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花卉花叶芋栽培技术

2022-07-04 07:05宋勇强陈瑞珍李翠玲李霞郑焕明钟云东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芽眼花叶外植体

宋勇强陈瑞珍李翠玲李霞郑焕明钟云东

(1.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71;2.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广东 梅州 514071)

花叶芋(Caladium Vent.)隶属于天南星科,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热带雨林和赤道地区[1]。株高30~50cm,叶片大致可分为阔心形叶类和披针形叶类2大类[2],叶片长20~30cm,宽10~20cm,颜色丰富多彩,具有红色、白色、粉色、黄色、紫色、红绿相间等,是叶色变化最为丰富的彩色观叶植物之一,被誉为“观叶皇后”,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近年来,花叶芋凭借绚丽多彩的叶色成为观叶新宠,生产周期短,国内外市场走俏,出口至东南亚地区的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广东是花叶芋的产销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花叶芋具有观赏期较长(在梅州地区观赏期在3—12月)、养护成本低,用途广泛的特点。可以作为景观园林植物,广泛应用于主题公园、花坛、花境、花带,也可以作为盆栽观叶花卉,摆放在办公室、客厅。

花叶芋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热带雨林和赤道地区,大多种类分布于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长于雨林开阔地或溪流旁,因此,彩叶芋喜温暖湿润环境条件,生长适温为24~27℃,适宜在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光照强度为25000~50000lx。大部分花叶芋品种喜明亮的散射光,夏天不耐强光直射,长时间强光暴晒,叶片容易出现日灼,植株出现萎焉现象,然而长时间处于阴暗环境,会造成叶片不够鲜艳,叶片细小狭长,叶柄变短。花叶芋适宜生长温度在15~32℃,低于15℃时,花叶芋进入休眠状态,叶片变黄,逐渐枯萎;当温度高于22℃时,花叶芋块茎开始发芽,芽眼处生长出叶片,随着气温升高,叶片也逐渐伸长、展开;温度高于40℃时,叶片容易失水萎蔫。花叶芋喜欢稍湿润土壤环境,但也不耐涝,排水不畅或雨水过多容易引起块茎腐烂和叶片脱落。

1 花叶芋的繁殖方法

主要有分株繁殖、分球繁殖、种子繁殖、组织培养繁殖4种[3]。

1.1 分球繁殖

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有利于块茎的萌发。准备剪刀、伤口愈合剂,配制好消毒液。分球前7d停止浇水,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生长健壮的、已分蘖出多个小种球的块茎,清理块茎四周基质,用剪刀将小球剪断,尽量将切面剪平滑,伤口较大时应涂抹伤口愈合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剪刀应经常消毒,防止病害交叉传染。

1.2 切块繁殖

大田种植,在春末夏初进行;大棚种植,除冬季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准备锋利刀具,配制好消毒液,准备伤口愈合剂,在切块繁殖前7d停止浇水,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生长健壮块茎,清理块茎四周基质,用已消毒好的锋利刀具分割块茎,每个小块茎带有2~3个芽眼,涂抹伤口愈合剂,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1.3 种子繁殖

花叶芋在自然生长过程中较难获得种子,并且种子不耐贮藏。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形式,产生较多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能有效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1.4 组织培养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扩繁种苗,是花叶芋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根据不同的品种,花叶芋的组培扩繁技术路线有所差异,一般技术路线为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分化培养→生根壮苗培养→炼苗。

1.4.1 外植体选择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性状表现优异的花叶芋作为母本,剪取幼嫩叶片或叶柄作为外植体,幼嫩叶片选择标准是筒状叶或半展开叶,变异率较低。叶片越嫩,成活率越高,部分品种叶柄也可以,但是变异率较高。

1.4.2 外植体消毒

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剪取新长出幼嫩叶片,先用自来水冲洗1遍,然后在自来水中加入洗衣粉摇匀后再冲洗1遍。在超净工作台,准备已冲洗干净的外植体、75%乙醇、0.1%升汞(加入1~2滴吐温)、诱导培养基、蒸馏水、计时器等,外植体浸泡在75%乙醇1~2min,用镊子取出后放置在0.1%升汞浸泡4~7min,轻轻摇动4~7次,依次放置在蒸馏水中冲洗5~7次,用已消毒的切刀将外植体切成0.5~1cm小段,接种在诱导培养基。

1.4.3 诱导分化培养

诱导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加6BA(1.0~5.0mg·L-1)加NAA(0.1~1.0mg·L-1)加蔗糖(3%~5%)加琼脂(0.7%~0.9%),pH为5.8~6.0,用高压灭菌锅灭菌,接种已消毒外植体,设置温度25~28℃,先暗光培养7~10d,形成米粒状愈伤组织后,转入光照培养,光照强度2000~3000lx。愈伤组织长大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基与诱导培养基成分相似,根据品种不同微调生长激素的用量,设置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直至长出小苗。

1.4.4 生根壮苗培养

采用MS培养基加6BA(1.0~5.0mg·L-1)加NAA(0.1~1.0mg·L-1)加蔗糖(3%~5%)加琼脂(0.7%~0.9%)加活性碳,pH为5.8~6.0,将已长出小叶的幼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培养室温度设置为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湿度70%~80%,直至瓶底长满根系。

1.4.5 炼苗

根据梅州地区气候特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选择4—5月出瓶炼苗。取出花叶芋瓶苗,清洗干净残留在根系的培养基,浸泡在800~1000倍多菌灵溶液1~2min,定植在穴盘中,基质选择国产泥炭土混合珍珠岩,在温室大棚进行炼苗,温度在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湿度70%~80%。待幼苗长势稳定后,一般为15~20d,施N-P-K比例为20∶20∶20水溶性复合肥,肥料浓度稀释3500~5000倍。

2 花叶芋的大田栽培技术

花叶芋经过150多年不断选育,培育出2000多个品种,目前市场流通品种有90多个,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品种有50多个[2]。叶柄较长、叶片较大、耐阳光直射的中高株型品种适宜大田种植。

2.1 选地

选择靠近水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pH在6.0~6.5的沙壤土、腐殖土,四周最好已种植高大乔木,能够形成阴凉地带,有助于降低光照强度。

2.2 整地

满撒1遍生石灰后,旋耕机深翻40cm,清除石块、杂草,粉碎较大土块。地力贫瘠土壤,适当施入腐殖土或者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和耕性;黏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容易积水,拌入河沙和有机肥能有效降低土壤黏性;沙性土壤,土质过于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拌入河泥或塘泥能有效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

2.3 起厢

撒施基肥,与土层拌合均匀。随地形地势起厢,厢面宽1.0~1.5m,厢沟宽0.3m,厢高15~18cm,平整成龟背形厢形,品字形开挖种植穴,株距40~50cm。

2.4 挖块茎芽眼

对芽眼较多的花叶芋块茎,在种植前挖除主芽眼,保留块茎周边侧芽眼,促进侧芽萌发。挖除主芽眼时,应采用尖锐刀具,避免误挖主芽眼附近的小芽眼。

2.5 种植

梅州地区种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中上旬,该时间段气温回升,受倒春寒影响较小。选择饱满均匀、芽眼充实、无明显病虫害和机械伤的块茎,按块茎大小分级种植,植株长势一致,比较容易管理。种植前,块茎均匀摊开,喷施1000倍液多菌灵进行消毒。每个种植穴放置1~2个块茎,覆土3~5cm,种植后当天即浇1次定根水。

2.6 追肥

种植后30d,根据植株长势追肥2~3次,在梅州地区,根据气候情况施肥。当降雨频繁时,宜选用颗粒状复合肥,硫酸钾型15-15-15(含销态氮),N+P2O5-K2O≥45%;当天气干燥、降雨较少时,宜选用N-P-K比例为20∶20∶20水溶性复合肥,肥料浓度稀释2000~3000倍液。施肥前,应全面清除杂草。

2.7 浇水

一般10∶00前完成浇水,花叶芋不耐涝,适当控制浇水量,浇水过多时,容易造成块茎腐烂。部分叶柄较高的品种,应选用孔洞式喷头,防止大水浇灌折断叶柄,影响观赏效果。

2.8 块茎采收和贮藏

在10月中下旬以后,花叶芋叶片逐渐枯萎,观赏价值降低直至消失,而块茎在田地越冬容易受到地下害虫危害,应及时采收块茎,放在干燥阴凉房间,覆盖一层干燥河沙贮藏。

2.9 病虫害防治

大田种植的花叶芋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褐斑病、茎腐病、腐烂病、蚜虫、红蜘蛛、蜗牛、地下害虫等。日常管理中,以“预防为主、用药为辅”的原则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需要注意喷药时间,在植株刚开始发病时或夏季高温高湿时进行预防性喷施。主要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大田花叶芋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 盆栽花叶芋栽培技术

株型紧凑矮小、叶柄较短、叶片较小的小株型品种适宜盆栽种植。盆栽种植的花叶芋需具备一定设施条件的简易大棚。

3.1 设施条件

具有活动式单层或双层遮阳网,总体遮阳率为70%~85%。大棚一侧安装水帘,另一侧安装风机,安装温度控制器,构成温度自动调控系统。安装活动式栽培床架,高0.7m,宽1.4m。配备肥水池和喷药机,构成灌溉系统。有条件的大棚,可以在大棚内部顶端安装自动喷灌系统。

3.2 基质准备

选用疏松透气、排水性能良好的泥炭土,考虑种植成本,可用国产泥炭土混合蛭石,按照7∶3比例充分搅拌均匀,选用90~150#种植盆,种植前,盆底先铺一层碎石或大颗粒沙石,以利于排水透气,然后放置基质,轻轻压紧按实。

3.3 块茎处理

选择饱满均匀、芽眼充实、无明显病虫害和机械伤的块茎,如果块茎较大,可适当分割成几个小块茎,应尽量避免伤害芽眼,从生品种不需要挖除芽眼。种植前,块茎均匀摊开,喷施1000倍液多菌灵进行消毒,每个种植盆放置2~3个块茎,压紧按实四周基质;种植后,当天立即浇1次定根水。

3.4 催芽处理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或花叶芋块茎大小差异较大时,盆栽前应先催芽处理。在催芽房平铺一层国产泥炭土,将晾干后的花叶芋块茎密铺在泥炭土中,覆土2cm,根据发芽情况分类种植。

3.5 温室大棚管理

花叶芋适宜生长温度为日温25~30℃,夜温18~20℃,应通过控制大棚遮阳网、风机、水帘等设施,使棚内温度稳定在上述温度范围。花叶芋不喜强光直晒,过高的光照强度,会造成叶片灼伤,光泽度下降,应控制大棚遮阳网保持棚内光照强度在20000~50000lx。使用N-P-K比例为20∶20∶20水溶性复合肥,肥料浓度稀释2000~3000倍,并在基质表面撒一层肥效为180d的缓释肥,根据基质的湿润情况浇水,同时施肥。

3.6 株型控制

采用挖除块茎主芽眼,促进侧芽眼萌发的方式,使盆栽花叶芋株型饱满,更具观赏价值。部分株型高大的品种,喷施一定浓度多效唑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抑制叶柄徒长。

3.7 病虫害防治

温室大棚种植的花叶芋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害。可每隔2~3个月喷施1次1000倍液多菌灵进行病害预防。

3.8 质量分级

盆栽花叶芋按照植株整体表现、叶片状况、块茎状况、病虫害状况等指标由高至低分为特级、A级、B级,具体见表2。

表2 盆栽花叶芋质量分级指标

4 包装与贮运

4.1 包装

块茎的包装,采收后,清理干净块茎四周泥土,晾晒1~2d,按不同品种不同级别采用网袋分类装好,用标签纸记录品种名称和块茎数量;盆栽花叶芋的包装,包装前7d应控制浇水量,浇叶面水为主,基质比日常种植时期稍干一些,植株之间摆放紧密不松动。选用干净、整洁、牢固的多层纸箱,使用前应暴晒,使其牢固不变形。包装完成后,应标记纸箱正面,防治倒置。

4.2 贮运

运输车厢应干净整洁,有遮阳、挡雨设施,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在20~25℃,保持平稳驾驶,不急刹车,避免纸箱倒置和倾压,搬运过程应小心轻放。

猜你喜欢
芽眼花叶外植体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秋天?花叶
基于色饱和度三维几何特征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花叶昆虫世界
花叶芦竹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创意花叶画
解决苹果矮化砧M9外植体褐化现象的研究
马铃薯芽眼图像的分割与定位方法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