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探究

2022-07-05 05:16钟爱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7期
关键词:幼小科学儿童

钟爱兰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称为衔接段,是儿童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黄金时期,为儿童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幼小衔接工作是多场所、多主体的共同任务,其主要教育目的在于以科学的衔接方式,有效提升儿童的适应能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幼小衔接工作在一些学校、幼儿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展,本文重新审视幼小衔接,明确了共同的责任主体和任务,并基于优化顶层设计、行政力量推动、学习共同体、多管齐下的引领等策略进行探究,以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共同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能力与经验的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实践探究

一、幼小衔接的再审视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界定

儿童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是一个重大转折,虽然二者皆为教育,但年龄段、教育形式、学习强度、作息模式等的巨大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幼小衔接旨在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是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但由于认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大众更倾向于将幼小衔接置于大班学习阶段。幼小衔接是一种教育过程,需要从幼儿园入学开始持续到整个幼儿园毕业。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提出“坚持以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有效开展需要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整合教育资源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最大化发展。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目前,教育部门对幼小衔接的科学化、规范化作出指导要求,以提升幼小衔接的有效性,其主要目的在于以科学的衔接方式,有效提升儿童的适应性能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适应性能力发展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基于游戏活动,更强调知识学习的生活化、游戏化的动态性生成,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其关键在于适应性能力的发展。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幼儿身心、社会适应性发展等方面问题,如,幼儿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爱与同学沟通等。这些问题都对幼儿未来的人生有很大影响,因此,适应性能力的发展是幼小衔接工作的突破口。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普遍现状

目前,幼小衔接工作内容已被大众所知,但仍存在诸多知行不一的问题,如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其次,顶层设计不合理,缺乏强有力的专业引领与工作机制,诸多因素导致其有效性低,如何科学衔接是本研究的主旋律。

二、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探究

(一)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幼小衔接工作机制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层次、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以幼小衔接为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幼小衔接专题工作项目——幼小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与结构——确立试点——梳理突出问题——解决问题——取得预期的效果—系统化梳理经验——打造幼小衔接范本——全面铺开。

(二)依托行政力量,开展幼小衔接各项活动

考核评估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手段,幼儿园和小学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共同责任主体,为科学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以评比考核为抓手,优化双方幼小衔接工作质量。

1.评估指标为责任主体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道路,使评估有据可依,为问题的调整提供思路,使幼小衔接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1)幼儿园考核评比方面。为了让幼儿园更好落实幼小衔接工作,《镇(街)幼儿园保教质量综合评比方案(试行)》中设计了评估指标落实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根据检查评估指标,做好幼小衔接规划,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活动。

(2)小学校方考核评比方面。上级部门应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年度质量检查评估工作中,制定评估指标。通过随机听课、观察与询问学生、电话随访家长等方式进行,以真正落实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

2.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检查。东莞市塘厦镇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学区内幼儿园进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检查,把环境设备及教玩具、保育教育活动、师资配备和能力素养等作为检查内容,促进幼儿园落实课程游戏化,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三)以学习共同体为抓手,形成教育合力,科学衔接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鼓励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因此,依托学习共同体中的联合教研活动的力量是确保幼小衔接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1.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学习共同体。幼小衔接工作是多场所、多主体的共同任务,共同体的成员主要为小学、幼儿园负责教学的行政领导、一年级和大班级的级组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参加等,以形成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2.开展幼小衔接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要形式:双方互相了解——摆出问题——解决方法—收集反馈材料——达成共识——幼儿园跟踪及小学跟进和反馈。

3.组织讲座活动。可邀请小学和幼儿园的主任或园长进行讲座分享,通过交流,让小学的一年级的教学模式大为改变。

(四)多管齐下,引领家长进行科学衔接

家长对幼儿时期的学习生活方式、身心特点等不理解,为了让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盲目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的内容,“神童”教育等,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仅折射出家长对教育的解读具有功利性色彩,而且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因此,多管齐下有助于引领家长同幼儿园一起进行科学衔接。

首先,幼儿园以家长学校活动为中介,开展幼小衔接专项讲座活动,以案例支撑理念式的形式,为家长剖析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其次,使用可视化的游戏案例,向家长解析儿童学习的轨迹和特点,明确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学习观念,使一日活动中看不见的隐形学习和衔接以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在家长的眼前,逐步改变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最后,以《幼小衔接任务清单》为媒介,引导幼儿与家长在家开展亲子活动,使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课程活动与家庭教育的内容保持一致性。

三、结语

提升儿童适应性能力,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助力,以促进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共同愿景。上文重新审视了幼小衔接的概念,明确了共同的责任主体和任务,并基于优化顶层设计、行政力量推动、学习共同体、多管齐下的引领等策略进行实践探究,以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愿每一个责任主体能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儿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進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OL].[2021-03-3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2]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OL].[2001-07-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t20010702_81984.html.

责任编辑  罗燕燕

猜你喜欢
幼小科学儿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苦恼的“幼小衔接”
甜蜜欢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科学拔牙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