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2022-07-03 12:16刘瑛
考试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良好习惯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时期,面对一帮生活尚未完全自理的孩子,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幼儿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依赖教师的培育之外,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只有实施家园共育,家庭和学校携起手来,才能共同培育出独立、健康的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与幼儿在学校和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密不可分。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模仿行为的时期,家庭、学校的环境都深深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要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分析阻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元素,然后对症下药,家园共育,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提高其自理能力。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163-04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长和幼师是他们最熟悉和信赖的人,他们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家长和学校应该呈现一个良性合作的状态,共同抓住幼儿在行为习惯培育方面的重点,双向实施教育,才能使幼儿构建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作为学校,是教育的主导者,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一定要起到一个中间作用,积极地与家长沟通,与幼儿沟通,提高教育的效率。在教育中,教师要考虑每一个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性,结合家长,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共同完成幼儿行为习惯的培育工作。文章聚焦家园共育概念,先行剖析家园共育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又从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出解决的策略和提升的方法,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 在幼兒园教育中,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对幼教工作来说,学校和幼师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是比较随意和被动的。因此,学校实施家园共育,可以很好地激发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地、科学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另外,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在学校内践行,在家庭中也要按照好的行为习惯来要求他们。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互相配合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呈现一种常态化趋势,利于幼儿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有利于家校之间搭建一座沟通桥梁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监护人,学校是幼儿学校生活和教育的负责人。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受益无穷,因此在幼儿时期就要开展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培育,希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实施家园共育,可以在幼儿的教育方面,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种高效的沟通,能够集合家校双方的力量,实现1+1>2的效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则需要家长和学校之间经常性地去沟通,相互知晓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国家规定,孩子达到3周岁,就可以进入幼儿园学习,大部分家长也会选择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学习。实施家园共育,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缓解孩子脱离父母的焦虑情绪,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让他们尽快地顺利过渡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当中,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稳定发展。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孩子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学校整体的培养。晚上或者周末他们又会回归到家庭生活,孩子的行为习惯又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培育。因此,实施家园共育,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为幼儿搭建起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行为习惯要在学校和家庭保持一致,这就会促使他们良好的习惯的养成,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起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 幼儿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生活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当前幼儿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良行为习惯,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发展。经调查分析,一方面原因是幼儿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比如,幼儿处在一个杂乱无章的环境当中,就容易养成乱放东西的习惯。幼儿没有在饭前洗手,不注意个人卫生,是家庭成员在这方面没有引导或者自身就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久而久之,幼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就会塑造他什么样的行为习惯。甚至某些家长在幼儿面前不注意言行举止,导致孩子有样学样,养成说脏话、乱发脾气的坏习惯。总之,幼儿的生活环境对幼儿行为习惯好坏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和谐,不整洁,就会让幼儿养成坏的行为习惯,且难以改变。

(二)隔代教育的影响

物质条件的改善,家中孩子数量的减少,让隔代亲更加亲。本来祖辈对孩子就比较容易溺爱,再加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少了,对孩子的态度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父母工作忙碌等原因,导致隔代教育十分流行。祖辈对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满足,对孩子的教育是鼓励至上,忽视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幼儿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都与祖辈的格外亲密与包办代替分不开。他们不给予幼儿独立锻炼的机会,或者是怕他们还小,做不好,总之就是替他们包办好一切,让幼儿不用操心。殊不知“不用操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剥夺了幼儿成长的机会,让幼儿不能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掌握不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进而导致性格上脆弱敏感,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方式的粗暴

孩子之所以称之为孩子,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对事物的认知也好,行为的学习也好,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摔倒了就哭、和同龄人抢玩具等,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行为阶段时期。但是有些家长过于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当孩子犯错误或者有某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时,他们习惯于直接责骂或者动手,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表面上看是镇住了孩子,实际上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懦弱,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因此,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一定要认识到这种教育上的误区,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之路,让孩子积极乐观地成长。

三、 开展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一)邀请家长积极参与,树立家园共育思想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家园共育的实现更加便利有效。因此,幼儿园在家园共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承担起主导者的地位,主动地邀请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来,建立一种和谐畅通的家园共育渠道,树立起良好的家园共育思想,从而让家园共育变得更加畅通无阻。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育方面,学校和家长通力协作,一方面積极地引导他们朝着正确规范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及时地沟通,及时地发现幼儿在习惯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地纠正,最终收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当前微信社交软件、钉钉学习办公软件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交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或者建立自己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地在群中、公众号中分享一些基本的育儿知识,让家长进行学习。幼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向家长及时地沟通幼儿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家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等,这种沟通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另外,幼儿园可以牵头,让家长成立家委会,家委会的目的是代表家长的心声。学校还可以定期地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构建家长、学校和幼儿的三方实时互动,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友善的教育氛围。当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当中时,就为家园共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统一教育理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使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统一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上的一致性,会促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充满合作性。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会积极主动地与彼此进行沟通交流,有了沟通的基础,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学校要做好对幼儿教育理念的宣贯,以及讲解学校对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具体的培育过程,让家长做好观念上的认同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共同完善教育理念。然后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去培育学生的行为习惯。

例如,学校在幼儿入园的时候,首先就要对家长和幼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幼儿现在的自理程度、性格特点、脾气爱好等,让教师对幼儿有一个基本掌握,有利于教师因人制宜地进行施教,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过渡到幼儿园生活中来。还要对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做一个基本的了解,还有家长对孩子的陪伴程度等各方面家长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做一个统计,让家园共育有一个可实现的前提条件。教师根据这份问卷调查,也可以规划出相应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也参与到教育中来,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就是通过组织“幼儿吃饭”“幼儿卫生”“幼儿性格”等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宣贯科学的育儿方式,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家长关注幼教内容,积极配合教师教学

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绝对不是对教育的全权放手。家长一定要多多关注幼教内容,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对教师布置的一些教学任务、亲子活动要积极地完成,并积极地反馈给教师效果,让教师更加良好地进行施教。

例如,学校可以向家长分享几个幼教公众号,上面有优良的幼教内容,家长在里面可以汲取到教育的营养,再结合自己的孩子特点,进行科学的施教。然后学校可以定期地向家长推荐一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育方法》《幼儿的成长》等教育书籍,让家长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育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认知和知识认知。知识的引导会促使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他们思想上也会更加认同教师的科学育儿观,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另外,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幼儿的成长档案,定期地对幼儿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共享此份档案,共同编辑,科学把控幼儿的成长过程。

(四)整合家长多方资源,提升家园共育质量

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也是家校共育过程中的重点。幼儿的学习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因此,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整合家长的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效能,让家园共育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幼儿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动手过程、实际操作来得到培育,而且幼儿时期教师主要是通过区域游戏来实现教学。基于此,学校可以充分整合家长的资源,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共同来提升家园的共育质量。

例如,学校在开展“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的教学主题时,就可以整合家长的资源,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学校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是召开家长会,在家长内部选拔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策划此项活动,在活动方案出来以后,大家根据设计的方案再进行物资的收集。让一部分家长收集家中的纸箱,拿到学校,教师会和幼儿一起做分类垃圾箱。有的家长可以收集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绘本,拿到学校,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家长的参与,又有幼儿的动手操作,是学习能力的培育,再加上教师对绘本的讲解,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层层设计,共同助力幼儿的教育有效实现。

(五)开展多项亲子活动,加强亲子和谐关系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通过组织开展多项的亲子活动,一方面能够加强家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加强亲子和谐关系的形成。而亲子和谐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幼儿能够倾听家长的意见,有利于家长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学校开展亲子活动,也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距离的一座桥梁,通过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去切身感受幼儿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与小朋友和教师之间的相处是怎样的,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样的生活技能,从而促使家长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去完善教育方法。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主题活动。当父亲节来临的时候,学校可以邀请父亲来学校参加父亲节活动,通过设置一些轻松有趣的小活动,比如左右跳、大冒险等,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同样可以邀请母亲来学校参加活动,加强母子或母女之间的交流。为了让学生积极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在植树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植树节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和孩子共同种下小树苗,去体验劳动过程,感悟劳动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等。总之,通过各种主题的亲子活动,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友善,让父母懂得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让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管教,建立一个良性的沟通机制,实现幼儿行为习惯的更好培育。

(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效互联沟通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学也不例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家校之间的高效互联沟通。对家长来说,当他们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他们也会有心理焦虑,他们会担心孩子在学校是否适应,会不会哭闹。同样对教师来说,如果面对怎么也哄不好的孩子,就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商讨解决的办法等。互联网技术,让家校之间不受场地和时间的影响,做到随时的沟通,而且可以实现视频和图片的分享沟通,更利于培育孩子的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刚入园的孩子,学校就可以多分享一些孩子在学校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家长安心。学校还可以录制一些学校的基本入学流程,让家长放心。每个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公众号,定期地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让家长在家庭中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每个班级成立班级群,教师每天分享孩子的生活过程、教学过程和有趣的瞬间,传递正确的育儿价值观,让家长了解幼儿之间的社交,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融入人际交往中,进而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基于家园共育,方能为幼儿打造一片值得期待的美好天空,也才能为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插上一双可以高飞的翅膀。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统一教学理念,从行动上统一教学实践,从管理上统一教学目标。有了家园共育的大背景,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才能引领他们朝着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向努力。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培育幼儿的行为习惯,共同探究他们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共同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言语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霞.“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56-558.

[2]李华君,蒋静,彭庆玉,等.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家园共育中指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中国新通信,2021,23(14):229-230.

[3]郑蓉.家园共育“五一致”,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J].华夏教师,2019(23):24-25.

[4]孙凤霞.家园共育助力幼儿习惯养成[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四)[C].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259-265.

作者简介:刘瑛(1971~),女,汉族,江西省赣州人,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幼儿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良好习惯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