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的数据挖掘研究*

2022-07-04 06:22杜松毫江柏华金冠男秦婷婷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6期
关键词:香囊病毒性处方

杜松毫 江柏华, 金冠男 刘 尚 秦婷婷 程 娜 李 强△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2.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中药香囊(以下简称香囊)是中医药防治“疫”病的衣冠疗法[1]。主要运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上,因其气味芳香,让人心情愉悦,佩戴挂饰美观,便于携带,兼具预防保健作用,受到医家采纳及患者喜欢。病毒性肺炎[2]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类型,流感病毒(RNA)、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RNA)、人鼻病毒(RV)和人偏肺病毒(HMPV)是导致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3]。单一病毒变异病毒[4][如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阿尔法毒株、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并造成较高死亡率,成为当下公共卫生防御的首要任务[5]。

中医学虽无病毒性肺炎相对应的中医病名,结合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划分到“伤寒和温病”一类外感疾病范畴,命名为疫疠[6]、瘟疫[7]、流感性感冒等中医病名。现代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肺炎,缩短病毒性肺炎病程上疗效显著[8],佩戴香囊预防病毒性肺炎传播和流行是中医药的特色疗法,是防治病毒性肺炎疫情蔓延的可行方案[9]。香囊防治流行性疾病最早可追溯至《山海经》“佩之可以已疠”;《本草》等著作指出“芳香之药,其味辛,能破疫疠”。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已将高良姜、花椒、辛夷、藁本、杜衡、佩兰等用于防疫传染性疾病[10]。古代香囊处方有太乙流金散《备急千金要方》、流金散方《圣济总录》、灵宝避瘟丹《遵生八笺》、辟瘟粉、避瘟囊等[11]。而在应对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性公共卫生事件中,香囊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和参与流行疾病的临床应用当中,COVID-19肺炎疫情中,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COVID-19的诊疗方案[12]中用于治疗COVID-19的香囊就有40余种。对于流感病毒预防,辟秽防感香囊[13]、抗感通鼻香囊[14]、防流感香囊等应用于临床,抗流感香囊及相关发明亦有60余种。中药香囊在防治甲型流感H1N1、H7N9、非典型性肺炎(SARS)上的应用不胜枚举,而且香囊临床使用在不同病毒肺炎疾病多有交叉,如钟木英等[15]将防流感香囊应用于预防COVID-19,加以临床探讨。虽然不同病毒性肺炎病因病机有差,指导思路不一,但在临床应用及理法方药上有一定规律。为探求常用药物及组方规律,统一防治病毒性肺炎香囊处方,本研究搜寻中药香囊文献,探究香囊在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其防治病毒性肺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期刊数据库(WF Data)、中国专利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医药大数据数据库(医灯续焰),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香囊在防治病毒性肺炎的应用(如黑龙江[16]、河北[17]、安徽[18]等)、各级医疗机构防治病毒性肺炎香囊(如黑龙江省中医医院[19]、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武汉邻湖侨乡研究院等)、相关防治病毒性肺炎香囊发明、名医防治病毒性肺炎香囊处方(如:周仲瑛)[20]。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21年11月,共搜集到159首香囊处方,其来源及数量见表1。

表1 香囊处方来源及数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排除口服中药复方、食疗方、煮沸熏蒸处方、中草药烟熏处方,舍去药物组成不明确香囊处方,仅纳入防治病毒性肺炎的中药香囊或香包复方。

1.3 数据处理 规范与统一中药名。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药学》[21]所列药品名称,统一中药药名、分类、四气五味及脏腑归经,见表2。

表2 中药药品名称标准化转换对照

1.4 统计学处理 基于上述标准,使用Excel 2021工作表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示例工作表,将159首香囊处方录入二表,建立中药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的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Excel2021及SPSS Modeler Subscription1.0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成图表。

2 结果

2.1 单味中药应用情况分析及组方关联分析 使用SPSS Modeler Subscription进行药物间网络化关系展示,设置线性强链接较粗展示,弱连接上限为10,强链接下限为35,链接大小连续变化,得到如下网络展示,图1。如图所示关联越紧密,线条越粗,反之关联越疏远线条越细;且越居于核心药物发散线条越多,反之越疏远,发散线条越少。如广藿香相关联紧密药物,如白芷、艾叶、苍术、次之薄荷、冰片、佩兰、丁香、石菖蒲、细辛、肉桂、辛夷、防风、山奈等。由此可见广藿香、白芷、石菖蒲、艾叶、薄荷、丁香、佩兰、冰片、肉桂、辛夷等是中药香囊防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常用药物。

图1 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化展示

收集到159首方剂,涉及药品种类丰富,共18类药物,频次前10类药品使用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解表类、化湿类、温里类、清热类、开窍类、止血类、理气类、活血化瘀类、攻毒杀虫、止痒类、补虚类平肝息风类、补虚类。

2.2 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 入选香囊中164味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五味以辛味为主,苦味次之,见表3,图2。所用药物脏腑归经雷达图见图3,主要为脾、胃、肝、肺、心、肾。

图2 164味药物四气五味雷达图

图3 164味药物归经雷达图

3 临床应用探讨

3.1 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生理状态 病毒侵入侵染宿主,取决于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侵染能力、宿主的免疫力强度[22]。病毒侵袭宿主呼吸道上皮及肺泡上皮细胞后诱导宿主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细胞因子风暴[23],造成肺间质和肺实质弥漫性损伤,出现急性起病的相关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咯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重症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器官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理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其他脏器伴随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等相关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病毒肺炎爆发流行,引起社会恐慌,进而影响公共心理卫生,疫情蔓延于公众而言充满恐慌、焦虑、抑郁,多难以排解,也会对大众应对方式产生影响[24],从而表现为紧张不安、焦虑烦恼、郁怒愤懑、悲伤淡漠等精神疾病状态。

3.2 中医学对病毒性的认识和预防 中医学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八纲、脏腑、三焦、卫气营血及运气学说出发,认为病毒性肺炎是风、寒、湿、热、毒病因杂合所致的外邪[25-27],由口鼻而入,病位在肺、脾、胃,变证在心、脑、肾[28-30]。COVID-19肺炎疫情中,仝小林等[31]认为COVID-19病因是寒、湿、毒,病位在肺、脾、胃。外邪侵袭,通过口鼻传入,首犯肺,其次于胃。肺窍郁闭,邪正交争,恶寒发热,鼻塞不通,不闻香臭;肺气上逆,故咳嗽、咽痛;肺气壅遏,故见胸闷气短,肺气失于宣降,阻遏气机致胃气虚,胃气虚则受纳失常,而致食欲不振,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气机不畅,湿邪内生,脾为湿扰,升降失司,水谷不化,故见泄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则见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进而干扰他脏,失于救治,继而病变。中药香囊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病毒人群间传播,还具有愉悦身心的作用,为COVID-19疫情流行的当下,提供中医药的特色疗法。

3.3 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的理论基础 中药香囊芳香辟秽,解表达邪,芳香之药,辛温宣散,能驱邪通窍,温和疏达。用于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所选药物白芷、苍术、广藿香性苦温,温中燥湿,疏散风寒,辛香和胃。艾叶祛湿止痒,透达经络使寒湿去,气机畅达,肺胃相安。佩兰、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运脾,疏通气机,气机通畅,肺宣降功能得以舒畅。佩兰醒脾理气、荡涤甘肥,患有腹胀、纳差等症状患者可健脾消食开胃,又可驱除秽浊恶气。肉桂、丁香温中止呕,散寒湿,降逆呃,《本草正》云“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芳香之气能和合五脏,辛温之品能通利九窍,强正气,使瘟疫、岚风、疫瘴、时疫不侵,芳香开窍,调畅情志,肝疏脾运。病态心理责之肝脾,芳香气味可刺激嗅觉系统兴奋大脑神经,产生心理与电生理活动,调节身体状态,缓解紧张情绪。薄荷、冰片、丁香皆有芳香行气、理气之效。薄荷既疏散风热,又调达肝气,以防肝气郁滞,乘侮肺胃。石菖蒲、冰片、丁香等可调神畅志,开窍解郁,在儿童病毒性肺炎的预防策略[32]中多推荐应用于免疫力低下儿童。

3.4 芳香药物中挥发油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囊中挥发油对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如广藿香醇(PA)[33]可能调节Ⅰ型螺旋酶(RLH)信号通路或与病毒蛋白或核酸及病毒与细胞结合的位点直接结合来阻断病毒吸附细胞,此外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34]。王嘉俊等[35]总结芳香化湿类中药主要成分及作用,提示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解郁的作用,部分药兼具镇静、止咳、平喘、祛痰、抗过敏等作用。香囊用药多辛热温,顾琦等[36]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了辛热药抗炎等作用或通过作用于PTGS2、PTGS1、IL-6等因子及PPARA-RXRA-NCOA2信号轴实现。广藿香、白芷、石菖蒲、冰片中有效成分可刺激神经中枢兴奋、抗惊厥,如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明确抗惊厥作用[37];薄荷、白芷、肉桂芳香油可以刺激嗅、味觉及鼻黏膜,促进腺体分泌亦应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38]。白芷、肉桂、广藿香挥发油可作用于胃肠,广藿香醇(PA)[33]抗胃溃疡、抗癌、保护肺和脑、抗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苍术、广藿香精油能保护胃肠,抗胃肠道溃疡[39]。挥发油能抗抑郁、抗焦虑,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如L-薄荷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抑郁功效[40];谭东宇等[41]发现冰片鼻内给药可绕过血脑屏障,直达中枢神经,改善脑部血供;而白芷、冰片抗抑郁作用机制[37]与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功能及上调海马BDNF/TrkB/p-CREB神经营养通路有关。秦瑞等[42]通过运用芳香疗法以及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发现可缓解患者疼痛感,调节负性情绪,提高心理韧性。

3.5 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实践 目前,尚无学者进行关于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的RCT试验,仅有基少量临床报道,如沈微等[43]运用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设置观察组(佩戴香囊)和对照组(不佩戴香囊),用药4周,停药4周,观察两组儿童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及2009年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情况。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发病率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观察组为0.27%(3/1 122)和14.42%(106/735),对照组为3.06%(31/1 023)和54.98%(414/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金明昌等[44]通过运用苗药防感香囊进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临床,报道证实,苗药香囊使用后,黄平县2010年甲型H1N1流感患病率及所观察的相邻5县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有所降低,可以作为大范围预防甲型H1N1流行的应急方案。付燕来等[45]采用问卷的方式对辟瘟囊使用者进行调查,发现134名被观察者连续使用香囊30 d后食欲、情绪、睡眠、疲劳状态及感冒等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以上证据间接证实了香囊防治病毒性肺炎安全有效。

4 结 语

中医药在防“疫”方面作用卓越不可忽视,方法丰富,用药广泛,配伍多样。香囊作为外治法的其中一种,兼具地方特色与地域文化,能够更好、更宽泛的延伸核心处方,将其应用于香熏、香水、香皂、抗菌喷雾及消毒液等诸多工业发展产品,造福大众。芳香疗法亦能疏导心理,调节情绪,为心理治疗提供帮助。然而本研究所录入香囊方药毕竟有限,未能体现香囊在病毒性肺炎临床应用中的全貌以及地域特色,仅为笔者对香囊配伍的一部分认识,且方药的统计仅是一部分的临床总结,临床应用还需多方检验和更多临床实践验证。因涉及相关发明也未能明确指出详细的剂量比例,仅以具体药物和处方进行相关展示,谨供在防治病毒性肺炎时作临床应用参考。

猜你喜欢
香囊病毒性处方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人间处方
TREASURE TRAIL
仲夏巧手做香囊
治病毒性感冒
处方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