言属于山东方言区的冀鲁官话,俗语词汇十分丰富,其中,很多词语仍然保留了古语词的用法。不过,由于有些词语的本字不明,只能用同音字代替,因此,在人们的日常书写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考察古今词语音义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与其他方言相关词语的比较,对冠县方言中的5个常用词语的本字进行考释。这既可以加深对方言词语义的理解,也可以阐明方言词与古语词之间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冠县方言;本字;考释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些口语中的常用词语,由于其本字不明,在用书面语表达时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种现象大都是因为词语音义或字形变化而导致的,所以要考释本字就应从该字的音、形、义入手。关于方言本字的考释方法,学界已做过深入探讨。章太炎的《新方言》搜集方俗异语,主张根据声韵的演变规律来考释词语,把方言的音、义结合起来进行探究,古语、今语相互为证,上探语源,下明流变。孙毕认为,《新方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根据声韵转变条例,从语音的关联上寻求语义之间的关系[1](P17)。李荣在《考本字甘苦》一文中指出,在进行本字考释时,书证是推论的出发点;必须将古籍与方言相结合,读古籍应有正确全面的理解;并主张考本字要理解形体,又不能为形体所拘束[2](P1)。王福堂指出,方言考证本字的一般方法是,从音、义两方面入手,结合文献材料来进行;同时,还要借助其他原则和方法,如通过方言间的语音比较寻找本字、在白读音中考证本字、通过对音变规律的探求考证本字、根据词义转化的踪迹寻求本字、根据词类转化的线索考证本字等[3](P289-298)。

总之,方言词的考证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手段来完成:一是形、音、义结合法;二是方言之间的比较互证;三是辞书文献的古今验证。冠县方言属于山东方言中的冀鲁官话,本文即以冠县方言俗语词为考证对象,通过考察古今词语之间的音义关系,结合文献用例以及与其他方言之间的对比,来阐明“干啖”“闯/粗莽”“捶衣”等方言俗语的本字问题。

一、干啖

在冠县方言中,只吃馒头或米饭而不吃菜、不喝水称为“干錾”,“錾”本字不明。董绍克《阳谷方言研究》也收录了这个词语,他将此词写作“干錾”[4](P198),

语音为[k???ts????]①。可以说,“錾”字与本词词义毫无关系,在这里应该是作为同音字来标注的。由于“干錾”在普通话中同样是表示干吃,因此,我们推测,第二个字很可能是表示“吃”义的“啖”字。《说文解字·口部》:“啖,噍啖也。”《广雅·释诂二》:“啖,食也。”如《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啖”不仅可以表示“吃”义,还可以指味薄、清淡,伙食简陋,与“淡”通。《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裴骃《集解》:“徐广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骃案:如淳曰‘食无菜茹为啖。”司马贞《索隐》:“案:孔文祥云‘与帝共攻冒苦,难俱食淡也。案:《说文》云‘淡,薄味也。”成语“攻苦食啖”即来源于此,意为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可见,“啖”字可指“食无菜茹”,即“干吃”。因此,[k???ts????]一词应写作“干啖”。除了字义证明之外,从语音上来看,“錾”为从母谈韵,“啖”为定母谈韵,两者语音相近,属于同韵,容易混淆。

“干啖”一词亦有文献用例可作证明,例如:

(1)治吃物、吃乳便吐,下水乳不得,饮食不下者。白豆蔻(十四个,去壳)甘草(半两,半生、半炙)缩砂(十四个),上为末,逐旋安掌中,与他干啖,牙儿干掺口中。(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2)其国傍海而居,垒石为城,连山旷地,草木不生,牛羊驼马,皆以海鱼干啖之。(明代吕毖《明朝小史》卷十七)

(3)今得其说,不强以食,绝其羹汤,先投来复丹暑药,知其非伏暑证,遂投养正、灵砂之类,饥则以饭炒香干啖之,一点汤水亦不与,三日后竟不复吐,饮食如初,方用甘蔗捣汁七升,生姜捣汁一升,打和分作二服。(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脏腑类》)

(4)即如这位张太太方才干啖了那三碗白饭,再拿一碗白水一喝,据理想着,少一刻,她没有个不粗心的。(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从“干啖药物”“干啖白饭”等语境中,不难看出,“干啖”的意思是干吃。因此,冠县方言中的[k???ts????]一词应是由“干啖”音变而来的。同时,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可以发现,硬吞干东西且不喝水不吃菜这一意思,在不同的方言中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扬州、武汉、成都称为“吃白饭”,其他地方还有“吃白口、干哽、干噎”等说法[5]。

二、闯/粗莽

冠县方言中有这么一个词,其意为形容人行事胆大、果敢,语音为[t??u?????m?],有学者将其写作“绰莽”。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包含“莽”“闯”的词语中可以发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示此意的词,与“绰莽”很相似。如太原话“出莽[ts?u??? ??m???]”:“外人不出莽,到生地方连路都不敢问。”哈尔滨话“闯愣[t??ua????l??]”或“闯荡[t??ua????ta?]”:“出门办事儿闯愣点儿,别怵头。”徐州话“戳得莽[t??u???? ??

te??? ??ma?]”,形容人办事热心、果敢,后来简化为“戳莽”;广州话“绰莫[ts?k? m?k? ??]”,从语音上看,应为韵尾脱落;牟平话“闯浪[t??ua????lɑ?]”[5]。通过各地方言语音之间的比较来看,“绰”“出”“戳”“闯”几字发音相似,但是其本字仍无法确定。

结合音义两方面来看,该词语可以写为“闯莽”。首先,从字义上说,“戳”“绰”“出”的本义都和胆大、果敢的意思不相符,只是作为表音标志存在。而“闯”字则符合该词的意思。“闯”可以表示猛冲、无所顾忌。如清代翟灏《通俗编·品目》:“都人或十五结党,横行街市间,号為闯将。”方言中“闯”还可以单用,表示行动鲁莽,如:“你做事忒闯,有关前关后,用不着个。”其次,从语音上说,通过方言间的相互比较也可以找出本字。在冠县方言中,“闯莽”“闯事”“瞎闯”中的“闯”字,都读“戳”音;在其他方言中,与它们相似的词语大都写作“闯”。可见,将该字的本字视为“闯”显然更为合适。再次,在相关文献中,还可以检索到“闯”“莽”相连使用的例子。清代天虚我生《泪珠缘》第二十九回:“宝珠一眼见他哭了,知道自己太莽闯了些。便甜言蜜语的央告了一会,婉香才回过念来,想也错怪了他。”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

需要指出的是,此词或可写为“粗莽”。《汉语大词典》收录有“粗莽”一词,意为粗豪率直,和“闯莽”义同,该词亦有文献用例可作证明。例如:

(5)他如《千里送荆娘》、《元夜闹东京》之属,则近粗莽。(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

(6)无稼轩才力,无稼轩胸襟,又不处稼轩境地,欲于粗莽中见沈郁,其可得乎?(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粗莽”还可释作粗鲁莽撞之义,这一用法更为常见。例如:

(7)李万一时粗莽,直撞入厅来,将照壁拍了又拍,大叫道:“沈公子好走动了。”(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十卷)

(8)问客何能,对曰:“吾乃粗莽和尚,未能识字诵经,不过任洒扫执爨之事耳。”(清代吴炽昌《客窗闲话·假和尚》)

在近代汉语时期,“出”“戳”“粗”“闯”的语音相差不远,“出”或“戳”应该只是音变之后的记音字,本词或写为“粗莽”,从意义上来说,该词记作“闯莽”“粗莽”皆可。

三、捶衣

在冠县方言中,洗衣服称为“愁衣服”。这里的

“愁”读作“[???ou]”,意为把用肥皂洗过的衣服再洗几遍,除去泡沫,洗涤干净。其本字不明。从语音、语义两方面考虑,本字可能为“捶”。古人有“捣衣”的说法,“捣衣”之义有二:一是把织好的布帛放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平,好裁剪衣服;二是以杵击衣,击出衣服上的污垢,使其洁净。如北周庾信《夜听捣衣》:“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北宋贺铸《捣练子》:“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在古典诗词中,往往通过“捣衣”这一意象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礼记·内则》:“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郑玄注:“捶,捣之也。”《说文解字·手

部》:“捶,以杖击也。从手垂声。”《广雅·释诂》:“捶,舂也。”由此可知,“捶”即“捣”。由于古人练衣、洗衣都是使用棒槌或杵,因此,“捣衣”“捶衣”均可释作以棒槌来捶。清代嵇璜、刘墉等《续通典·木六·柷敔舂牍》:“是故不曰击而曰舂,非筑舂于地也。犹今捶衣服古谓之捣衣,非于曰中捣也。”与“捣衣”相比,“捶衣”这一说法出现较晚,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多见。例如:

(9)趁韩嫂在这里,替爹捶裤子和汗衫儿哩。(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

(10)郑生索性把酒壶在广明头上似砧杵捶衣一般,连打数十下,脑浆迸出而死,眼见得不活了。(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11)那个时节,小妇人因寒衣不曾浆洗,只穿得一件纱衫,坐在石板上捶衣服。(清代李渔《连城璧》卷十二)

“捣衣”技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它主要指的是漂衣、练衣,即练丝的工艺,对棉麻织物漂洗、杵击、染色,以便裁制衣物[6](P140)。从唐人张萱的《捣练图》中可以看到其捣练过程。同时,以杵击衣,不仅能够使得絲织物脱胶,让衣物更加柔软,而且能够除去内部污物,因此,洗衣也可称为“捣衣”。随着洗衣工具的改变,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再用棒槌捶衣,但这种说法仍然保留下来。现在所谓的“捶衣”,基本上就是指洗衣,即击出衣服里的污物。洛阳方言中仍存有“捶布石”一词,石头平面光滑,把布匹或衣服放在上面,用棒槌捶砸,可使其表面变得平整。

需要指出的是,“捶衣”中的“捶”亦同“搥”,“搥衣”在现代方言中仍有使用。《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厦门方言有“搥衫[tui?? ?s??]”一词,是指洗衣服时用木槌敲击衣服以去除污秽;南宁平话还有“搥衫棍[tsui??sam??ku?n?]”一词,指的是洗衣服时用来搥打衣服的木棒[5]。通过“捶衣”一词可以发现,方言中有很多词语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而保留下来。

四、褡包/褡褡

在冠县方言中,“褡包”是指衣服口袋,第二字读轻声,口语中多用。在书面语中,一般写为“搭包”,其本字应为“褡”。《广韵·合韵》:“褡,横褡,小被。”按照《汉语同源词大典》的解释,“褡”的本义是指其物不足以覆盖全身,搭连于身略略覆之,故称“褡”[7](P959)。

明清时期已有“褡包”的用法,多指系在腰间的包,可以用来盛放钱物,类似于现在的“腰包”。例如:

(12)好汉为难,心生一计,说:“有咧!”把腰里褡包解下来,把那一头往墙上扔,搭在那墙头,低声开言:“大人,把那头拴在树枝之上,我小的好借他之力。”(清代佚名《刘墉传奇》第十五回)

(13)这义和拳中的大师兄,头上红布包头,两耳后垂着布角儿,腰里盘一根红布褡包,脚下穿着洒鞋,两腿上扎着绑腿。(惜华楼主《皇清秘史》第一百十五回)

除此之外,旧时还有“褡裢(褡连)”一物,与“褡包”有所不同。“褡裢”是指长方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用来盛装财物。“褡裢”可以背在肩膀上,也可以驮在牲口背上,所以还有“马褡子”的叫法。在明清小说以及近现代文学作品中,都可见到这一用法。例如:

(14)又舀些水与他洗脸摊尘,收进褡连去。(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

(15)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16)你倒是接着往下练呀,也不说话,弯腰拾钱,放在褡裢以内,往肩头上一搭,竹片刀往腰中一掖,转身就走。(常杰淼《雍正剑侠图》第一回)

(17)祖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戴了个粽粑叶“斗篷”,携带了一个篮子,一个装酒的大葫芦,肩头上挂了个褡裢,其中放了一吊六百钱,就走了。(沈从文《边城》)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褡包”“褡裢”仍在使用,但在不同方言中,根据口袋的大小、功用等,其称呼也有些许区别。如在《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有“褡子”“褡裢袋”“钱褡子”“储褡子”“褡包袋子”等不同名称;在乌鲁木齐方言中,“储褡子”就专指衣服口袋[5](P5920)。“褡包”从指称可系在腰上或搭在肩上的口袋到指称衣服口袋,应与词义的演变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事物在现代社会中已很少使用或基本消失,相关词语的词义就会发生变化或转移,“褡包”“褡裢”等词语就是如此。总之,无论是从音义上,还是从文献用例上来看,冠县方言中所说的“搭搭”“搭包”的“搭”,其本字应为“褡”。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

五、腰

在冠县方言中,“弯腰”读作“[?ia??jɑu??]”,人们常写作“哈腰”。“哈腰”多指向对方躬身表示敬意,也可以与“点头”连用,表示过分谦恭或过分客气。例如:

(18)望着他四个不是勾头儿,不象哈腰儿,横竖虽算请安,远着呢,就栖在那个长脸儿的瘦子身旁坐下。(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19)施公又故意哈哈腰退步坐下,眼望土地讲话。(清代佚名《施公案》第二十八回)

(20)门旁有块青石,约有一百多斤,就见那小道姑,一哈腰将石头顶在门上。(张杰鑫《三侠剑》第四回)

需要指出的是,“哈”字本身并没有表示弯曲的意思,[?ia??]的本字应为“”,读音为[x??]。《汉语大字典》:“哈,同‘,弯腰。”[8](P668)《集韵·麻韵》:“,身伛貌。”《说文解字·人部》:“伛,偻也。”《广雅·释诂》:“伛,曲背也。”可见,“伛”表示腰背弯曲,“”亦表示身子弯曲,“腰”则表示弯腰之义。

[?ia??jɑu??]在书面语中也可以写作“虾腰”,这在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例如:

(21)英雄入彀,虾腰曲脊,紧靠着四扇板儿;卫士传餐,侧耳听声,单等那三通梆子。(明代冯惟敏《梁状元不伏老》第一折)

(22)那丫头一个家碰头磕脑的抢拾,崩了一个滚在二姐面前,二姐虾腰拾起。(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

(23)其贵臣谓观察曰:“我国仪文繁重,见皇帝须三虾腰。”然亦不过三罄折,而已谓繁缛矣。(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西礼俗之异点》)

“虾”字本身也没有作为动词、表示弯曲的意思,“虾腰”的“虾”字可能是“”字音同形似的误写。“虾”的繁体写法为“蝦”,与“”形似,之后简化为“虾”。“虾”本读[x????],表示“虾蟆”;又读“[?ia?]”,是指一种节肢动物。“虾身”亦呈弯曲状,就此而言,用“虾腰”表示弯腰,是有其合理性的。不过,“哈腰”“虾腰”的本字,均应是表示身子弯曲义的“”字。

总之,作为方言研究的一部分,方言本字考释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方言本字考证有利于词语溯源。由于语音的演变,同一个词语的古今读音会有所不同,方言中的一些词语只能采用同音字来替代,并造成其书写形式的差异,或者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词语的词义指称发生了变化,以上原因均会导致词语的本身面貌被遮蔽。通过本字考证,来沟通古今语义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词语的源头,这不仅有助于语言的传承,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其次,方言本字考证有利于保护语言文字资源的多样性。作为语言的地方变体,每一种方言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地区的方言已处于萎缩乃至濒危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对方言进行考证、调查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次,方言本字的考证有利于促进辞书编纂和语文教学,可以为方言俗語词义的解读提供科学的理据支撑。虽然由于诸种原因的限制,仍有一些词语的本字未被证实,但随着方言研究方法的不断精进,方言考证的相关成果也将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李荣.考本字甘苦[J].方言,1997,(1).

[3]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证说略[J].方言,2003,(4).

[4]董绍克.阳谷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5.

[5]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陆伟民.“捣衣”解[J].辞书研究,1990,(6).

[7]殷寄明.汉语同源词大典[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Characters of Guanxian Dial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Bian Wen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Guanxian dialect belongs to Jilu Mandarin in Shandong dialect area, which is rich in colloquial vocabulary. Many of these words retain the usage of archaic words, but there is no clear standard in peoples daily writing, or the original words are unknown. By investigating the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relations of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other dialect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original words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words in Guanxian dialect, which can not onl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dialect words, but als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ect words and ancient words.

Key words:Guanxian dialect;original characters;textual research

作者简介:卞雯丽,女,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注音采用五度标记法。下同。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