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效果分析

2022-07-03 13:47武海栋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微课应用

武海栋

摘要:微课具有针对性强、内容精简的优势,将其应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其所包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不仅能满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提升生物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学;应用

微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借助其动态模拟功能,可以将抽象的教材内容以更直观、简单的方式进行呈现。生物学作为重要的学科,因其涉及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要求较高,为更精准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将微课与生物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水平。

一、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微课视频进行生物教学能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上的刺激,有效活跃生物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选择相关视频来导入新课,播放“萤火虫在夏夜发出亮光”的情景视频,在视频中设置提问: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出荧光?对于这一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还不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渴望得到问题的答案。教师此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讲授新课程知识:萤火虫的尾部有特殊的细胞,叫做发光细胞,里面含有线粒体、荧光素以及荧光素酶。发光原理即线粒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了具有能量的ATP(腺苷三磷酸,简称ATP),此时荧光素酶和ATP共同作用激活荧光素,将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萤火虫就会发光了。如此授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讲授了教学重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2.除此之外,高中学习的强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讲授一个知识点耗时较长、内容多且杂乱,无疑给学生增添了压力。而微课短视频教学能对重点知识有所侧重,且教学视频时长很短,往往在10分钟之内,让学生在学习视频时不会因为时间较长感到较大压力,既能让学生从高强度的学习中得到解放,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还能针对性地学习重点知识。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关注,有效降低学习压力,并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二、微课能优化呈现细胞以及个体代谢过程

1.解除微观限制。细胞代谢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和机制比较复杂,且学生无法对微观世界的细胞进行直接观察,学习时主要依靠课本上的图片和理论,对微观世界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可以消除这一弊端。例如,结合细胞代谢的理论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分别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动态呈现,详细讲述有氧呼吸时氧气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中的三个反应过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细胞相关知识的教学,不仅能解除细胞微观的限制,将细胞以及个体代谢的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2.突出知识重难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细胞以及个体代谢过程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知识点较为冗杂,在教学时要注意有所侧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笼统地讲述一遍,再利用微课教学视频,结合考试范围,将所涉及到的重点、难点以及抽象化的内容进行图文形式的解释。例如,学生在学习细胞呼吸作用时,难以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视频中要呈现这两者的区别,突出呼吸作用的重点,充分利用视频资源,具体从反应条件、各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分解产物、释放的能量、特点进行描述,比较二者不同之处;从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两方面入手,多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要播放有氧和无氧呼吸中和ATP的来源和去路的视频,帮助学生完全消化有关细胞呼吸作用的知识。

三、微课利于优化科学史的知识

1.利用微课有效整合科学探究史。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很多关于科学的探究史,这些科学探究史在课本上比较分散,内容较少。通过微课整合以时间顺序带领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相关历史背景下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获取信息,挖掘实验探究的闪光之处,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比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涉及到8个科学史,在教学中如果以单纯的语言或图片来表述会显得枯燥无味,不能体现出科学史的利用价值。利用微课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进行梳理整合,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8个科学史以事件先后呈现,能有效凸显各实验中的亮点。借助微课呈现让枯燥的科学探究史变得鲜活、生动、形象,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微课设计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选材或实验设计的闪光之处,以此为基础归纳光合作用的条件、反应物、产物和进行场所,生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2.利用微课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高中生物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因此,对科学史中经典实验进行深入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微课教学,呈现经典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史的探究,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摩尔根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过程就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很好的例子。摩尔根长期对果蝇进行观察,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就此开启了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整个实验的探究过程利用微课进行演绎,还原摩尔根将红眼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进行配种的杂交圖。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思考在F2代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的原因,并结合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图进行分析且针对可能存在的情况分别提出假说,如假说1: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假说2: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均存在,分别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果。结合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并展示摩尔根进行大量实验的数据结果,归纳摩尔根的杂交实验。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假说演绎法。通过微课系统地设计整个探究过程,能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加深学生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培养其科学探究思维。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生物学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冶.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1.

[2]吴海燕.探究微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62).

[3]杨忠泽,谢树亮,陈玉龙.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9(5).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微课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