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劳动教育

2022-07-05 05:15梁敏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7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

梁敏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对学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劳动教育具有怎样的新内涵、新形式,如何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广州市番禺区天成小学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立足地域竹文化特色,设计以“竹编”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衍生出生活智慧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竹编劳动教育

广州市番禺区天成小学自2019年建校以来,积极落实“五育并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确立“让生命之花绽放:尊重生命,彰显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办校特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种,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努力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少年儿童。

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加强劳动教育刻不容缓。劳动作为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实践活动,它与生命教育的融合能让学生切身地认识到弱小生命个体以及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并在劳动实践的具体展开中,意识到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者都是值得敬畏的,并在体验活动中感受作为一名劳动者的光荣。

一、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各地把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如今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要求学生自主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劳动教育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能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为更好落实“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陶冶小学生的劳动情操,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我校因地制宜,立足莲花山竹文化,开展系列竹编劳动教育。通过编织劳动,学生能加强自己在劳动方面的认知和理解,确立良好的劳动观,同时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加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成为文化上有“根”的人。

二、开展竹编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三方联动,放大协同育人机制

“三方”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三方”教育有机结合,放大协同育人的优势,让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方式结合得更紧密。

首先,学校与家庭需要达成劳动教育的共识,得到家长们的支持与认同,让劳动教育一体化。在开展竹编劳动教育前,学校要与家长充分沟通,让他们明白竹编劳动教育的意义,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学校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邀请有编织经验的家长到学校为学生传授编织的经验。家长分享编织经验和编织技巧,并指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编织制作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家长的鼓励与支持,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其次,学校与社会形成合力,让劳动教育多样化。邀请竹编手艺人、联系相关组织等等,拓展、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丰富的编织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真正走进竹编劳动者的环境中去实践、去体验。

(二)多元学习,丰富竹编劳动体验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围绕“竹编”主题开展系列劳动实践活动。

1.文化体验:学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民俗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将莲花山竹文化和竹编工艺融入劳动教育中,打造以“传统编织”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认知、实践,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触摸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经历独特而有趣的劳动过程。

编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人类制造并使用工具开始,编织工艺便开始发展起来。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织的主要材料。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竹编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编织工艺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技术。学生通过编织技艺的认识,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把它们内化为生活的智慧,从而运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2.竹编探究:我校特地聘请当地竹编手艺人到校为师生授课,篾刀剪裁、经纬交融,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编出的图案花色会根据不同的编法呈现不同的样式。一条条竹子通过加工、编织、缠扣等工序逐渐形成美丽的竹编艺术品,化腐朽为神奇。

3.实践推广:为了让项目推广到全校,在三至五年级,學校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每周的劳动课组织竹编织的学习实践活动。我校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对竹编织这项传统手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竹编织的开底、编织、收尾等步骤。通过亲手动手操作,对竹编织的步骤和方法有了亲自体验后,学生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这项传统手工艺要传承下去的使命感。

在这些丰富的劳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传统技艺,传承匠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上有“根”的人。

(三)多维评价,提升竹编劳动质量

为切实提高竹编劳动教育的质量,我校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劳动过程、重视劳动技能应用作为评价指标。

竹编劳动教育的评价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我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的同伴、家长、教师、社会人士,从劳动态度、编织技能、想法创新等多方面展开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编织劳动的兴趣,逐渐热爱竹编这项传统文化工艺。

竹编劳动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完成项目后的发展层次、对竹编织这项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和对竹编织的编织方法学习到什么程度的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同时,劳动教育应强调“活学活用”,将编织技能的获得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鼓励学生将编织技艺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由于我们所编织的作品都是生活中能用到的器具,如篮子、盘子、花瓶等,每一个成品都是能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如,用来收纳、盛物。

(四)美劳融合,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学校彰显文化育人的特色,秉承“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办学理念,基于生命教育全力积极建设充满“美”的浸润式文化。

为了使竹编作品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兼具观赏性,学校把项目的研究方向定位为粤剧脸谱文化与竹编织手工艺相融合来创作艺术作品。粤剧是广东的重要文化标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粤剧脸谱是粤剧文化的美术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造型和颜色等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格。粤剧文化和竹编织文化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粤剧脸谱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它构图精美、颜色绚丽、线条流畅细腻,有着不同于其它剧种的特点。让两项文化特色互相融合,也彰显着岭南艺术独特的魅力风采,相得益彰。

学校美术组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构思与创作把粤剧脸谱以绘画、轻黏土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形式,融合在竹编织作品上,让竹编织作品有了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美”可以是动词,学校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拥有“美”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劳动能够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

在“五育融合”理念的引領之下,我校重视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优势,丰富劳动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开展传统编织项目式学习活动以来,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劳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加强了学生对竹编织文化和粤剧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艺术核心素养。我校更乘着石楼镇劳动实践展示活动的契机,积极参与了摊位展示,并荣获特等奖。

未来天成小学还将继续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将劳动教育不断体系化、人文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其内容与实施方式,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日益增长的劳动需求,着力去培养拥有“一双巧手”、怀揣“一颗匠心”的未来优秀劳动者。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小学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