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2-07-05 11:09吴九江王玲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留学生管理

吴九江 王玲娟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壮大,来华留学生的管理问题及模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留学生来华文化适应问题、部分高校入学门槛设置偏低以及违法违纪行为处理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借鉴有经验的高校的留学生成熟管理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对策。

一、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常见问题

1.跨文化差异的不适应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来华留学生在管理方面没有办法做到统一。要尊重各个国家的信仰、饮食及文化差异等,还要考虑他们自身的生活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不能以中国人的习惯去苛刻要求留学生,而应根据各个国家留学的特点做到宽严相济。比如日韩比较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老师比较尊重,学习较为用功,但部分学生可能性格比较内敛。欧美就比较追求自由,部分同学可能没有办法去适应严肃的课堂、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管理方式,不能一刀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留学生从熟悉的自己国家来华留学,很多都是不适应的,第一次来到陌生的社会环境,第一次远离他乡,没有办法吃到熟悉的美食,再加上陌生的语言环境,很多留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文化冲击。留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需要管理人员特别注意,从而预防因文化背景引起的矛盾纷争。

2.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来华留学生在招收过程中,必然存在个人修养上的差异,导致出现很多留学生忽视中国的某些法律法规。这里面存在客观因素,也有管理制度方面的部分原因,部分高校没有详细制定严格的学习、考试、请假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奖惩不够分明,对严重无视中国法律法规,无视校纪校规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所以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制度,建立合理的惩戒退出机制,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不论对管理人员,还是中国留学生的事业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在具体的管理项目中可参照的规章制度严重缺乏,所以在留学生的管理中出現问题,各部门之间无法做到统一,以至于很混乱。特别是随着留学生人数的日益增长,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日渐凸显。

3.招生宣传针对性不强,宣传效率低

我国部分高校在招生宣传方面没有英美日等国家成熟。高校的宣传方式不够广,导致招生渠道变窄,部分高校招生都依靠留学生机构来宣传,这样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范围就很局限。招生和培养留学生工作中,各个高校应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同时,制定出适合本校留学生特点的留学生手册,同时要求留学在中国的土地上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中国风俗传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

管理来华留学生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文关怀。让远离他乡的留学生得到人性化管理。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多交流,多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断接触留学生的同时完善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

4.来华留学生法律意识单薄

部分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法律法规不是很清楚,留学生管理人员对留学生开展法律宣传比较少,导致出现很多留学生无视中国的法律法规,部分地区出现了很多违规违纪的严重事件。比如福州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国籍学生违法载人,推搡执法交警,还与交警吵起来,辩称他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法规,而且态度很凶,这种暴力抗法行为很不应该,自然引起了现场民众和网上舆论的强烈愤慨。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所以,这名醉酒的老外也必须接受中国的法律制裁,涉嫌酒驾行为,如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35条还规定:“对于犯罪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包括所有来华在华的外国人士,不管你是来中国做什么的,只要踏入中国的领土,只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就必须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所有外国人,包括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都要明白,不可存有侥幸心理。特别是来华留学生在华违法、违规了,就必须配合中国执法人员接受应有的处罚,不要耍小聪明,更不能耍狠,以不懂中文为借口和遁词,试图逃避惩处。暴力抗法,只能加重处罚,并引起中国社会的公愤。福州某大学的那位外国籍学生就是例子。

5.没有实现趋同化管理

由于留学生汉语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差异,想实现趋同管理很难,这些仍然是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管理人员没有办法要求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标准,一味地要求只会让留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因此需要循序渐进,同时还要在管理上不断完善,让留学生先适应中国文化的同时,实行趋同化管理,这样也为规范留学生管理制度做了很好的铺垫。专家们对趋同化管理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专家认为部分高校在实行趋同化管理就是对留学生采取与中国学生一致的教学教育管理,其实这是一种思想观念的错误认识,而不是真正地去理解,去变通。

有的专家认为来华留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尊重文化、宗教信仰等的同时实现“异种趋同”。还有专家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有效的管理,减轻留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管理人员对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趋同化管理依然面临很大挑战,比如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相关工作要面临的职能部门综合能力差,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等问题,导致留学生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因此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趋同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监管机制的督促,才能推进资源共享,趋同化管理。《我国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也对来华留学生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了阐述,发现问题不及时,预防做的不到位等。为此,部分高校的专家认为在发现潜在的危险或者异常情况应能够及时汇报,提供语言等方面的便利,以协助管理人员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6.教学管理的不足FD741FE3-C838-4120-B9F5-72A4E8BEB77B

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水平也无法满足留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教学管理中同时也存在着留学生个人习惯、授课机制、授课语言、导师安排等问题。授课语言老师没有办法做到统一,年长的教师英语水平因为年代原因不够好,年轻的教师语言好但是教学经验缺乏,从而导致教学管理水平参次不齐。

留学生的语言水平也是教学管理中出现的硬伤,比如部分学生没有办法用汉语正常交流,有的甚至英语也无法交流,这也使很多老师授课面临很大挑战。来华留学生分布的国家也不同,自然文化差异很大,从而给任课教师增加了很多管理的负担,比如需要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另外授课教学模式设计也不是很科学,缺乏针对留学生专门的课程设计,他们仅仅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这也就导致老师现代有效的教学方式少,基本都是按传统的中国学生的授课模式。还有专业比较单一,留学生选择空间比较小,这也是教学管理中一直存在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信息存储、处理、传播和接收方式。来华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很喜欢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来获取海量的信息、即时的传播,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熟悉留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通过新媒体用最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二、来华留学生存在管理问题的对策

1.以人为本管理,尊重文化差异,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让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文化。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种族、语言开展相关的多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的同时,更快地融入留学生生活。学校可以根据留学生的饮食习惯做出更多适应留学生口味的饭菜,从而让在外留学的同学得到人文關怀。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让更多的留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的教学方式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更多交流,让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能够消除远离家乡的焦虑、不安及各种不适应,师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

3.建立健全留学生服务机制,加强中外留学生交流,制定合理规范的法律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来华留学生的队伍,比如留学生要配备相应专业的留学生辅导员,且能够懂得留学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开展留学生工作。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多组织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比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茶文化、变脸等,在服务留学生的同时,也加强了中外留学生的交流机会,从而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中,对以后的教学以及其他管理也很有益处。

4.刚柔并济的去管理留学生,相关高校应制定详细的《来华留学生手册》《来华留学生请假制度》等,逐步实现趋同管理,规范留学生管理规范,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部分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入学门槛设置偏低,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管理员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通过刚柔并济的人性化管理,提升“留学中国”吸引力,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更加趋向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能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5.高校校园要多开展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讲座。留学生辅导员应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律道德、违纪违法等讲座,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留学生活,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同时,管理人员应利用视频案例等适合留学生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开展法律道德违纪违法等讲座,不仅有助于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还有利于他们学会自我约束。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民警来给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样留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法律意识。比如个别留学生喜欢使用电动车进行代步,但是他们却不懂中国的交通法规,甚至酿成交通事故。针对相应情况,讲座人员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为留学人员拉响安全警钟。

6.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平时多给老师进行相关语言的培训等,特别是英语不好的老师,可以和高水平的语言老师通过互帮互助来提升英语水平。另外还要明确留学生教师的门槛,在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着重考察教师的英语水平以及是否具有海外教学及科研经历,还有看教师是否有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及思想。当然高校也要给留学生老师提供定期的相关语言培训,新的老师提供岗前培训,以及有关留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能研修班。学校应多多鼓励留学生老师走出国门,比如短期的访学、国际教研、科研学术等,从而提升老师的语言能力及业务水平。高校还应该建立院系的交流平台,以方便留学生和导师的联系,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让老师更好更快地去全面了解留学生的特点,以便遇到问题能更好更快地去解决。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外汉语教师和专业汉语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汉语教学师资队伍,还可以通过聘任校外优秀兼职汉语教师的方法解决汉语师资短缺的问题,为留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汉语课程。

(吴九江,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留学生博导。王玲娟,西南科技大学国合处留学生办公室科员。)FD741FE3-C838-4120-B9F5-72A4E8BEB77B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留学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