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班级:班级小义工管理新样态

2022-07-03 18:49曹秀娟沈群亚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服务意识班级管理

曹秀娟?沈群亚

[摘要] 志愿服务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为培养学生的服务和责任意识,结合学校的德育品牌活动,我们实行班级小义工的管理模式,从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入手,建立三线联盟,为开展活动奠定基础;从班级、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构建班级小义工实践平台;开展创新评价,为活动的持续开展做好保障,以此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参与服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并坚持参与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学生“会负责,敢担当”的优秀品质,打造梦想班级,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 班级小义工;服务意识;责任教育;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证。“团结、创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梦想班级是每个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打造这样的班级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尽责能力。审视目前的责任教育,从重视到落实之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缺少切实可行的教育载体和抓手,导致责任教育存在诸多缺失。比如,教育内容过于单薄,教育方式比较僵化,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够,等等。而倡导小学生做义工,也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推行义工制,开展了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序列化的班级小义工活动,并不断探索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为梦想导航:班级小义工活动“三线联盟”樣态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误解: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的事情,学科老师只负责学科中的教育。对此,我们要改变这一误区,引导全体老师牢牢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邀请学科老师和家长加入。三线联盟,才能为班级小义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打造全员育人的格局。

1.班主任引领——激发学生积极性

班主任首先要营造浓郁的小义工活动氛围,让“我要做小义工”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里。利用恰当的时机,如晨会课、班队课、道德与法治课等,开辟相应的空间,如墙报、班级钉钉群、电子班牌等,大力宣传义工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解义工活动,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浸润,激发学生参与义工活动的欲望和热情。

2.学科老师参与——增强服务行动力

学科老师参与班级活动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行动力。因此,在开展班级小义工活动前,笔者首先和班里的学科老师达成共识,在他们的课堂上也实行义工制,让学科老师也参与班级小义工的共建当中,确保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家长支持——保障活动可行性

家长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我们的孩子年龄还小,班级小义工需要在家长的引导、督促下才能完成。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笔者和班级家委会成员一起探讨班级小义工活动开展的方式,利用钉钉群和家长们商议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通过家长会传达开展班级小义工活动的设想,开展家长例会反馈活动的成效,全方位地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为梦想奠基:班级小义工活动“三式自治”样态

班级小义工的管理模式不仅响应了时代发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如何让班级小义工发挥最大价值?笔者以“三式自治”为目标,让班级小义工服务班级、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构建小义工自治样态。

1.班级小义工“人人上岗式”自治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因此,笔者和孩子们借助班会一起讨论班级正常运转需要的工作岗位,建立班级小义工体系,由学生自主选岗,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开展一系列活动。

(1)巧设岗位,自主选择

传统的岗位安排一般都是由老师主导,是“要我做”,而在笔者的班级里,小义工是由自己选岗,是“我要做”。看似两个字的顺序变化,实则彰显了服务意识质的改变,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根据实际情况,班里设置了40多个小岗位,让学生自由选择,如电器管理员、卫生小督察、窗台美容师、环保小卫士等。根据班级里学生的特点又自主设立了小喇叭领读员、雨伞管理员、灭蚊小分队、图书角小当家、微笑迎宾员等岗位,学生们在岗位上履行着各自的责任,体验到了书本以外的精彩,力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尊重差异,分类指导

虽然小义工都是自由选岗,但也会因为自身能力、个性和义工岗位间的差异等呈现出不同状态。作为班主任,还需要时时给予帮助、引领和纠偏。因此,结合班级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活动能力设置了相关的培训内容,如引导图书角小当家如何分类整理图书;引导电器管理员如何正确、安全地操作多媒体;引导卫生小督察如何正确有序地打扫并引导大家维持,等等。通过培训,学生们履行职责的能力加强了。

(3)岗位轮换,取长补短

小义工有服务性、无回报性的特点,不适合长期制。长期制既会让当事者失去新鲜感,产生倦怠,也会让班里的其他学生没有期待。所以,一个阶段后要对小义工岗位进行轮换并及时予以评价,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同时开展竞争,如果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义工服务,并有时间和能力,就有机会做双份甚至更多的工作,当然也能享受更多的奖励。

(4)依托活动,强化意识

只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才能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两年多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笔者也在班里开展了很多的义工活动,如“大手牵小手”你丢我捡、“以一换百”捐书活动、我为校园添新绿、卫生死角我来清、文明出行我倡议等一系列校内义工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内在感受,强化了责任意识,培养了服务

意识。

2.家庭小义工“创意无限式”自治82B9C047-FDE7-4EB2-B26A-2EDF1BE5FA51

为拓展学生义工的平台,让学生们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融入家庭生活,了解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孝敬长辈、对家庭负责的品质,在笔者的倡议下,作为家庭小义工,每个学生在家里也要承担一个岗位。通过家庭“三个一”、家庭特色角、家庭长作业等创意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服务和责任意识。

(1)家庭“三个一”,暖心式的家庭服务

笔者通过家委会在微信群和家长们商议后一起制定了家庭“三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庭服务,每月陪伴一次祖辈,每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在一次次的家庭服務中,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在一次次的陪伴中,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们心中茁壮成长;在一次次的家庭会议中,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家中的一分子,服务家庭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2)家庭特色角,个性化的生活教材

我们常说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真实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德育,必须源于生活,而家庭“特色角”就是个性化的生活教材。根据学生的家庭选岗,把学生的选岗区域定为家庭特色角,由学生和家长自主确定并命名的家庭门窗管理员、衣物整理员、防盗小能手、小小晾衣员等个性化的家庭义工岗位纷纷产生。有位学生发现爷爷有“三高”,日常生活中还不注意饮食,于是她自告奋勇当起了家庭营养师。

(3)家庭长作业,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德育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渐进的过程。它既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道理即能奏效的,也不是创设具体的情境就能成功的。于是,笔者又推出了家庭长作业活动,即在学校里开展班队活动,并根据班队活动的内容布置体验性的家庭长作业,把学校的义工活动拓展到家庭。如在一次“当好小主人”班队活动后,我们布置了“小鬼当家”的长作业,学生们在过年过节时成了家里招待客人的小义工。如此,由知到行,和谐统一,学生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悄然而生。

3.社会小义工“实践先行式”自治

通过岗位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倡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1)以“常规+主题”为基础的假日小队活动

班级成立了“毛毛虫假日小队”,联合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校互动,以学生、家长、学校为纽带,集思广益,精心筹划,以“常规+主题”为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假日小队活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腊八节敬老院送腊八粥、道路文明劝导、植树节护绿行动等活动成为我们假日小队的常规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很多主题式的活动,比如,在建党百年之际,假日小队开展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内化技能、提升能力、发展自我。

(2)以“小手+大手”为抓手的亲子志愿服务

亲子志愿服务倡导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家长与子女构建起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每月一次的亲子义工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孩子和家长一起接受义工训练、策划活动并具体运作,无形中促进了感情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节假日,在家长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去图书馆做管理员,一起去南关厢义卖,一起去鹃湖进行弯腰行动……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们逐渐将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真实情感和实际劳动能力,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

(3)以“校内+校外”为联结的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借助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联合海宁市义工协会为班级量身定制了公益、环境、社区服务、安老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套餐,由家委负责,孩子们自主报名参与活动。班级小义工的身影出现在海宁的各个角落。有的同学在南关厢做起了“爱心义卖员”,体会到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的同学去海宁市图书馆争当小小图书管理员,引导小读者如何找书、借书、还书,体验到了一位真正的图书管理员工作的辛苦。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心中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逐渐得到

加强。

三、为梦想扬帆:班级小义工服务“三多评价”样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实践,学生基本能轻松地完成自己的义工服务工作,为班级、为同学、为家庭,乃至为社会出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表彰优秀,结合雏鹰争章活动,我们对小义工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服务热情。

1.多立面的评价内容——义工护照伴我行

利用“小义工护照”,针对班级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制定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从服务态度、服务能力等丰富评价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一学期的义工工作做出合理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做义工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态度变化和精神面貌。

2.多主体的评价队伍——大家都来夸夸我

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层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每一位小义工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让大家都来夸一夸小义工的行为。教师评价应该是过程性的(客观的),同学的评价应该是即时性的(互补的),这两者主要是针对班级服务做出评价;家长的评价应该是激励性的(自信的),主要对家庭、社会服务做全面评价。

3.多形式的评价方法——义工名片我代言

对义工评价方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体现多样性。制作的小义工服务手册,通过积分方式肯定义工的点滴付出。班里定期开展“我是快乐的小义工”交流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书写“我是快乐的小义工”日记心得,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义工生活”做成美篇,与大家分享,每个月还通过“明星小义工”的评选,表彰先进,提高学生做义工的兴趣。学生不仅收获了劳动果实,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成长所需要的认同感。

班级小义工活动的开展,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使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风貌。“会负责,敢担当”的优秀品质逐步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义工内涵不够丰富,校外实践活动不够系统,等等。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我们的班级小义工活动一定能走得更远,“义工”这个词一定会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成为班级一张靓丽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杨勤娟.“小义工”服务:架构班级管理新样态[J].中小学班主任,2021(08).

[2]文康辉.义工活动在班级德育中的个体意义及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7(11).

[3]朱联华.浅谈我是班级“小管家”志愿岗的认领[J].华夏教师,2017(16).

[4]鲜华.小学低段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儿童思想教育方法初探[J].新生代,2020(01).

曹秀娟   浙江省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高级教师。

沈群亚   浙江省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高级教师。82B9C047-FDE7-4EB2-B26A-2EDF1BE5FA51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服务意识班级管理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