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2-07-05 05:15余绍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7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教师成长农村小学

余绍明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教必先强师,强师才可提质。中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说:“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为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树立“培养骨干,带动全体”的工作思路,信宜市教师发展中心把“教研强师”列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压担子”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逐渐形成了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学习、研训、评价等机制,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成长;困境与对策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作用。因为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信宜市是山区市,大多山区乡镇面上小学是小规模小学,教师老龄化程度高且人数少,班额小,普遍存在“有教无研、教而虚研”的情况,教研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以研促教、教研强师、教研强校、教研提质”的目标。因此,要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农村教师发展现状

(一)部分教育人的初心使命弱化

教育是良心工程,每位教育工作者需有教育情怀,需有敢于担当的精神,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部分校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争先创优劲头不足,对育人工作缺少敬畏感和使命感,对教育工作者引导社会、教化社会的担当不足。

(二)教育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精神不足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决定校长、教师需有强烈的思考和探索精神。信宜市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养成坚持学习、辩证思考的习惯,没有主动去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新部署,没有主动去研究教育发达省、市教育管理改革案例模式,墨守成规,自我封闭;缺乏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敢于进行自我革新、接受新鲜事物;少数人对于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上级部门研究提出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是积极结合实际大胆尝试,而是质疑可行性、科学性,举步不前,畏首畏尾,形式应付。

(三)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一是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层面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僵化,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或者有制度也仅是用于应付检查,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存在着管理的随意性,无法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无法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二是评价机制缺乏导向性和有效性。学校层面没有制订评价方案,或有制订也以缺乏“经济杠杆”为理由不实行评价,对教师管理欠缺办法,教师吃“大锅饭”现象严重,有“佛系思想”“躺平心态”,欠缺积极向上的活力。

(四)教研体系网格化未形成

教研工作有小、散、乱现象,没有形成全市“大教研”体系,未能有效调动教师教科研热情,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强的教师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以教研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还不够深入、效果还不够明显。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未能得到及时更新,有些农村小学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的机会少,导致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相对落后。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紧迫性,是时代的需求,是基础教育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一)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培育信宜教育的思想者和探索者

1.锻造信宜教育人林砺儒精神,号召全市广大教师向林砺儒先生学习,在教育的道路积极求索,争做教育的思想者和探索者;持之以恒地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唤醒广大教师教育情怀,牢记师者应以教育学生、教化社会为天职。

2.培育有教育情怀和教育家梦想的校长队伍。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完善校长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督促各学校校长(园长)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观照自我,自我鞭策,自我完善。

(二)大兴学习之风,完善评价机制,培育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1.全教育系统大兴“学习省思,与时俱进”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之风。各学校研究前沿教育教学先进做法,观照改进自身工作。各学校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问计于民(师、生、家长、各级干部),以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文件为指引,全面改进工作。着力在学生全日程管理、教研工作组织、评价機制完善等工作上下功夫,出成效。

2.制订评价方案调动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制订全市中小学校综合评价方案和建立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大数据系统。根据指标体系和过程数据,创建学校、教师、学生数据库,科学形成教师和学生成长档案;每年对学校进行综合考核,突出考核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学管理实绩,考核结果向本市各级党委政府通报。科学运用评价方案结果,以此作为调整教育思路、提拔干部、评先评优、交流轮转的借鉴。

(1)制订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全市学校制定本校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①要有针对性:重视统考学科教学质量;便于推进教育局部署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教研、小组合作管理、育人环境建设、课后服务等。②要有科学性: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避免“吃大锅饭”“佛系思想”“躺平心态”。③要有可行性:要有奖励物质或精神层面支撑,主要从教师培训经费、绩效调配、各种荣誉考虑。

(2)树立更有效的激励导向。局层面和学校层面出台方案,把奖励和荣誉,更多地发给工作效果好、教学实绩好的教师;发给能对教育公共引导、公共服务作贡献的教师;发给善于出校本教案、校本试卷、校本作业、校本练习和善于搜集优秀教育资源并能主动分享的教师;发给本人或本人培养的学生能代表本校、本镇、信宜外出争取荣誉的教师;发给综合管理效果好的班级全体教师。

3.建设有活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1)配强配优教师队伍。利用信宜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16条重要举措的吸引力,加大师范类双一流毕业生入职教师队伍。

(2)树立以品德、业绩、能力为标尺的选人用人导向。以教育大数据系统中心数据说话,科学安排人事工作的进退留转,原则上质量优秀学校多提拔,质量一般学校少提拔,质量差学校不提拔,中层以上干部能上、能转、能下;年级10班以上的学校,探索分级分块管理办法,每5-10班设置一个级片长,把副校长、中层干部分到各级片,开展打擂台,在师德有保障的前提下,优先从更好的级片提拔。

(3)实施市镇村教师常态化交流轮转机制,强化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平衡性,每年交流轮转校长、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5%,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骨干教师交流轮转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0%。

(4)加强教师专业培养,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按照省要求,全市中小学校要把10%的生均经费作为培训经费落实到位。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把教师送到名校跟名师跟岗学习,让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规划开展镇街教师全员跟岗学习专项活动,每年组织乡镇不少于2000名教师到市直学校跟岗学习,每学期跟岗学习时限原则上为一周。

4.全面构建网格化大教研体系

(1)教研“四层”架构。第一层,局层面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教研团队;第二层,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建立全市核心教研团队约300人;第三层,市直学校、中学、中心小学成立教研处,学校教研处成员每2年遴选一次(学校教研处应成为学校中层干部、全市核心教研团队、局教研员的重要来源);第四层,每所学校教研处下设学科组、集备组。发挥3个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教研团队成员的培训成长。

(2)教研处“六个”落实。各学校教研处要做到六个落实,包括落实人员、落实场地、落实设备、落实制度、落实经费、落实工作。学校教研处应该成为校长组织、落实教学策略的智囊团队;要认真建立组织能力强、动员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教学组织架构,要让有激情、有能力的年轻教师(最好是学校中层)任教研处主任;校长常态化参加教研处组织的活动,亲自过问、亲自检查教研处工作落实情况。

(3)教研处工作落实:①要有学年、学期计划,要有月、周工作清单(计划、清单要实、要具体、可操作,每周日晚前和校长商量敲定);②组织活动,特别是学科素养小比赛、小竞赛要常态化;③校本试卷、作业、教案要出成果,并择优储存;④要建立学校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储备库。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负责建立全市教学资源库,各学校负责建立校内教学资源库,对每学年的教学资源要及时收集更新汇总,方便随时调用。⑤制度化要求教师写好教案,三年内的新教师一定要写详细的纸质教案,五年以上教师写思路,老教师要把更多时间花在研究如何提升课堂效果、如何切中考点、如何出好作业、出好试卷上。

(4)工作重点:制订计划;组织学科素养竞赛;组织出校本试卷、校本作业、校本教案;组织教师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每个学科每学期至少盯紧一名优秀教师持续研讨,研深研透);组织、筛选、储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利用名(校长)教师工作室的资源,邀请市内特級教师、工作室指导专家、名教师等为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邀请省、市名师工作室到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让边远山区教师有机会接受先进的理念,学习现代教学方法。在乡镇选派学科骨干到市内外名校参加学习培训,接受教育思想的洗礼,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帮助教师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困难,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信宜市教育部门为教师搭建“教学展示、课例比赛、课题研究”的平台,让教师有出彩的机会。以镇为单位建立学科骨干教师人才库,要求学科骨干教师实施“手牵手,一帮一”活动,通过“传、帮、带”“师徒结对”等方式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形成“成长一人,带动一批,携手共进”的教师成长机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课题“边远山区小学学科联盟教研模式的探索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400)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海涛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教师成长农村小学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与策略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