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2022-07-04 13:11郝赪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

郝赪

摘 要 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乡村风貌、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综合来看,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农民在城乡文化认知上存在明显偏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应通过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强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培育、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有效途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40

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下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从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来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任务。要深刻领会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各项事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更要准确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1 现实意义

1.1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更是将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乡村地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乡村全面发展不仅是乡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在文化和乡村文明方面真正发展起来,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落脚点。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振兴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背景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能确保乡村治理工作路线的正确性,而将传统文化中经过长久传承仍保持新鲜活力的内容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可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质。同时,优秀的道德规范可约束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借助文化宣传的渠道,使广大农民高度认可并支持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工作,以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建设全面发展。

1.2 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使我國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广大农民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产生全新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从而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文化受到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压制,部分文化形态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现实环境,造成乡村文化领域的混乱。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被引入农村,广大农民被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吸引,而传统的乡村传统逐渐被遗忘甚至被遗弃。广大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不认同和不自信,使农民始终处在脱离文化的迷茫状态中,精神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和重视。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这种问题,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可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道德规范、人文理念、文明乡风,通过农业生产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带入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可改善农村文明气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乡村文化层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在城乡文化认知上存在明显偏差

限制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自身的文化自觉性不高和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不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城市化的建设标准使农民形成对城乡文化的错误认知。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我国过去的发展中,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看到发展上的落差,会将城市作为当代文明的标志,并认为农耕文明落后于城市文明,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走城市化发展路线,学习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在这种观念的引导和影响下,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变为将乡村建造成城市,原本乡村地区存在的优秀精神文化逐渐消失,农民的文化振兴主体意识弱化,影响各类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2)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区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农村地区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发展和定居,不愿再接受农村文化,自身文化认同感逐渐降低,农村文化受众数量减少,难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群众基础力量,农村后续的发展动能明显不足,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不高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解决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供给、文化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是保证农村文化建设质量的关键。受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地区经济指标压力增大,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过于看重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和资金被挪用,造成部分地区文化设施不完善,与农民文化生活相关的产品类型单一,文化体系建设缺少活力,难以实现文化振兴的既定发展目标。2)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数量供给不足,形式较为单一。针对农民文化需求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与农村生活和文化生态不完全匹配,农民无法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感、满足感和幸福感,造成文化活动开展质量和层次不高,难以发挥农村人文优势,从而最终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提升[2]。

3 有效路径

3.1 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打造传统民族文化村落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农村中的基础产业与居民生态空间承载着较多文化价值,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等,应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真正利用文化建设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农村文化,应注重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鼓励乡村特色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打造传统民族文化村落与特色小镇,带动农村地区振兴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深入挖掘农村当地现有的文化遗产,如戏曲、音乐、艺术、建筑、故居等,将此类彰显乡村文化印记的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实现对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以此彰显地区文化特色,同时让传统村落文化载体重现活力。同时应大力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打造具有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并适宜农民居住的环保特色乡村小镇,形成自身特色主题,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小镇,以提高自身吸引力与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持小镇鲜明的独特性,融合当地文化与相关产业,如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产业、文化音乐产业等,利用产业形成平台小镇,突出小镇独特元素。要使小镇自然景观与人工特色景观相协调,可建设专门的文创产品展厅,提升农村当地文化价值。此外,应在建筑格局、装修模式、纪念品设计等方面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拓展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展现特有乡土风情。

3.2 加强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培育,增强农民文化自觉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应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凸显人的建设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当地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培育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使农民自觉成为当地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与建设者。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助推作用,还要注重凸显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培育农民公共意识与文化自觉,使之坚定农村文化建设信念,增强文化自觉,为农村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3]。1)积极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类活动,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借助活动载体大力弘扬文明风尚,营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可定期组织开展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文艺表演,如京剧表演、棋类比赛、社戏、老人桌球比赛等。通过开展此类文化活动,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利用文化对农民进行熏陶,不断提升农村整体精神文明水平。2)以乡村学生教育为切入点,在当地学校教育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地方文化类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地方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中展开文化体验与交流,感受本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并逐渐成为文化传播、弘扬、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主体,坚定乡村文化信念,形成文化自觉,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3.3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多元化文化需求

完善健全农村公共文化設施,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备条件。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打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为文化建设提供多种载体与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良性发展。1)积极搭建农家书屋,选购农业、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相关书籍,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文化知识学习需求。2)推进农村娱乐设施建设,开发设计区域小型广场,满足农民跳广场舞、健身、运动等文化活动需求。为保证设备设施得以长久运行,确保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安全性,还应定期对文化设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对损坏设备要及时维修,对陈旧设施要及时调换,保证使用安全,避免设施闲置,提高使用效率。3)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积极搭建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服务平台,加快互联网与农村文化建设融合,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信息获取渠道,便于居民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实现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4]。比如,在农村向外展示本土文化的线上文化平台中,开发农民文化诉求表达窗口,为农民表达文化诉求提供平台,以此形成可与农民进行有效互动、交流的文化平台,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4)积极构筑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搭建网络在线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此类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向乡村流动聚合。

3.4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督与管理,实现文明农村建设目标

1)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导、监督与管理作用,由乡村干部带头示范,做到从实际着手、实事求是,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与文化市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例如,通过在农村建立科学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与奖罚机制,对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作为、腐败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给予相应处罚;对于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落实中表现优异者给予相应奖励,以此形成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认真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使村干部真正成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可靠力量[5]。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建立健全的文化管理制度,打造升级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效率,实现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宏观管控。通过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制订相应农村文化建设方案,做好相应监督管理工作,努力实现文明农村建设目标。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监督与评估体系,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并通过健全相应财政支持与配套政策,比如,通过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项目资助等方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

4 结语

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和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其发展质量。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农民缺乏主体意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要深入挖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通过保护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符合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设施,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要,助力文明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董文华,辛正果.打造新乡贤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基于山东省新乡贤文化建设的探索[J].南方农机,2022,53(6):77-79.

[2] 曾星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省保康县格栏坪村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2(1):63-68.

[3] 雷晓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以广西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为例[J].热带农业工程,2022,46(1):98-100.

[4] 赵国锋.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以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为例[J].甘肃农业,2022(2):24-27.

[5] 黄亮华,赵震,徐继金.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校园足球文化困境及路径建设[C]//.第五届中国足球文化与校园足球发展大会论文摘要集,安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2021:196.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