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7-03 06:19郑晓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7期
关键词:围术夹层主动脉

郑晓琪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较突然,常伴有剧烈疼痛、休克、血压变化等,猝死率高达2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手术是此病的首选治疗技术,但手术部位较特殊,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常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阻碍术后康复[2]。有研究表明[3],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期间辅以优质围术期护理,能够明显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疾病预后。以往传统围术期护理重生理轻心理,内容较片面,无法达到预期护理目的[4]。围术期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外科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全面考虑患者围术期的生理、心理等复杂需求,再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综合性、全面性护理措施,有效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5]。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接收的78 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标准[6];(2)行经胸夹层主动脉瘤切除术治疗;(3)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4)思维清楚,问答自如;(5)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其他心脑血管肿瘤;(2)肝肾功能不全;(3)既往有心脏手术史;(4)既往有过敏性疾病史;(5)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将78 例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 例。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患者入院后病房护士随机分配床位,评估患者脏器功能,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检查尽可能安排在床边,告知患者及家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交待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及排便训练,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前半小时常规留置导尿管;术中手术室护士配合好医师操作,做好保温管理,术毕清点器械纱布避免遗漏在患者体内,护送患回病房;术后建立完整的病情监测,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遵医嘱给予对应止痛药物,详细记录患者24h 出入量,定期更换患者切口敷料,指导患者清淡、高蛋白饮食,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1.2.2 研究组 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构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团队。在科室护士长引导下构建一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团队,团队成员包含1 名护士长、2 名主任医师、1 名疼痛科医师、1 名康复医师及6 名责任护士,岗位职责划分明确,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协调团队成员工作,监督护理计划的实施进展,查处护理漏洞并及时给予调整;主任医师、疼痛科医师、康复医师负责相应的治疗管理、疼痛管理及康复管理;责任护士负责落实各项围术期护理措施,每位护士分管6-7 例患者。干预小组查阅、收集相关文献,对既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重难点进行分析,联合制定围术期综合护理计划,并接受2 周的岗前培训及模拟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每日医护联合查房。

(2)术前护理。①多元化健康宣教:术前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借助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相关微视频、图文手册等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发生机制、手术流程、麻醉方式及手术转归等,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能力,引导患者及家属正视疾病;②个性化情绪疏导:通过交谈动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告诉患者良好情绪对手术转归的促进作用,注重倾听患者的意愿,了解患者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对患者给予鼓励、安慰,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以坚定患者手术信心。此外,可以通过微笑、眼神等非语言沟通技巧让患者感到被理解与尊重,进一步提高患者安全感。

(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热情接待,详细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摆好麻醉体位,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操作,将软枕垫于患者头下、足跟处,将胸垫垫于患者胸后,以免长期手术而导致术中压疮,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维持手术室室温在24℃左右,术中所用输液液体进行保温处理,避免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此外,需密切关注手术进展,积极配合医生工作,保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4)术后护理。①穿刺部位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平卧于床上,采用沙袋对穿刺部位压迫6-8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出血等情况,如有需给予相应处理;②血压管理:测量早晚血压,每次测量同侧肢体,并填写好血压登记手册,对术前伴有高血压者需遵医嘱给予药物降压,避免血压过高而导致吻合口出血;③引流管管理: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管情况,胸腔引流管需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位置,每24h 挤捏1 次胸腔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④疼痛管理:术后重视患者疼痛主诉,了解患者疼痛部位及性质,分阶段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可由疼痛科医师为其制定个性化镇痛方案,除了药物止痛外,指导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聆听音乐等减轻疼痛感知;⑤饮食管理:术后6h 告知患者先进食少量流食,再慢慢向正常饮食过渡,保证低盐低脂饮食,以免影响抗凝效果,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高纤维食物,以促进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和血压升高;⑥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排痰不畅,遵医嘱给予密闭式吸痰处理,以免发生肺部感染;⑦活动管理: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及踝泵运动,病情允许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免发生静脉血栓。

(5)出院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强化对患者健康指导,向患者发放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康复手册,让患者自行阅读,并严格根据手册要求规范自身康复行为,叮嘱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并让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向患者推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关注意事项,提醒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便秘、肺部感染、动脉栓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 生存质量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个月的生存质量变化,采用WHO 生存质量量表简表(quality of life scale-BREF,QOL-BRIEF)[7]进行评价,量表共包含6 个维度,采用百分制计算,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佳,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3。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行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术后3 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χ±s,分)

3 讨 论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日趋完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早期手术虽然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构成的危险,但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依然不容忽视,对术后康复极为不利[8]。王志强[9]等研究证实,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保障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对研究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且研究组术后3 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以往传统护理一般以单学科护理为主,形式较单一,护理过程较被动,护理效果不尽人意[10]。研究中我们在科室护士长引导下构建一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团队,团队成员职责明确,以循证医学为原理,联合制定围术期综合护理计划,充分发挥各个学科团队成员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有效保证围术期护理质量。

以往传统围术期护理只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术前指导及口头安抚,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理解并不透彻,手术期间压力过大,极易加大手术风险[11]。本次研究中术前责任护士借助视频及图文手册对患者进行多元化宣教,并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技巧适时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正视疾病,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术中强化对患者保温管理,积极配合医生工作,有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建立完整的病情监测机制,加强对患者血压管理、穿刺部位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管理、饮食管理、活动管理等综合管理,有效预防术后便秘、动脉栓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出院后强化对患者康复指导,并让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系统化护理随访,有效改善患者居家康复行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期间辅以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明显预防及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并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夹层主动脉
蜂窝夹层结构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颈部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多序列评估与信号解读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预见性疼痛护理在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