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县大城”政策背景下的农商银行零售转型

2022-07-04 13:45郑忠月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
关键词:海盐农商零售

郑忠月

摘 要:近年来,海盐县委县政府持续开展“小县大城”平台优化提升行动,旨在通过城市平台能级提升、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招商力量优化提升等工程,进一步做强城市、产业两大平台,把“面积、人口、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海盐,发展成为“面积小但县城大、人口少但吸引力强、体量小但实力强,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杭州湾地区面海第一城。”在此背景下,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海盐农商银行,应加速通过自身转型,充分适应本地城市化进程,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农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为主线,探索如何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持续推进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小县大城;大零售转型;农商银行

一、前沿

2020年初,海盐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展“小县大城”平台整体提升行动,并于4月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将在未来五年时间里持续通过优化体制机制,统筹做好“进”和“退”、“统”和“分”两篇文章,推动人口、资源要素向城市平台集聚,项目、资源要素向产业平台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产业“两个平台”。

在该项政策引领下,海盐县陆续推出各类配套措施,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是实施城市平台能级提升工程,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以达到城市人口集聚的目标。二是实施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规划,开展土地、农房征(搬)迁,腾退低散乱污企业,腾出土地、空间等资源,对不符合规划布局、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大的工业集聚点,通过转移搬迁、依法依规关停淘汰等方式逐步腾退。三是实施招商力量优化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选商、高层次人才及项目引育。同时,政府还逐步落实乡镇农户征(搬)迁给予县城住房置换或购房补贴等政策。在该项政策的持续实施下,农民进城买房的热潮逐渐被掀起,从而有力地刺激房地产经济,同时也大大加速了海盐的城市化进程。

可以看到,“小县大城”的目的实质就是以人口集聚、產业集聚为核心,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这无疑将对县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乡村整治等产生巨大影响,也势必对金融行业带来不小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地方金融的排头兵,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普惠金融的引领者,海盐农商银行历来以服务本地农户、小微企业为发展已任,始终坚持“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深耕农村不动摇,服务小微不停歇。可以说农村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农商银行经营的核心。而随着县委县政府“小县大城”政策的逐步落地,农村原有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被打破的可能性,这将对农商银行在农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冲击。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因监管政策要求和农商银行小法人的特点,海盐农商银行在政府大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暂时无法灵活地施展拳脚,只能从回归本源,坚持做小做散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创新和改革。而“大零售”转型正是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求得发展出路的一剂“良方”,也是农商银行跟随政府城市化进程,配套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理性选择和必然趋势。

二、海盐农商银行零售转型的现状

海盐农商银行对零售业务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当时集中力量开展了“阳光贷”整村批发授信工作,建立了“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动态调整”的信贷零售业务新模式,共批发授信农户57278户,授信金额767866万元,为农商银行稳固农村市场打下了一定基础。然而,从业务拓展情况来看,该项行动并未达到理想实效。一方面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足,走访基础性工作落实不到位,信息采集不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客户自身的配合度也较大地影响走访质量和后续维护。

为了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改革趋势,在2017年,海盐农商银行制定了零售业务转型三年发展规划,成立了零售业务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组织架构,开始探索以零售金融为主,公司金融、同业金融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业务体系。2018年底,海盐农商银行在西塘桥支行试点开展以“金融‘红船’普惠行,市民卡使用进万家”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形成了走访模式和具体经验。

第三个阶段,则是以建立零售业务组织架构为转折点,重点围绕市民卡推广、线上业务普及、异业合作等手段,结合传统网格化营销、整村授信、党建引领等模式,打造全方位的零售生态环境。但就当前来说,构建全方位的零售金融模式依然缺乏有效抓手,海盐农商银行还未能找到一条特色化的零售转型路子。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给零售金融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海盐农商银行零售转型的瓶颈

(一)营销载体略显单薄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提出一种称为“载体营销”的模式,其基本经营理念为:先进理念+完美平台(营销的承接整体)+完善服务+良好信誉+优质产品=巨大商机。把它套用到海盐农商银行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工作里面,不难发现等式中每一个加项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主动出击思维欠缺,“大锅饭”、“坐商”意识依然徘徊在部分员工之中;作为营销平台的诸如社区银行、丰收驿站、宣传媒介、异业联盟等都未能真正发挥实质效用;总行对支行的服务,支行对客户的服务都还未达到精细化要求;前述几项也直接影响到银行在客户、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和形象;零售产品较为单一,缺乏体系化的疏理和研发。上述种种都是海盐农商银行整体营销能力弱化的原因。

(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农商银行受资产规模、地域限制、人才短缺、管理体制等多方制约,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另一方面在零售转型中还存在部分业务缺乏系统支持,大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管理与决策支撑平台不完善,客户体验和营销支持效率提升不足等痛点、难点和堵点。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商银行线上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显得更加突出。

(三)普惠走访效果甚微

近年来,在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及当下“小县大城”政策推动下,农村人口流动机率不断加大,这就对农户信息采集、更新和维护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原先客户经理仅凭一两次的走访都难以获取农户准确信息,更何况在农户集中搬迁或农户进城买房趋势下,村级干部、小组长等的作用逐渐弱化,农户信息隐秘性加强,客户信息维护工作也就难上加难。因此即便是经历了“阳光贷”整村批发、普惠金融大走访等大规模走访授信活动,若客户基础未打实、后续维护不到位的话,经常性耗费体力的走访也只能是流于形式。

三、农商银行零售转型的出路

(一)补短:因势而谋,筑牢支农支小市场根基

1.转思路,明晰战略定位

零售业务转型是浙江农信的战略课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改革发展工程,零售业务不仅仅是客户数量、存款数目、贷款投放量等指标的简单管理,而是全业务条线配合能力的考验和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因此必须要积极转变零售经营理念,打破传统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模式,逐步建立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异化、特色化营销模式,加快提质优客,降本增效。

2.促改革,优化顶层设计

改革要必须要改在刀刃上。通过业务部门的分类设立,突出零售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的职能作用,建立扁平化的业务层级、垂直化业务管理,充分发挥“小快灵”的专营优势,着力提升总行管理效能,打造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强势总部,推动组织升级。同时,要通过“强总行”实现对资源的统一调配、对策略的统一规划、对行动的统一指挥、对结果的统一监测,起到对支行的指导、推进和监督作用。

3.强队伍,锻造精兵强将

要实现零售转型,人才与机制是关键,必须让肯干、苦干、能干的人发挥作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造零售业务精英团队,集聚专业性人才优势。同时,要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分配和考核文化,充分发挥零售业务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拉大员工薪酬差距,体现正向激励作用。

(二)强基:顺势而为,构建开放融合服务生态

1. 配套数字化转型,实现零售服务“智能化”

要以客群为中心,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積极引入数字化转型项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进科技与零售业务相融合,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普惠走访、网点服务、流程优化和客户体验。要充分发挥扎根本土、服务三农的传统优势,灵活运用金融消费行为数据,并进一步扩大客户数据维度,深挖数据价值,全方位进行客户画像,进而达到精准服务的目的。要加快线上产品与服务创新,构建灵活多样的零售、支付、理财等业务体系,丰富线上服务的内涵,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综合服务。

2. 融入基层治理,实现零售服务“亲民化”

在基层融入方面,要充分发挥“三种角色”的零售转型助推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普惠金融联络员”作用。要及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及薪酬考核办法,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普惠签约、普惠产品推介、惠农政策宣传上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网格长”作用。积极开展对网格长的金融服务和定期联络机制,及时掌握农户及居民信息,提升普惠走访实效。三是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深入挖掘乡贤这一资源,在充分掌握乡贤信息基础上,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在发挥“三种角色”作用的同时,也要根据农户、居民流动情况适时调整农商银行内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服务不掉线。

3.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零售服务“规范化”

以防控风险为根本,推动农商行不断加强风控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风险经理机制,强化对零售业务风险的分析,对重点业务、重点客户实施全方位跟踪监测和调查摸底。高度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坚决克服各类履查履犯、履禁不止的业务操作顽疾,时刻做到警钟长鸣。要加强业务流程标准化、精细化,加快建立审贷中心,通过集中审贷、专业审批,全面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升级:应势而动,探索特色化转型之路

1.写好“党建+金融”文章,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

深化“党建+金融”2.0模式,将金融服务充分融入社区治理、专业市场、综合体发展过程中,打造网格化营销示范点。在深化与两新组织“红色互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与各类大型经营主体的共建机制,筑牢“红色底盘”,并及时做好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各类“红色驿站”,为经营主体、城乡居民提供组团式的金融服务和便民服务。定期开展党建联盟走访,优化党员网格化服务,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活动”,切实提高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与满意度。

2.讲好产品故事,助力品牌建设“新发展”

一味地利益让渡并不能在实质上提升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关键还是要贴合客户需求,同时要讲好产品的故事。因此必须要重新梳理产品体系,并结合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定制产品,既要做到自主创新,也要做好学习、借鉴,如组建银行同业体验团队,按时有计划地进行体验活动,学习、借鉴他行产品。针对业务流程复杂的问题,持续做好梳理工作,在合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流程,确保不因繁琐流程束缚业务发展。同时,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坐商”模式,主动挖掘客户,通过切入客户的各类生活场景,建立平台,引入流量,搭建场景,打造高效率、标准化的拳头产品。要开展更加密集、丰富的跨业合作和品牌宣传,形成共建、共享的异业联盟发展模式,赋能零售业务增量扩面。另外,也要同步发展公司、同业、外汇等业务,实现四轮并驾齐驱,走轻型化发展之路。

3.抓好网点建设,汇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一是要根据政府对城镇及农村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建设落地、人口流动等情况,及时做好网点机构的调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构建新型的零售主阵地,强化厅堂管理,优化功能分区,布设各类机具,提高智能化水平,落实客户引导分流,切实提升网点经营质效。三是要继续实施社区银行转型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厅堂主渠道作用,定期开展微沙龙、异业联盟、社区共建等活动,主动引入流量,激活厅堂营销动能。

猜你喜欢
海盐农商零售
肚子里摇匀等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互联网上再造一个青岛农商银行
北方海盐区大粒优质海盐生产工艺浅谈
5>60,青岛农商银行发展的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