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2022-07-05 02:05曲丽洁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颞叶敏感度颅脑

曲丽洁,张 宏(通信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大多是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等所导致;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急性颅脑的损伤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可将其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脑实质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以及恶心、呕吐、呼吸紊乱等临床症状情况,并可能短期进展,若不给予及时诊治,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1-2]。在对患者实施治疗之前,医生必须详细掌握患者脑外伤情况,临床最常应用的影像学辅助诊断方式为CT检查和磁共振。为探讨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脑损伤检出的准确性和敏感度,本文选取60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录的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对其进行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并以后续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疑似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诊断确诊55例,其中颞叶损伤11 例(20.00%),额颞叶损伤20例(36.36%),顶枕叶损伤12例(21.82%),额叶损伤12例(21.8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处坠落15例,失足摔倒5例,工伤事故5例,自然灾害5例,其他5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经过病史初步诊断为急性颅脑损伤;③经过检查符合急性颅脑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④所选患者均在受伤72 h之内就医。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者;③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者;④入院前曾服用抗凝类药物者;⑤多发性损伤患者。

1.2 方法

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CT参数:GE Optima CT680,64排,层厚5 mm,层距1.25 mm。MRI参数: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仪(Ingenia, Philips Medical Systems, Netherlands)8通道头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常规横断位T1WI、横断位T2WI,DWI(b值=0、800 s/mm2),矢状位FLAIR序列[3-4]。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部分患者采集到的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CT图像给予矢状位或冠状位重建,以多方位观察患者病灶[5-6]。

1.3 观察指标

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磁共振和CT检查的检出率、准确性和敏感度以及对不同程度硬膜外/下血肿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的检出率

本次分析的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经综合诊断确诊的患者共有55例,其中颞叶损伤11例,额颞叶损伤20例,顶枕叶损伤12例,额叶损伤12例。经磁共振检查共检出53例,其中颞叶损伤10例,额颞叶损伤19例,顶枕叶损伤12例,额叶损伤12例,磁共振检查总检出率为96.36%(53/55)。经CT检查共检出41 例,其中颞叶损伤9例,额颞叶损伤15例,顶枕叶损伤8例,额叶损伤9例,CT检查的总检出率为74.55%(41/55)。磁共振的总检出率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χ2=2.037,P>0.05);CT检查的总检出率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显著(χ2=16.042,P<0.05)。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比较[n(%)]

2.2 磁共振与CT诊断效能比较

磁共振检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3 磁共振和CT诊断效能比较[%(n/m)]

2.3 对比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对不同程度硬膜外/下血肿的检出率

磁共振检查对<2 mm及2~4 mm厚度的硬膜外/下血肿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见表4。

表4 磁共振和CT检查对不同程度硬膜外/下血肿诊断比较[n(%)]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依据损伤程度分为轻型、中型以及重型,通常需要尽早进行临床干预治疗。脑外伤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部位损伤并存。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裂伤以及撕脱;颅骨骨折主要包括线性骨折、凹性骨折;脑实质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7-8]。根据颅脑损伤的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根据颅腔与外界的交通情况,将其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有着病情变化较快且凶险程度相对较高的临床特点,患者不仅有单纯脑组织损伤,还可能伴有机体代谢及循环紊乱,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相关受伤区域脑功能受损,从而影响预后。因此,提高急性脑外伤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尽早为临床诊疗提供较为有效指导,控制急性脑损伤后病情进展,减少或避免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9]。幼儿群体脑组织尚在发育,对颅脑损伤敏感度较高,即使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有可能会影响患儿智力,因此在临床中更要重视幼儿群体颅脑损伤情况。随着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CT检查具有了绝对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能够为医生提供比较清晰的影像学征象,帮助医生对患者损伤部位和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关研究表明[10],CT检查应用于急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其敏感度和准确性并不十分理想。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了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磁共振检查更大范围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工作中,研究表明[11]核磁共振在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面价值显著,应用可行性较高,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急性颅脑外伤临床诊断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检查技术是CT,主要包括平扫CT、增强CT以及特殊类型的检查如脑池造影CT等。CT平扫大多是横断面扫描,以听眦线作为基线,依从向上或者是向下的顺序进行连续扫描;脑池造影CT是经腰或者是枕大池穿刺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从而使拟检查的脑池变得充盈。急性颅脑损伤可以通过CT检查来快速且相对准确地诊断出颅脑组织的出血性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相比X线检查,CT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且检查时间短、操作简单、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但是该检查方式的分辨率略低,对于较小病灶的显示效果较差[12]。磁共振成像原理是获取人体中电磁信号,成像序列多样,脑组织分辨率高,对于颅脑内较小病灶显示效果良好[13-14]。但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且存在一定的禁忌证,在急性颅脑损伤首诊检查应用具有局限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广泛应用磁共振检查[15]。本次研究中,6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诊断确诊的患者共有55例,磁共振检查的总检出率为96.36%,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T检查的74.55%(P<0.05);CT检查的检出率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度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检查对<2 mm及2~4 mm厚度的硬膜外/下血肿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磁共振检查相对CT检查能提供更多信息,可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给予准确的数据支持。相比较CT检查来说,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更加丰富,分辨率相对较高,可以很好地分辨患者脑组织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性和敏感度,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较为有效的依据。但是磁共振检查相比CT检查价格更为昂贵,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且存在一定的禁忌证,因此核磁共振检查的实际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检查相对于CT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且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与综合诊断确诊结果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颞叶敏感度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中年的行为异常——认识痴呆的另一面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